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運司機吳斌行駛到無錫—宜興高速陽山段時被一塊砸穿擋風玻璃的金屬塊擊中,但在倒下前,他刹車、換檔,還對乘客說不要在高速公路上亂走。中國人稱讚這位在突發事故時控製好車輛、確保乘客安全的司機是英雄。
中央電視台3日播放了車內的監控錄像。5月29日,48歲的吳斌駕駛車輛以90公裏左右的時速在高速上行駛。突然,一個物體突如其來地砸穿擋風玻璃,擊中吳斌的手臂和腹部。畫麵顯示,他完成刹車、換檔等一係列操作,把車靠邊停好,開啟雙閃燈。他幾乎無法站立,但還是警告車上的24名乘客不要在高速路上亂走。
吳斌被送往醫院。他肝髒破裂、肋骨骨折,1日因傷勢過重死亡。吳斌的家鄉杭州市授予其“見義勇為勇士”稱號。
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之中。不過有報道稱,金屬塊可能來自對麵車道上的某輛卡車。
吳斌的妻子汪麗珍說,在醫院時“我知道他舍不得我,他一直昏迷,但是我摸他的額頭,握住他的手,他都有反應,想要對我說些什麼。”
一名到吳斌家悼念的乘客說,如果司機做出錯誤的反應,那事故可能更加悲慘。
乘客劉詩冰(音)說:“我開車有十多年了。我知道身處劇痛時把車安全停下來有多難。我們敬佩吳斌,非常感謝他。”
據大致統計,僅在6月2日到3日這兩天時間裏,對吳斌事跡進行了報道的國外媒體即已達百餘家。美聯社6月3日在《中國向拯救乘客的大巴司機致敬》一文中說:“車上的視頻顯示,吳斌忍著劇痛冷靜地控製住了局麵,不幸的是,上周五,他還是離開了人世。中國正在向這位司機致敬。他的家鄉杭州追認他為英雄模範。”
世界最大的視頻網站YouTube轉發了那著名的76秒視頻,視頻一經發布,短短幾小時內即有數百條來自世界各地網友的評論。除此,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站也辟有專門頁麵報道吳斌事跡;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美國廣播公司網站、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頻道網站、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等幾十家媒體都轉載了有關吳斌的報道;
英國獨立電視新聞公司網站等媒體也用視頻、圖片和文字報道了吳斌的事跡……
魯迅曾有一段情緒頗為激烈的文字,擁有強烈民族自尊心的他,曾極其憎惡那些沒有血性的怯懦的苟活者,他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直至忍不住破口大罵:“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藥的民族中,一定有許多英雄,專向孩子們瞪眼。這些孱頭們。”魯迅痛斥的自然是那些在外侮麵前自動抽去了自己脊梁的所謂“英雄”,他的一生,一直在呼喚真正的“中國的脊梁”。他痛徹地感覺,假如沒有一群真正意義的英雄,這個民族也就無法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毋庸贅言,和平年代的民族,同樣需要無數挺直著脊梁的英雄,他們忠於職守,敢於擔當,甘於奉獻,勇於犧牲,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萬死不辭……有了他們,我們才不會被外族視為“孱頭”。
同樣懷著激憤情緒,為我們這個民族呼喚真正英雄的,還有當代作家梁曉聲。他說過:“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出息,不是因為女人在數量上太多,而是因為男人在質量上太劣。”就筆者的理解,這個所謂的“太劣”,就是指缺乏責任、貪生怕死、貪婪無度、首鼠兩端、蠅營狗苟、圖一時之歡……梁曉聲無非是以抨擊的方式,道出了自己的關切和隱憂而已。
而吳斌,以76秒的輝煌壯舉,以一個身體破碎、依然挺直脊梁、舍己為人的真正英雄形象,把“人”寫成了一個頂天立地的大字!
著名作家、浙江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黃亞洲從正麵回答了吳斌何以偉大的原因:“我覺得,吳斌的精神世界非常強大。通過視頻我們可以看到,在發生的那一瞬間,他臉上的表情很痛苦,但一係列動作完成得很鎮定。這就是精神的力量,是他的意誌力在發揮作用。什麼精神?就是對社會、對他人生命的尊重,有擔當的精神。也可以說是利他主義精神。這一個偉大時刻的發生,我覺得跟兩方麵有關係,一個是這位司機平時的學習和積累,他有崗位意識,有責任意識;另一個就在那一瞬間,他爆發出來的作為一個人的善良品質。這些都是非常可貴的。”
複旦大學曆史係教授錢文忠認為:“吳斌在危急時刻表現出來的反應,已超越人的本能。這說明,他始終把乘客安全放在第一位,心掛大家,是一位職業素養非常好的司機。我不知道吳斌平常是一位什麼樣的人,但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表現出來的,我隻想翹起大拇指,說兩個字——‘英雄’!職業不分貴賤,關鍵看你對不對得起這份職業。吳斌的職業很平凡,但平凡中的偉大,才是真的偉大。我們需要更多像吳斌這樣對得起自己職業的人。”
自由撰稿人五嶽散人感歎:“吳師傅最後一刻的視頻,我點開看了。第一感受是:他真的是太職業了!在肝髒破裂、肋骨骨折的劇痛下,還能完成一係列動作,把車停穩,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成為英雄,但應該要求每個人尊重自己的職業,意識到自己的工作責任,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成為一個職業人。”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微博上感歎:“事發當天,就有人在微博上跟我說了這件事,我也陸陸續續看了一些報道。這事與一年前發生的吳菊萍的事,都是杭州這座城市裏美好的事情。現在,很多人說社會很浮躁,但就是這樣普通的市民,告訴我們,人的崇高品質一直沒有被埋沒掉。”
教育部前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說:“我剛好在杭州,下午還去了西溪,回到賓館在電視裏看到了這件事,特別感動。我想說,杭州的一切都很美,杭州是一個自然美和人文美完美結合的城市。杭州有以西湖為代表的各種自然之美,也有以這位司機為代表的人文之美。他最偉大的地方在於在那樣的情況下,強忍疼痛,把車安全地停了下來。這是一種義舉,是一種英雄之美。杭州是一座完美和諧的城市。向吳斌致敬,向他的家人表示慰問。”
北京公交集團公司客運六分公司第一車隊駕駛員馬慶雙,是個有著29年駕齡的老司機,作為吳斌的同行,他給出了這樣的評價:“他在生死關頭仍然把乘客的安全放在首位,不愧是我們這個行業的楷模。”
“吳斌的舉動讓我們看到驚人的力量、毅力,還有責任。這是長期以來養成的習慣,已經成為他性格的組成部分。而當很多人都具備這樣的性格特質,就會變成一種行風,就是我們所提倡的浙江交通人價值觀。”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聞學軍如是說。
微博,作為公民言論發表的重要途徑,其便捷、其真切、其影響早已不可小覷。不隱瞞自己的觀念,直抒胸臆,這是微博區別於其它交流平台的一大特點。吳斌事件發生之後,幾乎每一條有關吳斌事跡的報道,都會被微博轉發,都會在微博上評論,包括以前對長途客車駕駛員的工作並不了解的社會各界人士,而每一條微博,都飽蘸深情,都充滿崇仰,都感悟多多。
浙江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胡堅在微博上寫道:“生命的最後動作。吳斌生命的最後動作是強忍疼痛將車安全停靠,保護汽車和乘客生命。體現了他高度的職業素養、關愛他人的情操和堅韌毅力。生命的最後動作,反映一個人的境界,一個人本能的素質。地震後人們尋找遺體,發現母親的最後動作是保護孩子,體現了母愛的偉大。同樣,生命的最後動作彰顯了吳斌的偉大。”
演員姚晨連發了兩條微博:“吳師傅,一路走好。”“看著視頻,忍不住哭了。向平凡而偉大的好人再一次致敬。感謝您!”
@真牛天子:“本能使他控製好車,膽識使他沒有慌張,毅力使他完成操作,責任和愛心使他疏導乘客,這樣的人到底算什麼。一般的人可能隻會做到一兩點,而吳斌全都做到了,這就讓人可敬、可佩,就是英雄!”
@52BUS中國巴士網:“向最美司機吳斌師傅致以最高敬意。被擊中後不是猛打方向盤,而是第一時間穩住方向盤;踩住刹車,停穩後拉緊手閘;艱難解開安全帶,向後艙乘客示意不要慌張。雖然隻是一名普通長途客車司機,這就是職業精神!”
@浮力:“想起那句歌詞——‘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一個平凡的司機,卻幹出不平凡的事兒,由此可見,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座待發掘的道德‘礦藏’。”
@倪可以:“為杭州大巴司機吳斌祈福,一路走好!我作為陌生人,看到那段視頻,都感到無比震撼和痛心,可想而知你的家人會有多麼的悲痛……”
@徐靠譜:“即使在浮躁、功利、戾氣深重的社會環境中裏,依然有一大批人具有良好職業素養和高尚的品格。我們可以安心地把自己幼小的孩子交托給張麗莉這樣的老師,將在異鄉旅程的安全交托給吳斌這樣的司機。如果每個行業都有這樣一些人在,我們就會少些焦慮,多些信任,生活就能更美好一些。”
@莫帥:“有一些人,他們不一定位高權重,不一定家財萬貫,但他們總是在平凡的世界裏譜寫出不一般的壯舉,做著別人所不能理解的‘傻’行為,就如記者在杭州司機吳斌事件中所寫道的:他為這個社會留下的力量,像一顆向善的石子擊落水麵,在人心間泛起漣漪,層層傳播。”
@戀曲:“吳斌在危機關頭的舍己為人,是道德高標,更是對職業操守的恪守。他從業10年,還沒發生過交通事故和旅客投訴,就是最好的證明。”
@柳麗紅:“中午看了《都市快報》上杭州司機吳斌的事跡,非常感動!吳師傅用專業駕駛員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責任感確保了一車乘客的安全,用生命詮釋了立足崗位、盡職盡責的奉獻精神,為我們上了一堂深刻的“我們的價值觀”課:尊重他人生命、良好的職業操守、敬業、勇於擔當。”
@瓶中花:“在道德滑坡的呼聲四起的今天,吳斌們奔湧的平民情懷與善心,照亮了我們的道德星空。”
@文岩青史:“吳斌事件是飛來橫禍,他做了自己該做的。當今這種人太少了,所以要不斷宣傳。而他的家人也應該受到表彰,他們這種自強自立的精神,這種返璞歸真的高尚情懷,不正是我們現在缺失的嗎?”
……
對於交通運輸的員工們來說,學習吳斌事跡的最好方式,就是做好本職工作。在浙江省交通運輸行業,省廳要求全行業加大學習力度,以“學英雄、見行動、促發展”為主題,將學習活動引向深入。
“價值觀需要靠長期日積月累地形成,才能在危難時刻爆發出來。”6月5日,在浙江省道路運輸企業駕駛員學習吳斌先進事跡座談會上,駕駛員代表們一致的觀念。在這次座談會上,由浙江省黨代會代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舒幼民宣讀了浙江省道路運輸協會發出的《向“愛崗敬業駕駛員楷模”吳斌同誌學習的倡議書》、倡議書號召全國客運駕駛員以吳斌為榜樣,恪盡職守,紮實工作,不斷提高行車安全度和乘客信任度,用實際行動樹立交通文明的新標杆,展示交通的新風貌,為建設平安交通、實現安全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舒幼民是位於溫嶺市的浙江暢達運輸股份有限公司駕駛員,有著32年的駕齡,270萬公裏安全行車記錄。在談到吳斌之所以令人敬佩時,他忍不住哽咽:“同樣作為客運司機,吳斌的事跡觸到了我的內心最深處。他在生命最最危急的時刻,仍然把全車旅客的生命放在了第一位。用常人難以想象的意誌力和職業駕駛人的專業精神,將車安全停穩。這是平時積蓄的素質,是平日積累的技術和毅力,是常人所做不到的。我為我們行業有吳師傅這樣的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在危機關頭,我能做到像吳斌那樣冷靜勇敢嗎?”這是舟山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下屬普陀長途客運公司駕駛員吳誌宏,最近一段時間思考得最多的問題。他說,吳斌與自己是同行、同姓、同齡人,但吳斌在職業素質、職業情操、職業精神、職業品行上比自己更過硬,而通過這次學習吳斌的活動,他進一步理解了什麼叫“愛崗敬業”,什麼叫職業道德,什麼叫社會責任。作為有28年駕駛經曆的駕駛員,吳誌宏十分清楚行車過程會有哪些意外發生,而要避免事故,就需要像吳斌那樣沉著鎮定、心係旅客。就在不久前,吳誌宏在滬閔高架行車途中遭遇發動機自動熄火故障,他沉著冷靜,將大客車從第三車道駛入第一車道,以避免在高架停車的危險性,又果斷地拐下高架靠邊停車,安頓好旅客才著手排查故障。
學習有了榜樣,誰都會進步得更快。
“盡管我已經有了職業成果,但與吳斌相比,仍然存在差距。把安全意識紮根日常行車的細節之中,這是我接下來的努力重點。畢竟,讓體現核心價值理念的交通精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最終靠的是我們的每一次出車,每一個操作動作。”浙江通濟交通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司機王濤說。他是全省安全行車裏程超百萬公裏的1261名司機之一。吳斌的事跡深深觸動了他。由此,他仔細琢磨了吳斌駕駛操作的幾個特點,分析吳斌確保乘客安全的主要做法,比以前更注重出車過程中的每個細節,以及對於細節的處理。
地處浙南的瑞安市長運公司,一向注重企業安全文化。學習吳斌的活動開展之後,瑞安長運公司圍繞安全文化和吳斌精神,用實際行動築起“安全堡壘”。從完善安全生產管理機製,到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從駕駛員安全學習教育會,到百日安全行車競賽;從安全事故分析會,到駕駛員賢內助座談會;從對客車全程GPS實時監控,到駕駛員在淩晨強製停車休息……做足安全行車這篇文章,公司裏已經湧現出一批安全行車的先進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