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像後世那些大隊的中心校,像餘文樂現在所在的大隊中心校,可憐的大貓小貓兩三隻,一個學生從幼兒園到六年級,總共才五個學生,老師卻有六個之多,那真是一對一教學還有一個站崗的呢,以前的那種千人同校的場景再都找不到了。
餘文樂的四五年級沒有在本大隊的中心校上,而是去了隔壁大隊,那是第一次出遠門讀書,也是父親第一次送他。
餘文樂和二姐餘文采是同一個學校的,二姐四年級在本大隊的中心校上的,上了半年多又轉到餘文樂計劃去的學校了,而且還是讀的四年級,本來二姐上學的年紀就比餘文樂大一歲,這又留了一級,現在和餘文樂隻差一級了。
那個時候讀書是很辛苦的事,學校沒有專門的住宿地方,得去村裏找地方住,一般都是好幾個同學住一起,而且學校也沒有食堂,隻有一個供學生喝熱水和熱飯菜的地方,學生們每三天都得從家裏帶上饅頭、鹹菜、小菜去學校。
由於這個時代是沒有冰箱的,饅頭放久了就會發黴,所以一般都是三天回一次家,三天剛好讓你拿的饅頭不至於發黴。
住的是一年四季不燒火的土窯洞,吃的是放了好幾天的饅頭,然後喝著熱水就著鹹菜,可想而知那個時候得多辛苦,現在的孩子還那麼不知足。
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就這還不滿足,真應該讓他們體驗下父輩們的生活。
初中的生活其實和中心校差不多,隻是路程更遠了,生活質量倒是好一點了,學生們需要把家裏的糧食送到糧站,然後拿上發票交給學校食堂,學校食堂會根據你發票上的麵粉重量給你同樣的麵票。
那個時候得麵票分二兩和四兩兩種,二兩就是半個饅頭,四兩是一個饅頭,那種大饅頭哦,一般學生吃一個就飽了。
菜的話可以在自己家裏帶,一般都會用錢買菜票,菜的價格不一樣,分三種:兩元的,一元的,五毛的。
普通的素菜就是五毛錢一份,帶肉的就是一塊,很少有超過一塊錢的,因為太貴了學生們也吃不起。
餘文樂家離他讀初中的學校有三十多裏遠,一般都是走五六裏山路,然後才能坐到車,搭著發往學校的一元校車或者私家車,才能到學校。
這五六裏山路要經過一個大果園,果園裏有好幾條狗看著,每次餘文樂和小夥伴們一起路過時,都要被狗追著跑。
時間長了後,餘文樂他們也不怕了,而是仗著人多勢眾,又拿著武器“棍子”,把狗趕跑,然後把書包裏裝滿蘋果。
餘文樂等人這種行為,讓果園老板對於於家坡的人深痛惡絕,從那以後,果園老板看到於家坡的人就罵一頓,更是把它們這群土匪稱為“黃巢在世”。
太抬舉他們了,就一群小屁孩而已,何德何能和人家大魔王黃巢比?這個可是能生啖人肉的存在,更是一度差點把世家滅門的罪魁禍首,農村人就是沒文化,這種人怎麼能拿來形容人呢?(๑><๑)
一般學生一周的生活費在十塊到二十塊中間,至於到底給多少,取決於自己家的生活狀況。
餘文樂記得他上初一的第一周,父親給了他四十塊錢,這對於他來說可是一筆巨款了,因為一學期的學費也才二百左右。
按道理這筆錢足夠他用兩周了,可惜並沒有夠他使用,因為他初一就遇到了影響他一生的人物——表哥小牛。
小牛比他大一屆,如今已經是初二學生了,在這個初三不是擺爛就是在衝刺的時候,初二學生就是學校的王了。
小牛這人咋說呢?嘴硬又能說,還會胡謅,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餘文樂覺得自己以後見人說人話,逢鬼說鬼言就是受了表哥的影響。
別看表哥小牛瘦瘦的,個子還沒餘文樂高,可他在學校屬於吃得開那一類了,什麼抽煙、喝酒、賭博,樣樣精通。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方言說:挨好人,出好人,挨著神婆會跳神。
跟著這麼一個五毒俱全的表哥,身邊又沒有大人看著,你說餘文樂能學到什麼?在初二以前,餘文樂的成績都是在班裏名列前茅的,可是到了初一下半學期,他的成績就一落千丈了。
身為從沒被老師打過的好學生,餘文樂第一次被班主任打了一巴掌,起因是他抽煙被別的老師看到了,然後跟他班主任反映了。
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大事,可此時的餘文樂哪還有心思學習呢?他每周的生活費都不夠他揮霍,導致他放學都沒回家的路費了,每次都要到學校外麵的黑商店去借。
借一塊,還一塊三,媽的!就是九出十三歸的高利貸也沒有這麼狠啊,黑商店什麼都賣,一張四兩的麵票可以換兩支蝴蝶泉香煙。
蝴蝶泉可是名噪一時的名煙了,一包兩塊五,抽著綿柔順口,又不貴,一度成為高初中學生追捧的神煙,隻是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倒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