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別把“健康”輕易豁出去(3)(2 / 2)

有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曾發生在我身上。那是我40歲生日的早上,那段時期我正被呼吸困難的頑疾所擾。早上,我像往常一樣出門去公司上班,離家最近的地鐵站步行10分鍾左右即可到達。

當天不知道為什麼,我沒往地鐵站的方向走,而是去了離地鐵站稍遠的一個地方。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人拽著我的腿往那兒走一樣,我第一次經曆這種感覺,我也沒有多想,盲目地走著。

最後我到了街邊的一家小小的書店。書店的自動門打開,我就進去了。書店的入口處擺放著許多新書,我的腳步在這裏停下了。

首先映入我眼簾的一本書是《不生病的活法》。作者是日本廣為人知的醫生新穀弘實,當時年屆七十,他在醫學界首創了內視鏡手術。新穀年輕的時候定居美國紐約,是裏根總統的家庭醫生。

這本書在日本熱銷150萬本,成為當年的一大暢銷書。而我看到這本書時,它剛剛在中國出版,並沒有多少人關注。我堅信這本書就是上天賜予我的40歲的生日禮物“,買下之後立馬開始閱讀。

“當醫生45年了,我從來沒有生過什麼病。唯一一次落入醫生的手裏,還是我19歲的時候患了流感。這是因為我一直都在實踐某種健康療法。”

開篇的這段話讓我大受震動,書的內容更讓我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迄今為止,新穀醫生看過30多萬名患者的腸胃狀況,得出了一條真理:“腸胃健康的人絕不會生病。”接下來,他論證了怎樣才能使腸胃保持健康,結果驚喜地發現了一種可以清理腸胃的物質,叫做“生物酶”。“生物酶”消耗殆盡的時候,就是人的死期了。

新穀醫生指出:“老化是指身體開始被氧化,並且漸漸生鏽了,生鏽的身體就容易生成癌細胞等物質。”所以,“為了防止身體老化,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加‘生物酶’,讓腸胃更健康。”隻要腸胃健康,無論是誰都能健康地活到一百歲。

增加生物酶的辦法就在於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首先,早上起來,喝一杯500毫升的淨化過的礦泉水,以清潔腸胃。接下來,吃些新鮮的水果,促進腸胃蠕動。當腸胃具有足夠的活性時,就可以吃早餐了。

人們吃早餐時通常離不開白米飯或者麵包、牛奶、人造黃油、優酪乳等。實際上,白米飯去掉了大米營養價值最高的胚芽部分,“隻是一堆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的碳水化合物”。所以,正確的吃法是食用糙米。

牛奶是“母牛為小牛準備的飲料”,對於人類來說,完全是“有毒的被氧化油”,人造黃油也是如此。優酪乳會在腸胃裏形成一道膜,阻礙營養元素的消化,所以絕對不能吃。同樣,天婦羅等油炸食品也是“有毒的被氧化油”,千萬不能碰。

新穀醫生建議,在吃午飯之前一個小時再喝一杯500毫升的水清洗腸胃,在飯前半個小時食用水果促進腸胃蠕動。晚飯前也是一樣,要攝取必要的水和水果。晚餐要盡量少吃,睡前3個小時不要進食和飲水,以保證腸胃得到休息。另外,嚴禁吸煙,香煙是“癌細胞的培養劑”。酒也應該適度控製,因為飲酒會讓本來應該去腸胃工作的生物酶優先用於分解酒精,這會大大消耗生物酶。

那麼,我們究竟吃什麼好呢?新穀告訴我們,糙米加上蔬菜、豆製品與魚、肉類食品以85∶15的比例食用是最好的。這是因為亞洲人的牙齒構造最適合咀嚼這種比例的食物。另外,蔬菜最好吃它“本來的樣子”,趁新鮮的時候洗掉農藥就吃是最好的。

我在40歲生日以後接連幾個月按照新穀的健康療法生活,結果,我呼吸困難的頑疾居然開始好轉了。並且,在季節交替時也不感冒了。

然而,自從2009年夏天我來北京工作以後,就中斷了這一健康療法。因為中國菜太美味了,我實在是抵擋不住美食的誘惑。我來北京之後,很快就胖了五公斤,很害怕照鏡子。

我總是自我安慰:據說外派到中國的日本人,來到中國工作之後,有人體重劇增,有人則體重銳減,可謂兩個極端。體重增加的人,都像我一樣,喜歡吃中國菜,並且跟中國人性情相投;體重下降的人,認為中國菜太油膩,不合口味,進而跟中國人的性格也不太合得來。總之,我親身實踐過新穀式健康療法,效果很好,如果中國的年輕人也關注自己未來的健康狀況,不妨嚐試一下。此外,中國的食品現狀堪憂,我不得不囉唆幾句,希望中國能夠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督體係。20世紀90年代我在北京大學念書時天天吃的中國蔬菜還是非常新鮮的,口感也好,然而如今,連日裏鋪天蓋地都是關於有毒食品的報道。中國的藥品問題也是如此,空氣汙染問題也亟須改善。

保障國民的健康和安全,是一個國家的基本職能。做到這一點,中國才能成為領先於國際社會的發達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