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看隻用話語來引誘他行不通,然後拿出殺手鐧,給餘文樂抓了一把糖果,這個時候的糖果對於小孩子來說,那吸引力比錢還大,但餘文樂還是不說,並梗著脖子吼道。
“我沒拿!有本事你打死我。”
奶奶沒辦法,最後給了餘文樂五塊錢,然後告訴他,隻要他拿出小匣子,這件事就不告訴任何人。
餘文樂信以為真,而且五塊錢在當時可是筆巨款,因為當時一套小孩衣服才四五塊錢,不過餘文樂沒有要奶奶的錢,在他幼小的心裏,始終覺得奶奶能主動給自己的,一般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他最後還是從桃園中把小匣子挖了出來,交給了奶奶,奶奶也果然遵守承諾,這件事成了兩人心中永遠的秘密。
奶奶沒有說出這件事,一是不想把事情鬧大,二是因為她估計不想太逼迫餘文樂,因為餘文樂曾經幹過一件事。
有一次餘母打了餘文樂一頓,餘文樂越想越氣,打媽媽肯定是不對的,但是自己又消不了氣,咋辦呢?
他拿起一塊石頭往自己頭上砸,愚蠢的小孩子覺得媽媽打他,肯定是不喜歡他,既然不喜歡,他活著幹什麼?
從那以後家裏人對餘文樂是敬而遠之,能不惹他就不惹他,誰知道這狗崽子能幹出啥事來,餘文樂屬於那種小時候可渾了,長大了還收斂了點,能渾到啥程度呢?
好賴話不分,不能聽見別人說他,一有人說他,他就像炸毛的老鼠一樣,逮誰咬誰,有一次鄰居家的大伯給他打針,他還把人家罵了一頓,而且是連名帶姓的罵。
餘文樂有次調皮,餘母把他打了一頓,其實就是在屁股上打了幾下,餘文樂怒了,衝出家門拿起院子裏的鋤頭,衝進家裏就要把家裏唯一的電器——十四英寸的彩電錘了。
嚇得爺爺趕緊衝進來拉住他,餘文樂還有個絕招,一生氣就躺地上打滾,你越罵他滾的越起勁了。
大姐餘文素一看,咦?還有這種操作?然後她也開始學餘文樂,沒想到被餘父一腳踢飛兩三米,從那以後大姐再都不敢了,餘文樂也被老父親的神威嚇著了,他也不敢了。
餘文樂小時候怎麼形容呢?那真是村子裏一害,村裏長輩和他開個玩笑都不行,屬於人嫌狗憎類型了,村裏的狗在他旁邊路過,都得被他踢兩腳。
這裏盛傳一句順口溜:十七八歲惹人嫌,二十四五正當年,三十四五還當年,就是不如前幾年。
餘文樂覺得不對,他這屬於七八歲時惹狗嫌。
這就是餘家的人們,村裏人戲稱餘家人是“石頭瓦罐”組成的一家人,奶奶是獨女,爺爺是入贅的,父親餘樹林是領養的,大姑也是領養的,大叔餘邵林是重組家庭,隻有小叔餘護林算是根正苗紅的獨苗苗了。
雖然奶奶的能力是很強的,起碼她在世時,兄妹六人是很和睦的,雖然小一輩的人有些隔閡,但長輩之間關係還是不錯的,也沒有出現那種不贍養老人,虐待孩子的事情,奶奶雖然偏向於小叔一家,可她對父親餘樹林和大叔餘邵林也很親近,她不親近的是兩家的下一代而已。
可這種由女人執掌家業的情況,在這個偏遠的小山村,還是會被人所看不起的,其實這些看法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做到“家和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