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原始憑證或原始憑證彙總表編製記賬憑證;
2)根據收款憑證、付款憑證登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3)根據原始憑證和原始憑證彙總表及記賬憑證登記各種明細賬;
4)根據收款憑證、付款憑證和轉賬憑證,定期編製彙總收款憑證、彙總付款憑證和彙總轉賬憑證;
5)根據彙總記賬憑證登記總賬;
6)在總賬、明細賬、日記賬核對相符的基礎上,根據總賬、明細賬和其他有關資料編製會計報表。
(4)多欄式日記賬核算形式下的數據處理流程多欄式日記賬核算形式是指設置現金日記賬、多欄式銀行存款日記賬,記錄現金、存款收付業務,並根據這些多欄式日記賬專欄合計數過入總賬的一種會計核算形式。設置多欄式現金、銀行存款日記賬,收、付款業務直接根據多欄式日記賬過入總賬是這種核算形式的主要特點。
1)根據原始憑證或原始憑證彙總表編製記賬憑證;
2)根據收、付款憑證登記多欄式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3)根據轉賬憑證定期編製彙總轉賬憑證或轉賬憑證科目彙總表;
4)根據原始憑證或原始憑證彙總表和各種記賬憑證登記各種明細分類賬;
5)月終,根據多欄式日記賬和轉賬憑證或彙總轉賬憑證或轉賬憑證科目彙總表登記總賬;
6)在總賬、明細賬核對相符的基礎上,根據總賬和明細賬編製會計報表。
(5)日記總賬核算形式下的數據處理流程日記總賬核算形式是指對於一切經濟業務均在日記總賬中同時進行序時登記和總分類登記的一種會計核算形式。它是在記賬憑證核算形式的基礎上,通過改進賬簿組織而形成的。設置日記總賬,在日記總賬中對一切經濟業務既進行序時記錄又同時進行總分類記錄,這是日記總賬核算形式區別於其他核算形式的主要特征。
日常最典型的日記總賬核算形式下的數據處理程序有兩種情況:分別是設置多欄式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和不設置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以設置多欄式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的情況為例,其數據處理流程如下。
1)根據原始憑證或原始憑證彙總表編製記賬憑證;
2)根據記賬憑證和原始憑證及原始憑證彙總表登記各種明細賬;
3)根據收、付款憑證登記多欄式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4)根據轉賬憑證登記日記總賬;
5)月終,根據多欄式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登記日記總賬;
6)在日記總賬與有關明細賬核對相符的基礎上,根據總賬、明細賬和其他有關資料編製會計報表。
6.4.3.2 手工核算方式下數據處理流程的缺陷
手工核算方式下存在的多種數據流程,都是圍繞如何減少或分散工作量,如何便於人員分工,或為了提供更豐富的信息而產生的。由於受會計人員所能完成的工作量的限製,對於某一特定單位來說,選擇了一種核算形式,就不能同時使用其他核算形式。而網絡財務係統完全可以突破會計核算形式的界限,一個網絡財務係統完全可以提供手工核算方式下所有會計核算形式所能提供的全部信息。如科目彙總完全可以做到既提供科目彙總表,又提供彙總記賬憑證;既可以提供定期彙總登記的總賬,又可以提供逐筆登記的總賬或日記總賬。
手工核算方式下,不論采用哪種會計核算形式,為了滿足在會計期末及時編製會計報表的需要,必須將大部分工作量分散到日常工作中完成,因此需要將從憑證到報表的數據處理過程,分解為若幹工作步驟,每一步驟都產生一些中間資料(如科目彙總表、彙總記賬憑證、日記賬、明細賬、總賬等)。為保證各步驟的連續性,逐步積累編製會計報表所需要的資料,必須將每一步所形成的中間結果存儲起來。這樣,“逐步加工,步步存儲”就成為手工核算的重要特征。但如果我們分析一下各步驟存儲的內容就不難發現,各步驟所形成並存儲的,都是由記賬憑證派生出來的中間結果,或由憑證分類彙總而形成(如科目彙總表、彙總記賬憑證、總賬等),或由憑證分類排序而形成(如日記賬、明細賬、逐筆登記的總賬等)。由此可見,從信息量來看,記賬憑證是賬簿、報表的資料源,所有憑證的信息量幾乎等於各種明細賬、總賬、報表所含信息量的總和,各步驟存儲的會計信息隻不過是對記賬憑證的重複存儲而已。這種逐步轉抄、重複存儲,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極易導致資料的不一致性。可以說,手工核算中經常出現的賬證不符、賬表不符的現象與這種同一信息的重複再現有密切關係,因而也就產生了賬證核對、賬表核對的需要。
由於手工工作方式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得會計核算不僅勞動強度大、重複數據多,而且及時性、準確性很差。
6.4.3.3 網絡財務係統的數據處理流程
為了設計與網絡財務係統特點相適應的會計核算形式,必須在設計思想上有一個質的飛躍,徹底擺脫手工會計核算形式的束縛。其主要指導思想如下。
(1)利用計算機快速處理資料的特點,將大部分數據存儲改為數據流,即以快速的資料加工取代中間資料的大量存儲;
(2)變分散處理為實時處理,即利用計算機的快速處理能力,將手工核算長時間、分步驟的核算過程視為可瞬間完成的計算機程序運行的過程;
(3)變分工協作為集中處理,即不需考慮采用分工協作方式來分散工作量的問題。
基於上述指導思想所設計的一種典型的計算機會計數據處理流程如下。
(1)由操作員通過鍵盤輸入記賬憑證,或直接上機編製記賬憑證,或由計算機自動轉賬生成記賬憑證,所輸入的記賬憑證暫時存儲在記賬憑證臨時庫中;
(2)對憑證臨時庫中記賬憑證進行審核和修改,確保記賬憑證準確無誤;
(3)隨時對審核無誤的記賬憑證進行過賬處理,更新科目發生額和餘額庫(包括往來科目及外幣發生額及餘額庫),並將已過賬的憑證轉存到記賬憑證總庫;
(4)根據科目發生額與餘額庫及記賬憑證總庫隨時生成並輸出日記賬及各種明細賬;
(5)根據科目發生額與餘額庫隨時生成並輸出總賬;
(6)根據科目發生額與餘額庫隨時生成並輸出會計報表。
將手工處理過程和網絡財務係統的處理過程進行比較,兩者的主要差別在於:在手工方式下,日記賬、明細賬、總賬及報表等主要表現為會計資料的存儲,每編製一張記賬憑證,就要將其資料轉抄到相應的日記賬和明細賬上;每隔一定時間,就要對積累起來的記賬憑證進行彙總,以便及時登記總賬;明細賬和總賬的登記,又是積累會計報表信息的必要步驟;要完成從憑證到報表的數據流程需要曆經較長的時間。在網絡財務係統的處理方式下,日記賬、明細賬、總賬和報表等並不需要形成資料存儲,而主要表現為賬表生成程序的輸出數據流。也就是說,在網絡財務係統中並沒有賬簿和報表,但在需要某種賬簿和報表時可以臨時快速生成之。這不僅可以避免賬、證、表不符的現象,而且可以大大減少存儲空間。之所以可以采用這樣的處理方式,其根本原因還在於網絡財務係統具有手工會計核算係統無法比擬的快速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