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看一看太空美景(3 / 3)

突然,從天宇的某個地方,傳來了一聲尖銳刺耳的裂帛聲。人們翹首遠眺,隻見一顆璀璨的流星,散射著金黃色的光芒,像箭一般的掠過長空。流星留下了一條長而發亮的軌跡。與此同時,那種裂帛似的聲音也隨之消失了,小城的雪夜又重歸寂靜。

人們對於流星是不會陌生的,然而有一點卻使人感到困惑不解:伊西利庫爾人是先聽到了奇怪的聲音,然後才看到流星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眾所周知,流星以飛快的速度進入大氣層後,和空氣發生劇烈的摩擦,很快便燒成一團火球。絕大多數流星在60-130千米出的高空就已燃燒殆盡,隻有極少數到20~40千米的高空處才燒完。而聲音在大氣中的傳播速度是每秒330米,因此從那麼高的地方傳送到我們耳邊的時間至少需要1分鍾,更準確的說要在3~4分鍾之後。可問題是,當流星飛過天空的同時,人們聽到了它所發出的刺耳的聲響。它就好像在看見閃電的同時就聽到雷聲,表明這個雷就落在你的身旁。難道這顆流星竟是在離你的頭頂不過幾十米的空中飛過去的嗎?這顯然是不可能!

盡管許多人認為同時看到和聽到流星是完全不可能的,然而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們積累下來的這類材料卻是越來越多,許多史冊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為了研究者一奇特現象,俄羅斯著名科學家德拉韋爾特教授收集了大量拌有反常聲音的流星資料並給這種奇怪的流星起了一個確切的名字:電聲流星。在德拉韋爾特教授所整理的電聲流星紀錄表中,有這樣幾段有趣的記載:1706年12月1日,托波爾斯克城的一位居民在流星飛過時,聽到了一陣刺耳的“沙沙”聲……1973年8月10日,鄂木斯克省的格盧沙科夫看到“漆黑的夜空中突然閃出一道白色的電光,照的四周亮如白晝。在流星飛行的15~18秒鍾期間,一直可以聽到嘈雜的響聲,好像一隻巨大的鷲鷹從高空中猛撲下來一樣。

1938年8月6日,飛行員卡謝耶夫在鄂木斯克上空看到一顆明亮的橙黃色流星,“它飛到半途中時,傳來了刺耳的‘吱吱嘎嘎’的響聲,好像一顆缺油的車軸在幹轉”。

有趣的是,著名的通古斯隕星和錫霍特阿林隕星隕落時,許多目擊者都聽到了類似群鳥飛行的嘈雜聲音和蜂群鼓翅的嗡嗡聲。這些不尋常的聲音在被人們聽到之前都走過了大約50~200千米的一段距離,最多的可達到420千米,“正常的”聲音大約要經過21分鍾才能傳送到,實際上,等不到它們到達我們的耳邊,就會在路途衰減乃至消失了。可奇怪的是,在許多情形下,電聲流星的“信號”甚至還要早於流星本身而率先出現。目擊者們往往都是聽到聲音之後,循聲望去,才看見空中出現了流星。

目擊者們對流星之聲的描述也是形形色色,甚至是千奇百怪的—嗡嗡聲、沙沙聲、啾啾聲、轆轆聲、刺刺聲、淙淙聲、沸水聲、子彈炮彈火箭飛過時的嘯聲、驚鳥飛起的撲棱聲、群鳥飛起的拍翅聲、電焊時的噗噗聲、火藥燃燒時的哧哧聲、劈劈啪啪的響聲、氣流的衝擊聲、鋼板淬火和枯枝折斷時的聲響……最叫人感到難以理解的是:有些人能夠聽到流星的聲音,而另外一些人則什麼都沒聽到。例如1934年2月1日一顆流星飛臨德國時,25個目擊者中由10個在流星出現的同時聽到了啾啾聲,其餘的人則稱流星是“無聲”的。還有一則報道說,1950年10月4日,在美國密蘇裏州出現流星時,隻有孩子們才聽到了流星飛過時發出的嘯叫聲。簡直令人不可思議!盡管科學家們都承認電聲流星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不可否認的事實,但其秘密至今沒有解開。有些專家認為,所有這一切的謎底就在於流星飛行時所發出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以光速傳播,有些人的耳朵能過以某種我們目前還不知道的方式把這種電磁振蕩轉換成聲音,轉換的方式因人而異,各人聽到的聲音自然也不相同。可是對另外許多人來說,就完全沒有這種“耳福”了。科學家曾做過一個試驗,使用大功率的高頻發射機從300米外向受試者發射高頻電波,結果他們都聽到了嗡嗡聲、彈指聲和敲打聲。但受試者強調說,這些聲音仿佛是從“頭裏麵”發出來的,然而電聲流星的聲音卻是有著明確的“外來性”,並差不多正常的耳朵都能夠感受到。這表明電磁波假說也有難以自圓其說之處,可見要揭示此奧秘的成因並非易事。流星之聲的形成機製究竟如何,至今仍是一個謎。

7.美麗流星雨

獅子座流星雨

獅子座流星雨每年11月14日至21日,尤其是11月17日左右,都有一些流星從獅子座方向迸發出來,這就是獅子座流星雨。獅子座流星雨產生的原因是由於存在一顆叫坦普爾·塔特爾的彗星。

這顆彗星繞太陽公轉,同時,它不斷拋散自身的物質,就象灑農藥那樣,在它行進的軌道上散下許多小微粒,但這些小微粒分布並不均勻。有的地方稀薄,有的地方密集,當地球遇上微粒稀薄地方,出現的流星就少,遇到密集的地方,出現的流星就多。這些小微粒很容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慢慢飄散,但在彗星回歸時,地球會經過它近期釋放出的顆粒稠密區。地球上的人們便會看到大規模的流星雨。今年3月坦普爾·塔特爾彗星再次回歸,所以今年或明年獅子座將出現景象壯觀的獅子座流星雨。由於坦普爾·塔特爾彗星的周期為33。18年,所以獅子座流星雨是一個典型的周期性流星雨,它的的周期約為33年。

早在公元前1768年,我國就有關於它的記載,其它國家的史料中也能找到它的蹤影,1799年在南美洲,人類第一次科學地描述了獅子座流星雨的情況。1833年,流星雨的規模達到驚人的程度。一位美國坦普爾·塔特爾波士頓的觀測者這樣描述到:“1833年11月12-13日,一個驚人的場麵降臨地球,整個天空被流星照亮,成千上萬顆‘星星’在天上飛舞。就象下雪時漫天空雪花在飄揚。”科學家們估計,在這場長達9小時的流星雨事件中,一個人至少可以看到24萬多顆流星。

天文學家預言,33年後,即1866年11月還會看到壯麗的流星雨。果然不出所料,歐洲的人們看到了每小時達到5千顆的流星雨,北美洲的人們由於月光幹擾,每小時看到1000顆,規模不如1833年那樣壯觀。當人們滿懷期望地迎接1899年的獅子座流星雨時,卻以失望告終。1932年,人們重燃希望,結果又落空了。人們在一分鍾內隻看到一顆流星。接連遭受打擊的人們對獅子座流星雨不再有什麼期望了。

1966年11月17日奇跡出現了。獅子座流星雨又迸發了,美國西部的亞利桑那州到處都能看到一物輝煌無比的流星雨,每個時的流星數超過10萬甚至達到14萬,持續時間為4小時。

獅子座流星雨中的流星過後,在天空中短時間內還會留下一團雲霧狀痕跡,這就是流星餘跡。獅子座流星雨中有時也有火流星(亮度超過3等的流星)。

曆史上有關獅子座流星雨的觀測過程十分有趣:1799年歐洲、南美均觀測到這一流星雨,德國探險家Humboldt有過精彩描述。1833年11月12日北美東海岸9小時內估計觀測到24萬多顆流星。

1834年發現輻射點在獅子座,因而命名為獅子座流星雨。奧伯斯證認出1766、1799兩年11月在委內瑞拉觀測到也是同一流星群的兩次出現,周期33。59年。天文界開始認識和研究獅子座流星雨。1864年紐頓證明獅子座流星雨從902年起就有活動記載。共計有十個年份,其中6次記載取自中國官方史書。

1866年11月獅子座流星雨再次出現,計算出其運動軌道;1867年11月奧普爾茨給出彗星1866Ⅰ軌道,因與獅子座流星群軌道十分相似而得知其為流星群的母體彗星;1899年未觀測到獅子座流星雨,彗星也沒觀測到,有人認為彗星已瓦解。公眾感到受騙上當而十分氣憤,對天文學家的不信任感陡然增加。

1900年11月15/16在加拿大重又觀測到獅子座流星雨,每小時1千條。第二年在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又見到,每小時最多達2千條;1933年未發現流星雨,有人估計彗星可能已碎裂;1965年重新找到了失蹤近一個世紀的坦普爾-塔特爾彗星;1966年11月17日再度觀測到獅子座流星雨,最盛時每小時超過14萬顆。

大名鼎鼎的“獅子座”流星雨並不是“獅子座”上的流星雨。“獅子座”上即使有流星雨,在地球上憑肉眼也看不到。“獅子座”流星雨是由一顆叫做“坦普爾·塔特爾”的彗星所拋撒的顆粒滑過大氣層所形成的。因為形成流星雨的方位在天球上的投影恰好與“獅子座”在天球上的投影相重合,在地球上看起來就好像流星雨是從“獅子座”上噴射出來,因此稱為“獅子座”流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