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業、劉繼業、........你是一個英雄,朕倒希望今生你能夠為朕所用,率我華夏威武之兵直搗契丹都城上京,立不世之功。”匡胤送走二人喃喃自語道。
匡胤再一次久久凝視著天下地輿圖,不覺間淚水緩緩的流了下來,喃喃念叨著:“上天啊,如今我華夏尚未一統朕討伐北漢又以失敗告終,而朕現在卻隱隱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是越來越不行了,既然您讓朕成了萬民之主,那麼朕企求您再賜給朕十年光陰,讓朕收複燕雲,光複祖宗故土。”匡胤開始低聲飲泣漸漸的終於控製不住放肆的嚎啕大哭,哭的是通徹心扉,響徹殿廡。
匡胤一時大受打擊,精神委靡不振,憂憤之際再一次病倒在床,在皇後的悉心照料下才漸漸恢複元氣。
一日匡胤醒來便對皇後言道:“皇後,朕臥病在床這幾日是經常做夢啊!”
皇後笑道:“皇上,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皇上憂心國事,自然也會在夢中想著這些軍國大事,臣妾勸皇上不如把心放寬一些,清淨幾日待病情好轉之後再處理這些永遠也理不完的大事。
匡胤搖搖頭道:”不,朕倒不是夢見這些,朕夢見了自己的父親和母後,夢見自己小時侯在火燒街夾馬營度過的時光。
皇後撫mo著匡胤蒼白的鬢發,憐惜的言道:“皇上,您老了,自從您登基以來沒有一天不為國事操勞,臣妾有時候看到皇上常常在深夜唉聲歎氣,也是痛心不已啊。皇上,有時您真的該多休息一下了。
"皇後,朕在這亂世當了這皇帝自然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啊,"匡胤淡然一笑“或許是朕真的老了,越老越容易懷舊啊,想想自己坎坷而富有傳奇的一生,朕也是萬分的感慨啊,朕離開故土已經有三十餘載,如今朕已貴為天子,也該回到故鄉洛陽去走一走,看一看了。”
"皇上要去西京洛陽?"
"是啊,朕不知道怎麼了,思鄉之情是越來越濃,好象是洛神在召喚著朕。況且朕前兩年命內供奉官李仁祚與河南府伊焦繼勳營建洛陽行宮也已經建造完畢,朕也該去看看了。"
"皇上,光宗耀祖,富貴還鄉也是理所當然,臣妾也想隨皇上去洛陽看一看,不知皇上可否同意?"皇後試探的問道。
“當然,光義和光美他們也都要隨行,我們兄弟姐妹在洛陽留下了不少美好而快樂的回憶,世事滄桑,朕當了皇帝,與他們的距離也拉開了,一家人倒不像一家人了。朕讓他們去洛陽就要要和他們一起回顧一下小時侯那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以及那濃濃的親情,要讓他們知道不要被世俗的權力迷失了自我和人的本性。”匡胤點著頭感傷的言道。
匡胤病情痊愈之後便率群臣前往洛陽,一路上儀仗威武,甚為壯觀。
匡胤來到洛陽精神大為好轉,留戀洛陽的風土人情不覺間竟過了一月,期間匡胤便和群臣一起在洛陽決策議事。
一日議事完畢之後,匡胤便故意問眾人:”諸位愛卿,你們在洛陽已經呆了一個月,不知道諸位有何感受,不妨向朕道來。“
“皇上,洛陽不愧為九朝古都,,臣在這裏感受到了她的大氣和厚重。”呂餘慶首先開口道。
“皇上,洛陽不緊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更重要的是洛陽四麵環山,六水並流,八關都邑,九州通衢,所以自古以來便是得洛陽安天下。”薛居正滔滔道來。
光義也上前言道:“皇上,臣弟來到洛陽忽然間找到了一種久違的感覺,臣弟這幾天都是在趙家舊宅裏度過的,童年和少年的記憶不禁湧上心頭,曆曆在目,一種親切感也隨之而來,臣弟在洛陽好象找到了家的感覺。”
匡胤靜靜的聽著眾人的闡述,待眾人說完環顧一下大殿又望著眾人道:“洛陽好,人人都道洛陽好啊,特別是晉王,能有此想法,朕心甚慰啊,既然找到了家的感覺,我們不妨就在此安家立業吧。”
眾人不明所以的望著匡胤,匡胤神情凜然,一下子變的嚴肅起來,望著眾人鄭重的言道:“朕決定晚年再為後世子孫做一件大事,朕決定遷都洛陽!”
此語一出,眾人大驚失色。呂餘慶、薛居正、沈義倫等人驚愕的對望著,倒吸一口氣,不由得倒退數步,很快眾人不禁竊竊私語起來
“皇上,.....這.......”眾臣子事先並未料到匡胤會發此言,又感事關重大,倉促之間一時不知所語。
匡胤或許早就料到眾人的表現,便沉著的起身應道:“朕也知道遷都關乎我大宋的的根基和長治久安,所以對於遷都朕不會潛謀獨斷,草率而行。古人雲,廣謀從眾則合乎天心,幾日後朕將召集文武官員舉行廷議,朕想聽聽你們士大夫的言行再做決定,到時候希望你們出於公心,暢所欲言,所發任何言論,無論輕重,朕一概不予追究。”
眾人不禁想起幾天前匡胤在洛陽舉行的郊祀,郊祀本來就是在國都舉行的。原來皇上早就在暗示眾人,隻是眾臣子一時沒有細思。
光義回到府中將此事告訴了程羽和宋琪,二人聽後自然也是大為惶恐。
“王爺,在下不明白皇上為什麼無緣無故的突然間要遷都洛陽,是不是皇上覺察了到了什麼,要借此來削弱王爺在開封業已形成的勢力。”程羽開口道。
光義搖了搖頭,“我想皇兄不會為了提防本王而刻意考慮遷都洛陽的,皇上可能是為了我大宋的長治久安而著想。”
宋琪思索著言道:“王爺,無論皇上心裏如何打算的,王爺一定要竭力勸阻皇上遷都,王爺在開封蹈光養晦十五年,一旦遷都洛陽,東京府不會遷到洛陽,我們也不可能隨王爺前往洛陽,這樣一來王爺隻能獨自一人呆在洛陽,王爺處心積慮所做的努力頃刻間便化為泡影,王爺費了那麼大的心血所籠絡的力量,皇上不費吹灰之力便給解決了,遷都,無論皇上的眼光多麼的長遠,但在下官看來無異於置我們於死地。”
光義沉默了好大一會才緩緩的道:“是啊,這次來洛陽,本王隻帶了你們兩個人,便感到勢單力薄,處處不盡人意,本王當然會盡力而為的。不過本王也認為大宋立國不到二十年,於情於理都不宜遷都的,相信應該不會有多少臣子讚成的。
光義讓二人退去之後,一下子變的黯然神傷,“既然本王走上了這條通往皇權的不歸路就隻能走下去,不能再回頭了。”光義幽幽的自語。
幾日後匡胤召集百官商議遷都之事,匡胤首先開口道:“諸位愛卿,朕今天召集你們文臣武將到此,便是商討遷都之事,現在已經過了十餘日,相信你們也都有自己的想法了,朕希望你們為大宋的百年基業和天下蒼生著想,說說你們的想法
眾臣子聽罷麵麵相覷,一時不敢言語。
“這是起居舍人李符幾天前向朕上奏的奏疏,力陳遷都洛陽之八難,諸位不妨看一下,朕今天不願意看到你們這樣默不作聲,集體失語,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朕隻能乾綱獨斷了,到時候你們別在有什麼異議。”匡胤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