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網絡財務係統的子係統(1 / 3)

6.4.1 網絡財務係統子係統的劃分

由於網絡財務係統的信息來源廣泛,既涉及單位外部信息的采集加工,又涉及內部各部門的信息的綜合與傳輸,且數據層次多、綜合性強。因此,為廣泛采集、綜合利用、充分共享財務信息,必須合理地運用計算機與網絡通信技術、數據庫技術、應用軟件技術和人機接口技術來構造整個網絡財務係統。

6.4.1.1 網絡財務係統子係統的劃分方法

由於各會計主體業務性質、業務內容和業務分工情況不同,網絡財務係統的子係統劃分也不盡相同。以高等學校為例,其網絡財務係統一般可劃分為憑證處理、賬務處理、報表管理、固定資產核算、工資核算、學生收費、預算管理、指標控製和環境維護子係統。

我們把憑證處理、賬務處理、報表處理和環境維護四個子係統稱為核心子係統,而將固定資產核算、工資核算、材料核算、成本核算和銷售核算等子係統稱為外圍子係統。之所以如此,有如下幾點理由。

(1)憑證處理、賬務處理、報表處理和環境維護四個子係統是任何網絡財務係統所必需的,它們體現了網絡財務係統的本質特征;而其他子係統是否需要,則取決於各單位業務特點。如商業企業就不需要材料核算、成本核算子係統;而作為事業單位的高等學校雖不進行成本、材料和銷售的核算,但卻必須加上學生收費這個獨特的子係統來滿足核算的需要。

(2)網絡財務係統的核心子係統是企業中任何其他管理信息係統所無法替代的。而各外圍子係統的功能與管理信息係統中的設備管理、勞動工資管理(或人事管理)、庫存管理、生產管理、銷售管理等子係統則存在著大量的重複和交叉。對於一個擁有完善的管理信息係統的企業,其網絡財務係統隻是其中的一個子係統,它通過提取其他管理信息係統的資料,即可完成固定資產、工資、材料、成本和銷售的核算。如果網絡財務係統仍包括固定資產、工資、材料、成本、銷售核算等子係統,就會使網絡財務係統顯得過於龐大臃腫,這樣不僅完全沒有必要,而且會造成資料重複輸入、重複加工,影響資料的一致性,徒增會計人員的工作負擔。應當承認,目前各單位已開發和使用的網絡財務係統之所以包括上述這些外圍子係統,主要是由於企業不存在其他管理信息係統。或網絡財務係統與其他管理信息係統內未實現資料共享。不難預計,隨著計算機在企業管理中的不斷普及,企業管理信息係統的不斷完善,網絡財務係統的外圍子係統的功能將逐步被其他管理信息係統所取代,網絡財務係統的核心子係統與外圍子係統的關係,將變成網絡財務係統(主要由核心子係統構成)與其他管理信息係統的關係。

(3)上述幾個核心子係統不僅是所有網絡財務係統所必備的,而且具有統一性高、規範性強、容易實現通用化的特點。對核心子係統的開發方法和技術細節進行研究,不僅更具有普遍意義和實用價值,而且便於導出反映網絡財務係統開發一般規律性的理論方法。相反,網絡財務係統的外圍子係統,可謂形形色色、五花八門,其統一性和規範化程度都較差,對這些外圍子係統的開發方法和技術細節進行研究,則難以抽象出具有普遍意義和實用價值的、能體現網絡財務係統開發一般規律性的理論方法。

6.4.1.2 網絡財務係統子係統的劃分原則

對於網絡財務係統子係統的劃分,無論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還是企業單位會計,一般都應遵循如下原則。

(1)可拆裝性原則一個好的網絡財務係統應允許用戶方便地掛裝或卸掉某些模塊,而不必作大的修改,也就是說網絡財務係統應具備良好的適應性。適應性一般包括可移植性、可擴充性、可維護性等。可移植性使係統(或某些子係統)不需做大的修改就能從一個單位移植到另一個類似單位;可擴充性使係統能不斷加掛新的功能,不斷由小到大,由簡單到複雜;可維護性使係統能適應一個單位內部的各種變動。

(2)高內聚低耦合原則就是盡量把聯係密切的功能放在一個子係統(或模塊)中,一個子係統內諸功能聯係越密切,其內聚度越高;把聯係不密切的功能放在不同的子係統中,盡量減少不同子係統之間的聯係,包括程序調用關係和資料傳遞關係,模塊之間聯係越小,耦合度越低。子係統之間高內聚低耦合的關係,使各子係統之間的接口關係簡單明了,對提高係統的適應性有重要作用。

(3)通用性原則子係統及模塊劃分要有助於提高係統的通用性,也就是說要盡量把通用的子係統和功能模塊獨立出來。不能通用的子係統和功能模塊也應盡量獨立出來,並采用外掛方式與其他子係統聯係起來。

(4)與會計人員的崗位分工和工作組織相協調各子係統和功能模塊的劃分要以財務管理工作本身的職能分工為基礎,體現財務管理工作的業務流程和崗位分工習慣,以便於實現會計電算化後的人員分工和工作組織。

(5)以憑證、賬簿、報表處理子係統為核心任何單位的會計核算過程無不以“憑證→賬簿→報表”為主線,憑證、賬務、報表處理是任何網絡財務係統軟件必備的功能,否則就不能稱其為網絡財務係統。其他各子係統則通過與核心子係統的直接或間接聯係,而成為網絡財務係統的外圍子係統,它們一般是采用外掛方式而成為網絡財務係統的組成部分。

6.4.2 網絡財務係統各子係統之間的關係

研究網絡財務係統各子係統之間的聯係,其目的是:首先,有助於合理設計整個網絡財務係統的數據流向;其次,有助於劃清各子係統的邊界,設計合理的資料接口,實現最大限度的資料共享;再次,有助於確定網絡財務係統開發的先後順序。

6.4.2.1 賬務處理係統與憑證處理係統的聯係

憑證處理係統是賬務處理係統的最上遊係統,是賬務處理係統的資料源。憑證處理係統通過憑證的過賬處理,更新各科目的本月發生額、累計發生額及期末餘額資料;賬務處理係統在生成總賬和明細賬時,憑證處理係統為之提供經審核無誤的記賬憑證。由這些記賬憑證及各科目的年初餘額、各月發生額、各月累計發生額、各月餘額,便構成了形成賬簿所需的全部資料。

6.4.2.2 賬務處理係統與工資核算係統的聯係

工資核算係統根據職工考勤資料、產量記錄、工資標準及各項扣款收據等計算職工應發、實發工資,計提應付福利費等,並將工資費用彙總分配轉給有關車間和部門。這些核算涉及“應付職工薪酬”、“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的總分類核算和明細分類核算,因此工資核算係統必須以一定的資料傳遞方式把這些資料傳遞給賬務處理係統。一種傳遞方式是:由工資核算係統編製機製憑證自動送入憑證處理係統,再由憑證處理係統轉送賬務處理係統;另一種傳遞方式是:由賬務處理係統調用工資核算係統的資料自動生成機製憑證,再經憑證的過賬處理更新各有關科目的發生額和餘額資料。

6.4.2.3 賬務處理係統與固定資產核算係統的聯係

與工資核算係統類似,固定資產核算係統中有關固定資產買入賣出、原值調整、清理報廢、盤盈盤虧、計提折舊等處理,也涉及賬務處理係統中“固定資產”、“累計折舊”、“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的總分類核算和明細分類核算。因此固定資產核算係統也必須以一定的資料傳遞方式把這些資料傳遞給賬務處理係統。其傳遞方式與工資核算係統向賬務處理係統傳遞資料的方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