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光義頭冒虛汗,張口結舌。
“起來吧,朕要真是要殺你的話早就動手了,何必等到今日。”匡胤來到桌前斟了一杯酒一飲而盡之後言道。
“其實朕罷了趙普的相位之後便已經決定下決心將皇位傳給你,朕之所以遲遲不詔立你為皇太子,隻是因為朕尚有皇子,而有恐天下為此生疑猜測,議論不已,群情激憤,這並不利於你將來統治天下啊!”
光義抬起頭萬分感激的望著匡胤,這時才注意到那空空的酒杯,見匡胤有斟了一杯酒,“皇上.......”光義猛然脫口而出,“別、、、、、、喝、、、、、、”
匡胤像沒有聽見一般仍自顧的將酒咽了下去。不多時匡胤漸漸感到胸口沉悶,全身燥熱,這才警覺的望著那酒杯接著又用犀利的目光盯著光義,忽然將身旁的玉硯打落在地,勃然大怒道:“你做的好事!”
光義早已經麻木癡呆不已,不知所措的跪倒在地。
不知道過了多久,匡胤早已淚流滿麵,忍住怒火痛苦的歎道:“也罷,也罷,有愧而活不如遺憾而死。”接著又沉著的道:“其實你應該明白朕封你為晉王意味著什麼,要知道先帝世宗皇帝便是以東京府伊兼晉王身份登臨大寶的。德昭和德芳他們資曆太淺,威望不足以壓服眾人,況且無論他們二人誰當了這個皇帝,為了穩定朝局必會重新重用趙普”匡胤說到趙普則停頓了一下又道:“趙普對大宋是功不可沒,堪稱大宋開國第一功臣,其實朕現在也很懷念他,懷念他在朕身邊的日子,朕也在心裏原諒了他,但是這五年來朕從沒有召見過他,其實朕是在為後世儲君著想,重用了趙普,倘若他收複了北漢,功德無量,恐怕便沒有人撼的動他了,再說朕也不能讓他的奸猾貪腐的劣性腐朽了朕的江山,與其是在懲治他,倒不如說是在給天下的貪官汙吏一個警醒,朕對貪腐之事決不手軟,無論他功有多高,朕對他是多麼的依賴。
匡胤覺得自己說的太多,輕歎一聲又道:在這個亂世時代,為避免我大宋重蹈五代短暫而亡的教訓,為了大宋江山長世永存,朕隻能舍子立弟,讓你來做這個皇帝,要知道朕也是很痛苦,朕是猶豫徘徊了十多年才下這番決心的,至於德昭,德芳他們,朕管不了那麼多了。”
皇上,臣弟對天起誓,臣弟百年之後定將皇位傳給德昭,以謝皇上浩蕩天恩。“光義激動的泣道
匡胤望著光義似乎很不以為然的淡然一笑,“如今天下看似風平浪靜,但是畢竟南方剛剛平定,人心尚不安穩,如果大宋的皇位不能順利傳承的話,一些別有用心之徒便會趁機起哄乘機作亂,天下轉眼間便會重新陷入瓜分鼎峙的狀態。朕不想看到朕傾其一生的心血所建立起來的大宋朝頃刻間便分崩離析,天下又重新大亂,生民離散,百姓愁歎。”
皇上,臣弟一定銘記於心,做一個治世明君,讓大宋江山昌盛不衰。
匡胤木然的聽著,“走,趁朕還有口氣,帶你去兩個地方看看。”匡胤言罷便向殿外走去。
狂風怒號,鵝毛般的雪花肆意的飄打在二人身上,匡胤淚水漣漣而又神情莊重,邁著沉重的步伐緩緩移步,光義則忐忑不安的跟隨在其身後,雪地上留下了二人淩亂而厚重的腳印。
二人來到一偏殿處,但見此處皆是禁衛重兵把守,守衛甚嚴,匡胤望著傲然挺立的士兵們,和藹的語眾人:“你們都下去取取暖吧,沒有朕的叫喚,你們任何人都不得靠近。”
眾士兵應聲而去,光義則隨著匡胤打開門鑰走了進去。
光義走進屋內不禁大吃一驚,滿屋子的金銀珠寶,綾羅緞匹整齊有序的排列著,這個大殿金光閃閃。
“這就是你們臣子所傳言的朕設立的‘封椿庫’,這些都是朕平定南方諸國所得的財寶以及四邦朝貢的禮品,朕沒有讓其入戶部,這些將來由皇帝一人在特殊情況下方才能動用,你可知道朕的用意?
光義看的癡呆怔怔的望著匡胤。
“朕就是想用它們來收複我華夏的故土----燕雲十六州,這些銀兩朕估算過足夠支撐對遼國連續十年的戰爭的軍餉。”匡胤鄭重的訴道
光義若有所思的盯著這些財寶,匡胤則盯著光義,沉鬱而無奈的言道:“如果打不下來的話就用它們和契丹做個交換吧,來換取我大宋百年的和平吧,而不用百姓再多交一份賦稅,”匡胤的語氣中夾雜著些須無奈,表情痛苦不堪。
皇上,......光義望著匡胤凝重的表情似乎想說什麼卻不知道如何開口,張口結舌一時無語。
“走吧”匡胤也注視良久沉沉的應道。
二人又踩著厚厚的積雪緩緩的行走著,匡胤抬頭仰望著紛紛揚揚的雪花,臉龐上的兩行清淚仍在無聲的流淌著。光義則始終低著頭緊隨其後。
不知走了多久,當匡胤停下腳步的時候光義抬頭一看才知道已到了太廟,匡胤倒吸了一口冷氣,凝神靜思片刻便推門而入。
廟內像刻意布置一番似的,燭光閃耀燈火通明。
匡胤來到列祖列宗靈位前,表情肅然虔誠的俯首跪拜。匡胤起身之後見光義仍不知所措的立在身後,便大聲斥道:“跪下!”
光義似乎被其震醒,走上前雙膝跪拜在地。
“趙家能有今天,全得上蒼垂愛,祖宗護佑,作為君王首先要禮敬祖先,恪盡孝道,祭祀天地,這樣才能保我大宋國運綿綿永世長存。”匡胤言道
光義聽後便對著每一個牌位虔誠的叩拜了三下。
“站起來,在我們的父親靈牌前有三把鑰匙,你現在把他取出來”匡胤命令道。
光義走到靈牌前小心翼翼的移動牌位,雙手捧著那鑰匙來到匡胤跟前。
匡胤徑自來到大殿後側,光義這才注意到原來太廟內還有一密室。
打開它。匡胤命令道
當光義開啟第一道門的時候,匡胤便緩緩道來:“以後這三把鑰匙便有皇帝、禮部和後宮分別掌管,此乃太廟禁地,隻有皇帝本人方可進入。還有隻有當每年的太廟四季祭祀和新皇帝登基時方準進入。
光義聽著匡胤說的莊重而神秘也不禁為之一顫,屏息凝氣打開了最後一道門,但見密室裏空無所有,隻有一件被黃幔布遮蓋的東西赫然立在密室中央。光義不禁心生疑惑。
匡胤走過去用手輕輕一掀,那黃幔布便緩緩的打落在地,這時一塊鑲嵌著金黃色紋身的石碑映現在光義麵前.
“這是朕為後世君王所立的誓碑,它就是我趙家的祖宗家法,朕每年祭祀祖廟時也都會來這裏將誓文默誦幾遍。光義啊,朕要告訴你,後世君王必須遵守,膽敢違犯者枉為我趙氏子孫,為天地所難容,朕在陰間也不會饒恕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