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話,項天第二天早早起來就向梁山趕去。按時間推算此時林衝可能還沒上山呢,梁山上應該是白衣秀士王倫當家。項天早就想好了,上山的第一件事就是宰了那個王倫,沒準自己能當老大呢。
就算是當不上到時候來個退位讓賢,不管是誰接他的班都得領他的情。還沒到午時項天肚子就開始打鼓,這時他走到一個分岔口。
在官道的旁邊有一條路通向山上,路口的大樹上掛著一麵旗子,上寫‘三碗不過岡。’“三碗不過岡?莫非這地方是景陽岡?武鬆打虎的地方?”項天想了想決定上去看看,就算見不到武鬆最起碼得嚐嚐那酒啥味道,自己也算沒白來一次宋朝。
想到這裏項天策馬向山上走去,走了一刻鍾的時間見路邊有一酒館,外麵也掛著一麵寫著‘三碗不過岡’的旗子。此時酒館裏隻有兩個農民打扮的人,項天找了一個桌子坐下,讓酒保上酒。
水滸傳裏寫這酒十分有後勁,項天沒敢多要,隻要了一碗。嚐了一口隻覺得這酒又酸又辣,但一進喉嚨就變的香甜無比,真叫人回味無窮。
項天心想這酒果然名不虛傳,確實是上等的好酒。項天又喝了一口那酒就下去了一半,項天又要了兩盤牛肉,要了幾個饅頭,大口的吃了起來。
兩個饅頭下肚項天就感覺吃不下了,一口將剩下的半碗酒喝完,覺得不過癮,又要了一碗。這時店裏的人漸漸多了起來,不過都是搭伴結夥的,項天這張桌子倒是沒人來坐。
又過了一會從外麵走進一身高七尺開外,相貌堂堂的大漢。那大漢手提一根哨棒,見四周沒有座位,走到項天桌子前,說道:“兄弟,借個地方用用。”項天也沒理會那大漢,隻顧自己喝酒。
那大漢叫店家上酒,店家給他上了一碗酒一盤牛肉。那大漢一口將碗中之酒喝幹,叫了聲好,又叫店家上酒。
此時項天已經喝了兩碗了,而那大漢也剛好喝了兩碗。那大漢見項天也是一人喝酒,笑道:“不知兄弟是哪裏人氏,此去何處?你我既然同桌吃酒就是緣分,不如咱們幹一碗如何?”
項天見那大漢豪爽,也不做作,叫店家又上酒兩人一口喝幹,那大漢連呼痛快。項天到現在也沒感覺到有什麼不對勁,就跟沒喝一樣,心想這三碗不過岡並沒有傳說中那麼邪乎。
這時那大漢又叫店家上酒,店家卻說要肉可以,要酒沒了。那大漢不明所以,問道:“店家,你因何不賣酒?是不是怕我少你銀兩?”那大漢從腰中掏出一個錢袋,扔在桌上。
“這下你放心了吧,連這位兄弟的酒一塊付了。”項天見這大漢豪爽不覺好感大升,而且喝了三碗也沒感覺怎麼樣,也吵著讓店家上酒。
店家說道:“兩位客官,你們應該看到我外麵旗上所寫三碗不過岡。”“那又怎麼樣?”那大漢問道。店家又說道:“二位客官有所不知,我這酒人喝三碗就醉了,過不去前麵的山岡,所以叫三碗不過岡。過往的客人都知道,所以隻要三碗就不再要了。”
“我已喝了三碗,如何不醉,店家休要欺我,快快上酒,又不少你酒錢。”那店家倒是耐心,接著說道:“我這酒還一個名字叫出門倒,你現在感覺不出什麼,等你出門的時候就會倒下。”
“哪裏有這種說法,分明是騙人的,店家你趕緊上酒,休要多費口舌。”那店家見這大漢執意要酒十分無奈,給兩人又各自端了一碗。那大漢喝的高興,連連要酒。
項天喝了六碗就不再喝了,而那大漢連喝一十八碗。此時就算這大漢不說自己是誰項天也能猜的到了,能連喝十八碗三碗不過岡的除了武鬆就沒有別人。
“敢問一句,閣下可是武鬆?”那大漢聞言一驚,自己是犯了命案跑的,要不是宋江托人告訴自己已經沒事了自己也不會回來,難道在這裏遇上了苦主?
此時店中已無別人,項天見武鬆一副警惕的樣子,嗬嗬一笑。“哥哥不必多心,我隻是仰慕哥哥威名,隨便一猜,沒想到真是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