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不朽的女人(2 / 3)

2、神奇不朽液

女屍身著絲綿袍和麻布單衣,足登青絲履,麵蓋醬色錦帕,並且用絲帶將兩臂和兩腳係縛起來。然後包裹18層絲、麻衣衾,捆紮9道組帶,又覆蓋兩件絲綿袍。女屍出土時,浸泡在約80公升的無色透明棺液之中(出土不久變成棕黃色)。關於這種液體到底是不是防腐劑,由何而來有不同的說明。考古學家發現其中有乙醇等酸性液體,懷疑用了酒精,可能當時確實有防腐劑,也可能是在屍體出殯時盛放冰塊,或用香湯沐浴,擦拭身體,而留下的。屍體重量卻比原先輕了一半,於是有人認為這是屍體自身的水分。但此種發現經過考證並不可能,因為那些棺液總共80斤,而屍體也隻有80斤。不可能釋放等同身體重量的屍水。

在馬王堆女屍出土的時候,棺材裏注滿了一種紅色的棺液。科學家們相信,這種液體是使辛追2000多年來不腐的“神液”。

經過化驗可以證實,紅色棺液成分複雜,之所以是紅色,是因為摻加了朱砂,朱砂的化學成分對人體是有害的,其中含有砷和汞,棺液中還檢測出了許多中藥的成分,這些東西泡在一起就成了深紅色。可以肯定,這種紅色液體具有殺菌作用,可以保證屍體不腐。

紅色棺液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機汞,也就是水銀。專家推測,辛追生前可能有服用丹藥的習慣。在古代中國,煉丹術是人們追求長生的主要方式之一,而煉出的丹藥,本身都含有汞等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當時人們意識不到,但是汞對於細菌卻有殺滅作用。所以,雖然辛追生前濫服丹藥沒能長壽,身後卻陰差陽錯,丹藥的毒性卻使得她的屍骨長久保存下來。

另外,在紅色棺液中還發現了一些中藥的成分。據悉,在陪葬品裏,人們發現了大量的中草藥,從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古人能夠配製防腐藥水的觀點,這些化學物質的結合,是古屍保存的基本原因。

為什麼當時比辛追地位高的人沒有保留下屍骨,而辛追卻可以?這起碼說明這種防腐藥水的配方是一個偶然因素形成的。實際上,辛追2000年不腐“充滿了偶然性”。除采取了得當的防腐措施之外,當時的環境一定非常幹燥,有利於保存,而且棺木密封很好,和外界空氣隔絕避免了細菌對屍體的侵蝕,再者,馬王堆墓一直沒有被盜。地質條件加上人為因素,使得辛追的屍體奇跡般保存下來。

二、奢侈的貴族

湖南省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72年在馬王堆發掘了辛追墓。1973至1974年初,發掘了2號、利倉兒子墓。1973年出版了《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據《史記》和《漢書》記載,長沙相利倉於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卒。利倉墓發現“長沙丞相”、“軑侯之印”和“利倉” 3顆印章,表明該墓的墓主即第一代軑侯利倉本人。 1號墓發現年約50歲左右的女性屍體,墓內又出“妾辛追”骨質印章,墓主應是利倉的妻子。3號墓墓主遺骸屬30多歲的男性,可能是利倉兒子的墓葬。利倉兒子墓出土的一件木牘,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樣,標誌著該墓的下葬年代為漢文帝十二年(前168)。辛追墓在構建時分別打破利倉墓和利倉兒子墓的封土,則其年代應再晚些。馬王堆漢墓的發掘,為研究西漢初期手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當時的曆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麵,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

馬王堆漆器堪稱漢代漆器中的傑作,質地光亮照人,圖案樸實大方,變化多端的雲氣紋,配以豔麗的色彩,稱得上精美絕倫。由於墓葬良好的密封狀態,使得不太容易保存的漆器形狀如初、色澤飽滿,在漫長的2000多年裏幾乎沒有消損顏色和亮度,看上去和新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