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日本最有名的盲人青年要數25歲的鋼琴家辻井伸行了。辻井先天失明,幼年時代開始展現出鋼琴演奏的才能,他在之築波大學附屬盲人學校畢業後,成為一名專業的鋼琴演奏家,並於2009年在美國舉辦的範·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中,與中國的年輕鋼琴家張昊辰同時摘得了冠軍。張昊辰堪稱中國鋼琴家的翹楚,2009年秋他在北京的保利劇院開了一場音樂會,這是我在北京生活的三年期間聽到的眾多演奏會中最精彩的一場。辻井凱旋而歸時,超過百人的媒體團蜂擁趕往成田機場,辻井一躍成為媒體爭相報道的對象。
關於鋼琴,我頗有些個人見地,在此略陳一二。辻井比起頂尖的鋼琴家,在演奏技巧上恐怕稍有不及,但是他指尖下流淌的樂章有一種透明感。也許是因為他演奏的速度比普通鋼琴家要緩慢,每一個音符都彈得非常飽滿。由於視力缺陷而造成速度感下降的劣勢,反倒成為他的演奏最能打動人心的長處。
辻井有一句名言是這麼說的:“我不喜歡‘盲人鋼琴家’這個稱號。
隻不過有一個鋼琴家,他碰巧雙目失明罷了。”
既然說到了殘疾人的事例,我不妨再給大家介紹另一位在日本非常有名的殘疾人--現年37歲的乙武洋匡。
乙武出生時就沒有雙手和雙腳,從記事時候起,他就一直在輪椅上生活。盡管如此,他克服了重重障礙,一路完成學業,並順利地考入了私立大學中最難考的早稻田大學,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作為乙武的畢業紀念,我所在的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一本自傳--《五體不滿足》,一時間洛陽紙貴,暢銷了500萬本!
隨著乙武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人們對於殘疾人的印象也大為改觀。特別是他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鼓舞了很多人。他平常會做運動,也會出去旅行。乙武有一句廣為人知的名言:“殘疾隻是不便,而非不幸。”
乙武大學畢業之後做過體育新聞記者,也當過小學老師,目前擔任東京都教育委員。他24歲結婚,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可以說,乙武完全過著和健康的正常人一樣的生活。
2013年5月,東京銀座一家有名的意大利餐館,以“禁止坐輪椅的人入內”為由拒絕乙武在此用餐。乙武在自己的微博上批判了店方的傲慢不遜,於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圍繞“拒絕殘疾人入內用餐是對殘疾人的歧視”還是“乙武預約的時候沒有告知店方自己坐輪椅用餐,因此責任自負”引發了一場大論戰。
我是百分之百支持乙武的。日本應當致力於建設一個坐在輪椅上的人也不會感到任何不便的發達國家。比如,近年來日本的建築物都會為殘疾人設計無障礙通道,比如可以乘坐輪椅上下的電梯或是斜坡;公共汽車和地鐵等所有交通工具和公共服務設施都可以供乘坐輪椅的人乘坐。我工作的出版社雖然是一家民營企業,但也在入口處放置了備用的輪椅,乘坐輪椅的客人來訪時,若輪椅發生了故障,可以隨時使用。餐館本來也應該增加方便殘疾人用餐的設計,如果在空間結構上改造起來確實困難,餐館的服務人員則應當貼心為殘疾人考慮周全,而不是拒絕了之。
我在北京生活期間,覺得這座城市最大的不足就在於對殘疾人的考慮不夠周全。三年來,我在北京坐地鐵上下班,竟然一次都沒有遇到過殘疾人。在東京司空見慣的有利於殘疾人的設計,在北京卻看不到。
這背後的思維恐怕是,既然殘疾人坐地鐵不方便那就別坐了。北京地鐵的樓梯都配備有可供輪椅上下的裝置,但使用的頻率極低。
在北京,正常人過人行橫道都挺危險的,更別說坐輪椅的人自己過馬路了,反正我是一次都沒見過。中國的經濟正在飛速發展,還沒有精力充分考慮殘疾人的權益。
然而,幾十年前就躋身世界發達國家的日本,卻不容許找這樣的借口。所謂的發達國家,所有的殘疾人都應當像正常人一樣生活,應該是一個公民不因個體狀況的差異而遭到歧視的社會。
殘疾人跟正常人一樣,是平等的。因此中國年青一代中的殘疾人,也不必氣餒。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會成為真正的發達國家,殘疾人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也會消除。
哪怕你年富力強、身強體壯,這種狀態最多隻能保持10年或者20年。就像我跟大家聊過的同學會的例子,年輕的肉體會像枯萎的花朵一般,隨著時間的流逝日漸消殘。
有“日本的楊貴妃”之稱的小野小町(825~900),才色兼備,是“平安時代的絕代佳人”。小野小町流傳至今的短歌當中最有名的一首是:“花色終移易,衰顏代盛顏。此身徒涉世,光景指彈間。”意思是,如花美貌,終抵不過似水流年,我身飄零,難奈何歲月無情催人老。
正因為如此,現代人既然不能像秦始皇一樣尋求長生不老之仙藥,那該怎麼做才好呢?秘訣就在於,趁年輕努力保持健康的體魄,讓健康久一點,疾病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