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其實就在身邊
英雄不總是在屏幕
普通的英雄
平凡的英雄
我們崇敬他
就用小時候45度仰視的目光
——摘自毛曉燕《英雄不總是在屏幕》
古諺雲:一燕不能成春。而春天,也不可能隻有一隻燕子。
如同前文所述,吳斌從不孤獨,相反,他的成長必須依靠集體的哺育,而這個能夠培養成英雄的集體,也必然有著無數個“吳斌”。
在浙江交通運輸係統采訪,人們在談論吳斌的時候,說得最多的兩句話就是:吳斌本是個平凡的人;像吳斌這樣的員工我們還有很多。
其實,這是兩句意義相互關聯的話。正是因為在浙江交通人中有著很多個出色的員工,所以吳斌的優秀也就顯得很平凡了;同樣,連吳斌這樣優秀的員工都屬平凡,那麼浙江交通人該是一個多麼出色的集體!
“隻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麵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隻有在集體中才有可能有個人自由。”這句話可是馬克思說的。
但是,當筆者對近幾年來湧現出來的浙江交通人先進典型進行深入了解後,被徹底打動了。我真正理解了蘊含在那兩句話中的真實涵義。
2007年11月7日淩晨3點15分左右,一輛江蘇牌照的超大型卡車,亮著刺眼的燈光駛入乍嘉蘇高速公路王江涇治超檢測站10號車道停車交費。執法隊員朱偉堅眼尖,發現此車明顯超限,便走上前去,欲示意車上人員下車接受檢查。知道下車接受檢查將意味什麼的司機心生不滿,故意空踩油門,對朱偉堅發出威脅,但朱偉堅仍堅持請對方下車接受檢查。
事實上,此時正站在另一側的分隊長楊彬已經感到了不祥,他當即對著朱偉堅大聲發出提醒:“當心衝卡!”並朝朱偉堅這兒跑過來。幾乎就在同時,那輛超大型卡車的司機惡毒地踩下了油門,大卡車這具龐然大物便吼叫著向前衝了過去。慣性挾帶著氣浪,把朱偉堅掀翻在地,而楊彬竟人影全無!
跌倒在安全島上的朱偉堅回過神來,發現車子不見了,楊彬也不見了,於是放聲大喊:“隊長不見了!隊長出事了!”高速交警、運管的同誌們聞訊迅速驅車追趕。在距王江涇治超檢測站1160米的高速公路車道中央,朱偉堅他們找到了血泊中的楊彬。原來楊彬被那輛大卡車掛在了車上,開出好長一段距離後才被重重摔下。雖經醫院全力搶救,終因頭部破裂,腿腳多處骨折,於事發不足1小時後犧牲……
不顧自身安危,毅然上前製止,直至壯烈犧牲,英雄楊彬在極短的時間裏,閃耀出了人生最耀眼的光輝。
“對於一個人來說,生命的長短隻是一個過程,有人在乎它的長短,而我卻更在乎這個過程是否精彩。”這是楊彬在一次黨小組學習討論時道出的心聲。常言道,英雄所見略同,其實,英雄在他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已經時時處處表現了他的優秀品質。
楊彬的嚴格執法是出了名的。治超執法時,有的司機為了逃避處罰,經常偷偷給執法人員塞錢,說是行個方便,楊彬從來沒有動過心。2007年10月中旬的一個中午,一輛重型半掛牽引車從嘉興方向往王江涇治超站疾駛而來。從這輛車的行駛狀況中,楊彬看出有超限嫌疑,即示意司機停車檢查。駕駛員摸索著拿出一本駕駛證,楊彬打開一看,駕駛證裏還故意夾著好幾張百元大鈔。楊彬抬手就一古腦兒地還了回去,司機見狀,轉眼又換了一本行駛證塞給楊彬,裏麵竟夾著更多的百元大鈔!楊彬火了:“你還敢這樣做?再這樣你就是妨礙公務!”經仔細檢查,這輛車正是群眾舉報的裝載走私煙的車輛!過後,嘉興市煙草局緝私支隊特地登門,十分感謝王江涇治超站和楊彬等執法隊員的敏銳和嚴格。
英雄也有柔情,尤其在群眾需要幫助的時候。2006年10月3日傍晚,大雲收費站附近發生了6車追尾的交通事故,楊彬和同事聞訊後馬上趕到現場救援。現場慘烈,人車混亂,但在混亂中,楊彬似乎聽見有一絲嬰兒的哭聲。他認定自己的耳朵沒有出錯,現場的某個角落,必定有一個被忙亂的人們遺忘的嬰兒。順著哭聲,他細細尋找,終於在一輛殘破的小車裏找到了一個出生才幾個月的嬰兒。原來嬰兒的父母傷勢較重,已被送往醫院搶救,救援人員一時匆忙,把嬰兒遺落了。楊彬抱著嬰兒送到醫院,當得知嬰兒的父母仍在搶救時,楊彬又坐在急救室外,還買來奶粉給嬰兒充饑,做得十分體貼。深夜,嬰兒的父母脫離了危險,得知楊彬抱著嬰兒一直守在病房外,感激得熱淚盈眶……
同樣是在浙北嘉興,這場生死營救發生在嘉興市思古橋港航管理檢查站管轄的河段上。
2009年2月16日傍晚,氣溫從零上26度陡然降至3度。雨挾帶著雪子,不停地落在寒冷的大地上。人們早早吃了晚飯,窩在家裏休息,窗玻璃上的雨雪擊打聲,讓人更生困意。
但在京杭大運河的思古橋港航管理檢查站,港航管理人員依然忙碌著。春節剛過,航道上的船舶流量比往常多了不少。檢查站職工田春良見站裏人手緊張,自告奮勇地帶領著隊友錢伯泉、李伯民駕駛海事艇巡航檢查。
晚上6時許,一艘滿載貨物的500噸級鋼質貨船由北向南駛來,田春良和兩名隊員駕艇攔下了這條船,並上船檢查,發現該船配員不足。按照有關規定,王春良與隊員收存了對方的船檢簿、簽證簿、船員證等,並要求該船就近到思古橋港航管理檢查站,接受進一步調查。
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在這時猝然發生。田春良等三人剛回到海事艇,那條貨船上的一名40多歲的女船員突然衝過來,跳上海事艇,從後麵拉住田春良,企圖搶回證件。接著,女船員的兒子也跳上了海事艇,抱住了田春良。三個人頓時拉扯成一團。
海事艇不大,風浪不小,加之三個人都在用盡全力,海事艇劇烈搖晃起來,後來又向那條貨船傾斜。田春良、那名女船員和她兒子三人同時掉進了冰冷的河水中。
正在駕艇的李伯民聞訊後趕緊跑過來,脫下救生衣扔給落水者,錢伯泉則已在打電話報警求救。女船員的兒子熟悉水性,抓住了那件救生衣,很快就得救了。那名女船員卻在水裏不停地掙紮,拚命喊叫:“救命,我不會遊泳!”
田春良曾是上海知青,年輕時就橫渡過黃浦江,自救上岸絕對沒有問題。但他聽見女船員的呼救聲之後,便奮力向她遊去。他把她的身體翻了過來,讓她仰麵向上,隨後在背後托起她的腦袋,拽著她向岸邊遊去。正在這時,一艘大船卷著大浪駛過,把田春良拍入水下。田春良不顧一切地劃著落水時受傷的左手,用足全部力氣,奮力將落水女船員推向河麵上的救生圈……女船員獲救了,無力的田春良卻再次被卷入了水下。河水浸透了田春良厚實的棉衣,拖著他往下沉。就這樣,56歲的他殞命於拯救他人生命的義舉之中……
關鍵時刻,由執法人員馬上嬗變為見義勇為者,寧可犧牲自己,也不願讓群眾蒙難。什麼叫做群眾的利益高於一切?怎樣才稱得上一心為民?田春良以舍身相救的義舉,作出了響亮的回答。
近幾年浙江交通運輸行業湧現出來的先進事跡,自然不隻有一種類型。
2010年12月中旬,驟然而至的冰雪天,讓整個浙江覆蓋在冰雪之中,寧波市北侖區一帶積雪很厚,不少路段交通受阻。
12月15日晚上,北侖區公路段春曉養護站站長胡建東帶著妻女在表弟家做客,眼見著窗外的大雪沒有停歇的跡象,胡建東的心越揪越緊。盡管與好久不見的親友把盞歡聚,但他早已心不在焉,眼光始終停留在玻璃窗上。終於忍不住了,他給養護工丁示世打了電話:“老丁,你那邊雪下得大不大?……好,你不要關機,有情況隨時保持聯係。”
第二天一早,不顧母親和親友們的再三挽留,胡建東執拗地離開了表弟家,獨自冒雪回家。此時才是早晨6時多,丁示世接到了胡建東的電話:“今天路上積雪多,你們先清理起來,我馬上趕到!”他以最快速度先匆匆回了位於新碶的家中,然後直奔他所分管的共約48公裏的北侖區境內公路路段。
可是,早上7時,當胡建東離開家裏後,沿途巡查至太河路至春曉公路和鴿段,不幸被超載的貨車撞上,32歲的他倒在了他所負責養護的公路上……
為抗擊冰雪,保證公路暢通而付出寶貴生命的,在浙江道路運輸係統,不止一個胡建東。
2008年2月1日下午,永嘉縣公路段養護員汪國傑、林聖巧、胡明鋒三人組成巡查組,對縣鄉道路鐵金線進行巡查,因路麵結冰,導致巡查車失控,滑落至200多米深的山穀中,汪國傑當場殉職,林聖巧送醫途中殉職,胡明鋒全身多處骨折!
那天,山區公路路麵已經結冰,群眾出行受阻,過往車輛隨時會有危險。仔細巡查著道路的汪國傑、林聖巧、胡明鋒三人原本準備前往溪下鄉黃皮村,但快到那兒時發現路麵結冰嚴重,車子無法前行,於是轉道前往大嶴鄉,不料大嶴鄉境內的公路路麵也有結冰。他們馬上通過電話,向公路段逐一彙報路麵結冰情況,然後打算從原路返回,卻因山區道路狹窄、濕滑,以至車輛失控,滑下山穀。
敢於在最危險的時候出現在最危險的路段,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損失,如此的無私和英勇感動了當地的老百姓。附近的村民聞訊後主動投入了營救工作,砍出一條山路,把逝者的遺體和傷者一一抬出200多米深的山穀,而當地政府組織醫護人員對傷者進行了緊急救治。冰天雪地間,奏響了一曲奉獻與友愛的時代頌歌。
但令身未死,隨力報乾坤。甘願為人民群眾的利益鞠躬盡瘁的英雄,不憚於奔波勞苦,不憚於其身之死!
死亡的威脅沒有嚇退浙江交通人,英雄的事跡感動了更多的養路工。汪國傑、林聖巧犧牲後,當得知永嘉到縉雲的坦五線郭坑嶴附近路段又出現路麵冰凍的報告後,在運管部門的安排下,在當地政府的配合下,永嘉縣公路段的20多名職工又冒著嚴寒,載著工業鹽趕往冰凍地段,連夜灑鹽融冰……
是的,在采寫這部全麵反映吳斌先進事跡的長篇報告文學的過程中,隨著越來越清晰而完整地了解浙江交通運輸行業眾多優秀人物、先進事跡,逐步體會交通運輸行業廣大員工忠於職守、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之後,筆者既一次次被打動,又一次次深感慚愧。我為自己以前沒有真正關注這一行業員工的勞動成果而慚愧,更為不夠了解這一行業的諸多有名或無名的英雄而自責。
事實上,交通運輸行業正是因為它工作的特殊性——工作領域廣、勞動強度大、危險程度高、安全要求嚴、管理製度多,加上與經濟發展關係密切,與百姓日常生活極其貼近,很多具體業務、具體崗位甚至直接關涉人命,其工作質量和效率的高標準、嚴要求,可想而知。試想,沒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沒有一群忠誠於交通事業的優秀員工,要獲得如今這般的驕人成果,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是一個優秀的群體,而不僅僅是某個特別優秀的人,這是我越來越強烈的感覺,以至我已在電腦前講述一則則感人故事時,仍然為交通運輸行業竟有這麼多優秀的員工激動不已,經常不由自主地停止跳動在鍵盤上的手指,在或驚心動魄,或恪盡職守,或真情為民的事跡麵前感慨萬端。
2011年1月26日,虎年的臘月廿三,春運的第8天,上午7時43分左右。浙江省東陽市惠民公交公司駕駛員林南珍,駕駛著從汽車東站駛往珊瑚裏的12路大客車,駛經市區最繁華的吳寧西路東陽商城到市人民醫院路段,駛近公交車站候車亭時,突然感到身體的強烈不適。隨著一聲尖銳的刹車聲,公交客車已經熄火,被穩穩地停在了路邊。直到這時,車上的乘客們才反應過來,他們驚訝地看見駕駛員林南珍從駕駛位上倒了下去,仆倒在車門邊。
乘客們大聲呼喊著:“駕駛員暈倒了!”隨後,林南珍被緊急送往附近的東陽市人民醫院。雖經醫護人員全力搶救,最終還是沒能挽回林南珍的生命,終年55歲。其死因確診為“猝死”。
車內的視頻監控完整而清晰地記錄著:在生命最後一刻,在車上乘客和車下行人遭受危險的生死關頭,依憑著殘存的最後一絲意識,林南珍竭盡全力,完成了常人所不可能完成的一連串規範的停車動作:放空擋、打右轉向燈、踩刹車、拉手刹。
與林南珍搭班6年的同車售票員王藕燕回憶:“等到公交客車停穩之後,我們才發現車子擋位已經退到了空擋,手刹拉得緊緊的。想想真是後怕,當時車裏有30多名乘客,馬路上采辦年貨的、辦事的、前來看病的行人多得數不清,要是林師傅沒有在第一時間做出這些動作,後果真不敢想象!”
林南珍在危急關頭,拚盡全力搶救他人的行為,與吳斌的英勇壯舉如出一轍!
當時,也乘坐在這輛公交客車的東陽市人民醫院護士李巧丹,把這場景看得清清楚楚。她說:“當時我聽到‘嘎吱’一聲,起初還以為公交車撞到什麼東西了。我經常坐林師傅的車上下班,平時他開車總是穩穩的,所以當時我還覺得奇怪,沒想到是林師傅突然暈倒了。”李巧丹急忙跑到林南珍身邊準備施救,但發現林南珍已完全癱軟在車廂地板上,臉色發紫,一動不動。李巧丹快速跑到近在咫尺的市人民醫院,與急救中心的同事一起推來擔架車,把林南珍送到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