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熱臉會貼個冷屁股(2 / 2)

時間是最特牛的老師,跟它學的人最後都死了。看細碎的白花開了又謝,獨望蒼天,秋意漸來,倦鳥低微地哀歎,微風起,涼意濃。

孝公支持商君變法十八年了,也就是女兒紅該喝的季節了。孝公病重,即將駕鶴西去。人之將死,就把商君詔見過來,說要把王位傳給商君。商君堅辭不受。至於要傳位給商君有多少誠意,不得而知。也許是“排毒”療法,怕商君叛亂造反,不如讓大家知道我要傳位給你的,可是你沒要,在仁義道德的約束下你商君即便想叛亂也沒有借口和理由了。“白帝城托孤”與這件事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吧?你以為孝公給你的是女兒紅,也許是鶴頂紅呢!

孝公去世,惠王即位。惠王就是以前商君得罪過的太子。商君自感不妙,於是告老還鄉,想頤養天年。

小人和奸臣總是會在這樣合適的時機出現。讒言的力量比正義的進諫要中聽得多。讒言如下:

“大王,臣子的權勢太重,國家就會不安(功高震主嘛);左右過於受寵信,國君王便自身有礙。如今這天下人都說是商君變法,而沒有人說是大王您變法,這樣一來,不就是分不清大小王了嗎?君臣錯位不說,何況他還是您的仇人,不如趁機……”隨後做了一個殺頭的動作。

惠王正色道:“寡人豈能鼠肚雞腸?過去的就算了,讓商君來覲見我吧,我們談談。”

商君來了。惠王將其拿下,賜車裂之刑,並嗬斥進讒言的人:“殺頭太簡單了,以後給寡人出主意能不能有點創意?”左右皆喜,沒有鼻子的人笑起來有點恐怖,刺字的人把臉笑成一朵“惡之花”。不知道商鞅的心裏麵是何感想?是榮華富貴皆雲煙,還是後悔在職場上不該得罪那麼多人?抑或是為變法而流血,死得其所?天下百姓曆來怨恨商君的嚴刑峻法,居然沒有人為他的死感到憐憫。悲夫,商君!悲夫,百姓!

同樣是公正無私,嚴格執法,為什麼包拯就可以安心做高官呢?包拯還打過龍袍呢。秘訣就在這打龍袍之上。李太後隻是出出氣讓百官看看,給自己個台階下,包公要是真動手打了皇帝,你想結果會是怎樣?也許是受曹操“割發代首”的啟發,包公象征性地打了打龍袍就算了。結果自然皆大歡喜,太後高興,皇帝滿意,自己順利交差,天下交口稱讚,這龍袍打的,漂亮!相比之下,商君就有點失誤了,又似乎是商君那時做官還沒有那麼多彎彎腸子,時間推移,經驗積累,越來越厚,越來越黑……

嶽飛也是精忠報國的,不惜冒著成為不良少年的危險,讓母親給文身,大破朱仙鎮,直打得金軍感慨:“撼山易,撼嶽家軍難。”問題就出在“嶽家軍”上,這支軍隊戰鬥力強悍,個人崇拜嚴重,很多小兵隻知道嶽飛而不知道皇帝,這不就是分不清大小王、君臣錯位嗎?嶽飛還老吵吵要迎回二帝,這不是給南宋帝趙構戴緊箍咒嗎?再說,當年趙匡胤就是手握兵權,扭捏地黃袍加身,半推半就做了皇帝,你敢說嶽飛就……所以,風波亭的慘案,秦檜隻是趙構的隱形代言人,真正想要嶽飛性命的是皇帝啊。

電影《精武門》大家看過吧。陳真從日本回來,作為五師兄的他,的確是一心為了精武門,大家也都很擁護他,跟他學習新的拳術理念和搏擊方法,但是明顯地館主有點不悅。因為你給大家造成的感覺是你是館主,所以,最後農敬孫跟陳真長談,陳真離開。少年時覺得不可思議,現如今也可以安然理解。悲夫,陳真!悲夫,館主!悲夫,我本人!有時候不要一相情願地以為自己隻要盡心盡力為了大家就會得到尊重,也許正是你的“太作為”,才導致了你的“無作為”。

你的熱臉未必適合別人的屁股。

不過,商鞅變法的功績不可磨滅,他敢於嚴格執法的力度也讓人欽佩,社會進步了,執法的力度呢?罪過,再說就無意義了。也許乾隆爺說得沒錯:“耳不聾,眼不花,當不好這個家。”有些事,糊塗一點也好,“人至察則無徒”。但是,“眼前有餘忘縮手,身後無路想回頭”,我們往往如是。

商鞅變法被我分析得這麼失敗,我感覺自己很失敗。大夏天的,居然打了個冷戰,怪異但是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