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淩日
原理:水星淩日發生的原理與日食相似。由於水星和地球的繞日運行軌道不在同一個平麵上,而是有一個7度的傾角。因此,隻有水星和地球兩者的軌道處於同一個平麵上,而日水地三者又恰好排成一條直線時,才會發生水星淩日。地球每年5月8日前後經過水星軌道的降交點,每年11月10日前後又經過水星軌道的升交點。所以,水星淩日隻能發生在這兩個日期的前後。
觀察方法:觀察水星淩日必須借助望遠鏡。它與觀察太陽黑子的方法相似。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投影法。通過望遠鏡,把太陽投影到一張白紙上進行觀察。二是目視法。在望遠鏡的物鏡(前方)裝上濾光鏡,再進行觀察。天文愛好者可以用燒電焊用的黑玻璃,也可以用X光底片或電腦軟盤的磁片,幾張重疊起來製成眼鏡,戴上它用雙筒望遠鏡觀察水星淩日。如何選購雙筒望遠鏡?一是口徑(物鏡)越大越好,物鏡(前鏡)直徑70毫米的較理想;二是選購多層鍍膜的物鏡,通常鍍綠膜、藍膜的較好,鍍紅膜的最差。需要著重指出的是,觀察水星淩日,千萬不能用肉眼直接看太陽,要注意保護眼睛。
水星淩日的特點:水星是地球的內行星,直徑為4878千米。2003年水星淩日有三大特點:一是水星距離地球隻有8415萬千米,比發生在11月的水星淩日近1737萬千米。二是水星視直徑為12角秒,比發生在11月的水星淩日大五分之一。三是視直徑,水星與太陽相比,為1比158;而11月的水星淩日,為1比193。因此,無論是觀察還是拍攝水星淩日,2003年都是不可多得的良機。
水星淩日發生在5月(降交點)比發生在11月(升交點)少得多。一生中能在5月看到兩次水星淩日的人,鳳毛麟角。廣東雖然有幾千萬人,但至今還沒有發現有人在5月看過兩次水星淩日。未來五次5月的水星淩日將發生在2016年5月9日,2049年5月7日,2062年5月11日,2095年5月9日,2108年5月12日。中國如要下次在5月看到水星淩日的全過程,就要等到2108年5月12日。因為其餘四次水星淩日都發生在夜間,中國不能看到或不能看到全過程。因此,今年5月7日的水星淩日,不可錯過。錯過就要等105年。
2003年5月7日的水星淩日。淩始在13時13分,水星剛好接觸日麵;淩甚在15時51分,水星與日麵中心相距最近,淩終在18時30分,水星恰好脫離日麵。全程曆時5小時17分鍾。這天,廣州日落為18時57分。所以,廣州可觀測到水星淩日的全過程。下次水星淩日將出現在2006年11月9日。
2006年11月8日左右水星將會穿越內合,內合是指水星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的一個點。通常情況下,我們在內合期間看不到這顆距離陽最近的行星。但這一次,水星穿越將會產生令人驚歎的天文現象:當水星的輪廓緩緩移過太陽盤麵時,我們用小型望遠鏡便能看到此次天文奇觀。天文學家將這種天文事件稱為是“淩日”。業餘天文愛好者在觀看這一天文奇觀時,切記使用適當的濾光鏡,避免眼睛被日光灼傷。
淩日是相當罕見的天文奇觀。我們從地球上隻能看到金星和水星淩日。這是水星在21世紀第二次上演淩日奇觀。本世紀水星將14次穿越太陽盤麵。從北美西海岸(包括阿拉斯加州中部和南部)、夏威夷、新西蘭到澳大利亞東海岸,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此次水星淩日全過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天文愛好者可以在11月9日清晨看到這一奇觀。
在美國,從愛達荷州北部到德克薩斯州最西端沿線以東地區的居民能看到水星淩日的開始階段,但在水星移出太陽盤麵前,日落將幹擾他們觀看淩日的視線。水星的小盤麵將於美國東部時間下午2時12分(太平洋時間上午11時12分)開始向太陽盤麵移動,兩分鍾後將完全遮住太陽盤麵。屆時,我們將會看到水星化作一個小黑點,在太陽左下方緩緩移動,黑點相當於太陽直徑的1/194。隨後,水星便會到達太陽盤麵的右側(西邊)。接著,從太平洋標準時間下午4時零8分開始,水星將會用時兩分鍾完全移出太陽盤麵。在淩日結束前太陽落山的東部地區,最佳觀測地點應該是正西方以南地平線偏低的地區。另外,切記提前一兩天檢查太陽落山地點,以避免樹木和建築屆時擋住視線。
水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為88天,但是由於水星和地球的公轉軌道存在一定的夾角,水星、太陽、地球很少會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因此這種水星淩日的天象每世紀隻會出現13次。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成員皮特-邦德表示:“水星淩日的現象總共將持續5小時,隻要這五小時時間裏你所處的地方是白天,你就能夠看到這一天文奇觀。不過這段時間正是歐洲時間的夜晚。”本次水星淩日在歐洲、非洲以及中東等地區都無法看到。
4.暗物質暈
暗物質暈
暗物質暈環繞在星係外圍,如同太陽圈包圍著太陽一般,包圍著星係的暗物質。大多數的星係都受到這種與星係有著相同的中心,但散布在外圍卻是星係動力學中心的主宰。
星係自轉曲線是暗物質暈的證據:暗物質暈存在的證據來自於重力的作用——螺旋星係的自轉曲線。沒有大量的質量存在於延伸的暈內,星係的旋轉速率應該在離核心一段距離之後將隨著距離的增加而減少。然而,觀測螺旋星係,特別是電波觀測到來自中性氫原子(天文學上特有的說法是HⅠ)的發射譜線,顯示螺旋星係的自轉曲線遠在可見物質之外的距離上依然是平坦的(有著相同的速度)。缺乏任何可見物質可以解釋觀測的現象,暗示有看不見的物質,也就是暗物質。斷言這種暗物質不存在,無疑就是承認萬有引力(廣義相對論)是錯誤的,雖然這也是一種可能,但是多數的科學家在考慮到這之前,會要求許多確鑿的證據。
關於暗物質本質的理論:銀暈內暗物質的本質到現在仍未能確定,但最普遍被認同的理論是暗物質暈是一些數量眾多的低質量小天體,也就是所謂的重致密暈天體(MACHO),或是弱作用重粒子(WIMP)。銀暈似乎不太可能由大量的氣體和塵埃組成,因為這兩者都可以經由觀測被發現。對銀暈的觀測,在尋找微引力透鏡的事件上,顯示MACHO的數量仍不足以達到需求的質量。
銀河係的暗物質暈:暗物質暈是在銀河中心算起的100000至300000光年空間內最大的唯一結構,它也是銀河係最神秘的部分。目前相信銀河係95%的質量都是由暗物質組成的,除了經由重力的作用之外,它似乎與星係內的物質和能量沒有任何的交互作用。銀河係所有的暗物質似乎都存在於暗物質暈的位置,它是可見恒星、氣體和塵埃質量的10倍以上。明亮物質的總質量大約是900億太陽質量,暗物質暈的暗物質總質量大約是6000億至3兆太陽質量。
5.五星連珠
五星連珠也叫“五星聚”。我國古代用以表示水、金、火、木、土五行星同時出現在天空同一方的現象。這種現象不常發生,所以古人曾唯心的認為它是祥瑞。後人推廣到隻要五行星各居一宮相連不斷時就叫做“連珠”。
清代欽天監縮小其範圍,規定五行星的黃經相差小於45度時才叫“連珠”。五星連珠會對地球產生什麼影響?五大行星中,金星、火星、土星出現在西方的地平線上,木星則懸掛在和地平線呈30度角的天空上,而水星也正在逐漸靠攏。五大行星將按照水、金、火、木、土依次排列,由高到低連成一條線,古時稱為“五星連珠”。由於五顆星都是大行星,亮度較高,人們用肉眼就可以清晰地看到。
“五星連珠是不祥之兆”,對於這一民間傳言,天文學家認為純屬無稽之談。所謂“五星連珠”並非像糖葫蘆那樣排成一排,而是存在一定的角度。“五星連珠”發生時,不會對地球產生什麼影響。經測算,即使五大行星像拔河一樣產生合力,其對地球的引力也隻有月球引力的6000分之一,更何況它們不會排成一排。因此,災難之說不成立。
資料顯示,最近一次“行星連珠”發生在2000年5月20日。這是個漸近的過程,從5月5日就開始了。到5月20日這天,除天王星和海王星外,太陽係的其餘七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冥王星,散落參差,排列在一定的方向上。上一次“五星連珠”發生在1962年2月5日。兩次“行星連珠”天體現象都未給地球帶來地質、氣候等災難。美國科學家根據天文運動計算出,下一次“五星連珠”將在2040年9月9日北京時間中午12時出現。
6.流星之聲
流星竟然會發聲,似乎聞所未聞。然而這確是事實!伊西利庫爾是一作小城,位於俄羅斯遼闊的西伯利亞平原。那是許多年前的一個寒冷的冬夜,城裏的大街小巷堆滿了積雪。在這片雪原的上空時繁星閃爍的天宇,四周一片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