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 文學批評的本質反思與內在價值追求(12)(2 / 3)

人類的藝術史,是由偉大藝術家構成的,在很大程度上,隻是卑微的解釋者,很少有批評家在文學史上建立了自己的永恒豐碑。如果沒有批評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學史,因為文學的曆史敘述就是文學批評家的功績。真正的批評家,需要在其他人文科學方麵作出突出的貢獻,這樣的批評家,才更富有思想尊嚴。單純的評論家,從來就沒有在文學史上獲得自己真正的地位,因此,批評的思想要求,顯得更為重要。沒有思想,批評家無異於死亡。在文學史上,影響巨大的批評,皆有別的文化身份,他們可能是政治家,也可能是哲學家,可能是文化學家,也可能是心理學家,正是在多重身份下,批評家看待世界文學,就更具思想的眼光,更具思想的力量。批評家的思想原創,一方麵,必須立足於生命存在本身,即對生命存在具有自己的發現與理解,另一方麵,則必須受到科學思想的訓練,他可以從不同的思想維度來看世界,這樣,批評就具有自己的方法,而且具有自己的價值導向。批評解釋學或文學批評學,是批評家的活動領域,對文學批評家和批評解釋學的思考,無疑是對批評的批評。批評的批評是理論性工作,其目的,是為了將文學批評理性化科學化,使文學批評具有更為健康的思想。就此而言,批評家是批評解釋學的核心,也是批評解釋學最為重要的任務,隻要有了最好的批評家,批評家的文學史和文學價值係統才更具有力量。批評家在呼喚真正的作家的同時,實際上,就是希望有偉大的作家作品誕生。退而求其次,批評家,如果實現不了思想家的願望,就應該向曆史學家或美學家看齊。批評的曆史文化證明,是極富智慧極有意義的工作,批評的美學體驗,更是激動人心的生命曆程,這些,皆可能帶來批評的自由與價值確證的快感。也就是說,“詩思史”或“文史哲”的自由綜合,再次獲得了深刻的證明。

文學批評有太多的方法論,有太多的技術概念,這並不是文學批評的真正發展方向,不過,許多批評家相信,隻要把文學批評的技術或文學批評的概念搞清楚,就能很好地進行文學批評。事實上,任何批評方法皆有自己的局限性,所以,心理學的批評方法,曆史學的批評方法,社會學的批評方法,美學的批評方法,等等,並不能長時間主導文學批評。單一的文學批評方法,總會暴露自身的局限,所以,詩性綜合的批評方法具有更多的變通性。這說明,方法不是最關鍵的,最重要的還是思想的價值,當然,思想離不開方法與概念,但關鍵在於,批評的意識與批評的問題著眼點,即批評家關注什麼並言說什麼?這顯然是思想問題。批評家隻有在思想中才能真正挺立起來。文學是什麼?文學是無數的作家與無數的作品組成的世界,這個世界有許多幸運兒,他們通過各種方式享受了文學,未必真正提供了有價值的創造,他們有時就是通過文學這種方式攫取了權力和金錢,這時,批評家就要有自己的尊嚴,你是認可世俗讀者對作家的迷從,還是認可作家的政治或生活權力,你是認可作家的時尚解釋,還是認可你自由的心靈律法,這極為關鍵。真正的批評,應該是“說可說,不說不可說”,這看來是個簡單的生命尺度,其實,是很高的標準。批評家作為批評家,是否有能力對自己熟悉和不熟悉的全部文學發言?顯然,對自己不熟悉的文學發言,既難堅守正義,也難維護尊嚴,當然,這不意味批評家能夠寬容世俗的文學,批評家必須有自己的判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