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直麵企業員工的“務實”作風(2)(1 / 3)

20年前,在我國如果有誰在企業中擁有一份固定工作,那便是擁有了令人羨慕的“鐵飯碗”,而20年後的今天,人們已經不再對這樣的“鐵飯碗”心懷羨慕,甚至會親手將這“鐵飯碗”打碎。員工跳槽現在已經成為企業麵臨的一大難題,有無數企業家因為留不住優秀人才而苦惱困惑;而“跳槽”二字在員工眼中也不見得盡是鮮花與掌聲,更多地還是無奈與虛空。

有人用“人心浮躁”來形容現在的社會風氣,在這種浮躁的環境下,曾經催生過一些曇花一現的流星企業,但是流星劃過天空的那一瞬之後,那些企業就從此銷聲匿跡。麵對人心浮躁的社會環境,一些企業員工既慨歎自己的壯誌未酬,又不滿足於現有的發展空間。這樣的現實造成了這樣的結果:一方麵,企業的領導挖空心思,費勁心機尋找企業所需要的千裏馬;然而另一方麵,企業內部的優秀人才又因為得不到重用而頻頻跳槽。企業埋怨現在的企業員工沒有忠誠度;而跳槽的員工卻帶著被傷痛的心,慨歎天下之大卻沒有自己的歸宿。如何突破橫在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隔閡?如何使企業與員工能夠各得其所而不是互相埋怨和傷害?

能夠解決企業與員工之間矛盾的根本途徑就是一種務實的企業文化,在企業當中,如果缺少一種被企業員工和領導人所共同接受的企業文化,那麼這家企業的人才活動和企業的發展永遠都是兩張皮,二者之間是脫離的,永遠沒有互相促進、互相推動的可能。即使有些企業建立了所謂的企業文化,但是如果這種企業文化不是建立在務實的基礎之上的,那麼這種文化就如同虛設,企業不僅達不到留住人才並在人才的努力推動下持續發展的目的,而且還會使人才產生被愚弄、被輕視的感覺。

如果企業能夠建立一種求真務實的企業文化,始終堅持以實效來作為考核人才的重要標準,那麼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就很容易在企業員工內部形成,這種工作作風一經產生,就會顯示出巨大的力量:具有真才實學的優秀人才會得以重用,他們會在真正屬於自己的事業平台上發揮自己的才能、創造不凡的業績;凡是願意踏踏實實工作的員工都可以在企業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在做好每一件小事的過程中他們可以體驗巨大的成就感。而在企業員工的共同努力下,企業也會一步一步地向前發展,不斷提升自身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當然了,務實企業文化的建立並不全靠企業領導的努力,企業員工同樣有責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這種企業文化的建立和維護貢獻全部力量。況且,僅僅依靠企業領導的努力也不可能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求真務實的企業文化。其實任何一位企業家都希望自己的企業內部能夠形成一種求真務實、團結奮進的企業文化,但是招聘來的員工良莠不齊,有些員工不但不維護企業領導精心創建的企業文化,反而還通過懈怠、投機等方式來破壞這一文化。很多企業文化就是因為受到了某些員工的破壞而失去效力的,結果遭到破壞的企業文化就不能再為企業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了,最終企業麵臨的不是優秀人才的跳槽,就是留下一些平庸無能而又不願踏踏實實工作的員工。

現實中的一些企業領導埋怨企業內部沒有真正能夠推動企業發展的優秀人才,而企業內部的員工又埋怨企業領導不重視人才。這種互相埋怨還會引來一種惡性循環,最後雙方矛盾達到一定程度時員工就會跳槽,而企業隻有繼續招聘新人。可是當員工跳槽到其他企業時,如果仍舊不踏實努力地做好本職工作,那很可能還要進行不得已的下一次跳槽;而企業內部如果沒能建立或保持一種高效務實的企業文化,那麼招聘的新人很可能還會走過去員工的老路。如此循環往複,無論對於企業,還是對於員工個人來說都是極為嚴重的傷害,而且這種傷害還十分持久。

其實大多數企業都是以持續發展為根本目標的,在這種目標的指導下,企業必定會關注內部員工創造的實際業績。對於這一點,企業員工應該心知肚明,在此基礎之上,企業員工就可以知道,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是務實懇幹、能夠創造實效的員工,如果員工個人真能做到不斷成長、不斷完善,在推動企業發展中成就事業,那麼對於這樣的人才企業必定會持以熱烈歡迎的態度。

沒有一家企業不歡迎踏實苦幹的務實型人才,那麼作為一名希望成就一番事業的企業員工,我們就必須具有博大的胸襟和深邃的思想和遠大的眼光,任何時候都不抱有投機想法、不存在任何僥幸心理。隻有做到了這一點,企業員工才能在求真務實的企業文化中與其他員工共同推動企業的發展,並在此基礎上促使個人價值的實現和偉大事業的成功。

3.務實使理想與現實

實現強力契合

務實使理想著眼於現實

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大致意思是作者問幾位日本中學生:“你們的理想是什麼?”學生們的回答各不相同,有的回答“當老師”、有的回答“當記者”,還有些學生回答“當護士、當職員……”其中有一位小姑娘竟然羞答答地說:“當新娘子。”麵對同樣的問題,中國學生的回答雖然也多種多樣,但是網絡卻與日本學生明顯不同,有些中國學生回答“數學家、文學家、音樂家……”有些學生則回答“發明家、企業家……”聽到學生們具有如此遠大的抱負,中國的師長們則一派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