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拜年打工(3 / 3)

“叔,我不幹了,你把我工錢結了吧”

工頭看了餘文樂一眼說道

“我以為你頭一天就堅持不住的,沒想到你小子能堅持三天,你不是不能吃苦,你是身體太弱了,也太小了,再過幾年再幹這個不遲,回去也好,回去後學個手藝,年紀輕輕幹這個幹什麼?”

說完從兜裏掏出一遝錢,從裏麵抽出一張五十的給了他,餘文樂接過來,開心的對工頭大叔感謝了聲,跑去睡覺了。

第二天等餘文樂起來,工友都去上班了,餘文樂起來洗把臉,吃完飯,把鋪蓋收拾好,來到工地和朋友告別,也和工頭還有大叔都打了個招呼,提起鋪蓋,打道回府。

又是近一天的路程,餘文樂都想把鋪蓋扔了,剛開始感覺不到,越走感覺越重,最後實在走不動就坐下休息,汗如雨下,連水都沒有,這個時候沒有礦泉水,飲料太貴了,最少都得兩塊,餘文樂哪舍得買。

這次打工之行也不是沒有收獲,用三天體會了錢的來之不易,買的臉盆,都沒拿,實在拿不動了,就是把毛巾拿了回來,還買了一條皮帶,總共花了近二十,賺了五十,本來48的,工頭還大方的多給了兩塊,也算不錯了。

回到家裏看到母親,餘文樂真的想哭了,你能體會到那種在外邊受了委屈,回家看到親人的感受嗎?

母親隻是簡單問了下情況,就安慰他說,不幹也好,工地苦那麼重,你那麼小,先歇著吧,等過幾天重新找個活。

說完出去給他做飯去了,餘文樂隻感覺饑腸轆轆,從來沒有覺得家裏的家常便飯竟然如此好吃,狼吞虎咽的吃完飯後,就躺在那沉沉的睡去。

母親心疼的看著幼子的樣子,在他臉上摸了摸,給他蓋上被子離去了,這個時代純樸又實誠的農村婦女能為子女做什麼?

唯一能做的也就是給他們洗衣做飯了,她沒有高學曆,沒有見識過這個世界的繁華,沒有卓越的見識,沒有遠見,給不了子女指正明路,他們能做的就是默默的守護著子女。

長大以後的餘文樂曾經有段時間也怪父母,不過等他為人父以後慢慢就理解了,所以這個世界什麼是最好的老師?不外乎是時間吧,你經曆多了自然就明白了,不掌家哪知道柴米油鹽貴?不結婚生子,怎麼能體會父母的心情呢?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餘文樂又開始無聊的生活,地裏的活他隻能幹點簡單的,太複雜的他不會做,直到又迎來了秋收。

秋收即是喜悅的,又是勞累的,當看到滿山遍野都是金黃色的麥田時,那種由衷的幸福感是後世的鋼鐵洪流給不了的,這是你親自種下並看護它長大的,那種成就感很足。

可是到了地裏開始割麥子,你能感覺到那種痛苦,一直彎著腰,每個人占幾行往前快速的收割著,大人占六七行,小孩就是三四行,太多了你忙活不過來。

滿山的麥子,你好像感覺不到它在減少,什麼時候抬起頭看到的永遠是一望無際的麥子,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流下,都來不及擦拭,又有新的汗珠產生,每當直起腰你都會感覺腰不是你的了,那種痛楚沒有經曆過的人,隻看文字是體會不到的。

離的遠的中午就不回去了,母親或者二姐會提前做好飯送到地裏,一家人圍在大樹底下,一邊吃飯一邊閑聊。

耳邊傳來蟬鳴聲,似乎在歌唱著秋收的喜悅。遠處的杏樹上結滿了黃橙橙的杏子,咬上一口,汁水四濺,滿嘴都是香甜味。

熟了的杏子是甜的,青杏,那感覺,咬上一口,臉都能扭曲了,不敢寫了,再寫嘴裏口水都流出來了(●—●)

離得近的地,中午就回去吃飯,父親挑了兩捆,給餘文樂也綁了一捆稍大一點的,給大哥綁了兩捆稍小一點的,大哥也得擔兩捆。餘文樂背著自己的一捆往打穀場走去。

說它不重吧,你又得不時的休息,說它重吧,肯定沒有打工時候的樹幹重,回到打穀場把麥子碼放好,這個一定要碼放好,要不然下雨了根本沒辦法拿油布遮,這要是淋了雨那就會發黴的,人也不能吃,賣也賣不掉,隻能換西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