諸葛亮此話一出,令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震驚無比,好不容易抓到的一條大魚,怎麼可能就怎麼輕而易舉的放了呢?
“諸葛軍師!你是攝政王親自指派過來的軍師,並有監軍之權,攝政王在給我的書信中也曾特意囑咐過,讓本都督盡可能的配合你,多聽聽你的意見。可如今,你卻想出如此的一個餿主意來,你對得起攝政王對你的信任嗎?你的這個建議,請恕本都督不能苟同!諸葛軍師一路辛苦,還是先回去休息吧!”張遼非常生氣的說道。
其餘一幹人等也都是一陣冷笑,心裏麵卻覺得這個軍師實在是不怎麼樣,都在暗中想象,攝政王為什麼要派這麼一個毛頭小子來到這裏。
諸葛亮環視了一圈在場的眾人,見他們的眼神裏都對自己充滿了不屑和輕視,他隻是嘴角上微微上揚,便再次對張遼說道:“大都督,你率領眾位將軍在此已經有一個多月了吧?這一個多月以來,你們可曾前進半步?”
張遼皺起了眉頭,內心不悅的問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你是在諷刺本都督嗎?”
“孔明不敢!孔明隻是在想,大都督率領大軍前來平叛,已經差不多快半年了吧,可是到現在還沒有把南中叛亂完全平定下來,大都督有沒有想過,這到底是為什麼?”諸葛亮道。
甘寧在一旁突然咆哮道:“這還能是為什麼?南中地處偏遠,道路崎嶇坎坷,叛軍又據險而守,加上這裏瘴氣彌漫,多虧了大都督指揮有方,我們才得以攻到此地,若不是盤蛇穀易守難攻,叛軍又派遣了重兵防守,我們早就殺到叛軍的老巢了。”
諸葛亮看了甘寧一眼,問道:“這位將軍是……”
“右將軍甘寧!”甘寧沒好氣的回答道。
“原來是甘將軍啊,失敬失敬!”諸葛亮連忙拜道,“恰才聽甘將軍所言,似乎這麼久還沒有平定叛亂,都是因為外部原因,對吧?”
“難道不是嗎?”甘寧反駁道,“我軍兵強馬壯,將士們都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如此強兵,若不是因為深入不毛之地,地形不熟悉,這場戰爭又怎麼會拖的那麼久?如果是在平原上,我們早就殺的他們片甲不留了!”
諸葛亮嗬嗬笑道:“甘將軍此言,孔明倒是不敢認同。孔明倒是覺得,雖然地形地貌有些影響,但卻不是最主要的。我以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軍從一開始就在走錯路,隻想著用武力來征服他們,卻沒有仔細的考慮過,如何讓他們心服口服,自己心悅誠服的前來歸降!”
“哼!說的倒是輕巧,如果我們不采取武力,叛軍又怎麼可能會產生畏懼的心裏,從而歸降我們呢?”甘寧冷笑道。
張遼似乎聽出了言外之意,便問道:“那以軍師之見,我軍如果不采取武力的話,那又該怎麼樣平定叛亂呢?”
諸葛亮道:“兵法有雲,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人性本善,我相信這裏的百姓,平時的時候都是友善的,隻是我們不知道罷了。你們可有誰曾想過,這些人叛軍,為什麼一定要冒著掉腦袋,甚至是滅族的危險還要造反呢?”
“造反還需要理由嗎?”甘寧冷笑道。
諸葛亮道:“造反不需要理由嗎?沒有理由,他們為何會造反?甘將軍,如果哪一天你突然造反了,我相信你一定會有你的原因和理由,否則的話,你為什麼平白無故的會造反呢?”
“你說誰造反?你才造反呢!”甘寧沒好氣的說道。
“甘將軍息怒,孔明隻是打個比方而已。”
在一旁的徐晃一直若有所思的問道:“軍師剛才說攻心為上,是什麼意思?能否詳細解釋一下?”
“南中的叛亂,我在來的路上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南中種族混雜,要想一起造反,必須有一些很大的理由。我也具體的了解了一下,南中叛亂發生在我軍還沒有攻克蜀地之前,這也就是說,他們的叛亂,最初隻是南中各郡太守不願意服從張飛的管轄而已,但後來卻因為有人從中作梗,讓這場叛亂演變成了南中各種族和漢人之間的戰爭,這個罪魁禍首的人就是現在的叛軍首領孟獲!”諸葛亮道。
徐晃接著話茬說道:“正因為如此,如今我們抓到了孟獲的妻子祝融夫人,就等於有了可以要挾孟獲的籌碼,據悉,孟獲非常疼愛他的妻子祝融夫人,而且祝融夫人的部族也是孟獲的最大支持者,他們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救祝融夫人的,我們這個時候把祝融夫人亮出來,讓他帶領我們去攻打盤蛇穀的叛軍防線,就是投鼠忌器,這樣一來,叛軍就會有所忌諱,我們或許就能夠突破這道防線,然後殺入哀牢山,將叛軍一舉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