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闊來回的在大營中踱步,他年紀不大,看樣子也不過二十四五歲的樣子,俊朗的麵貌上卻是皺著眉頭。
他現在正在揚州城外的軍營之中,他知道揚州城裏麵,昨天一定是發生了大事情,但是他不知道揚州城內,現在到底是什麼情況。
元闊的身上,懷有一份密令,還有一份密信。這密令也好,密信也好,都是令他十分難辦。
身為關隴八柱國之一,元家的子弟,他喜歡研究草藥,醉心醫學,又有元家在背後的支持,使得他年紀輕輕就得以進入太醫院。和另外兩個世家弟子一道,被世人稱為太醫院麒麟三傑,被太醫院寄以厚望。
這次,揚州的事情上傳到長安城之後,他便被派來了揚州,負責對揚州城這場瘟疫的最終判決,若是揚州城內真的是爆發了瘟疫,整座城到了沒有挽回的餘地的情況,那他就得拿出那宓令。
那道密令,正是朝廷給他的,若是他判定揚州已無可為之勢,瘟疫爆發,無法阻止,這密令就得由他,宣讀給淮南道的府兵將官劉維,這道密令的目的,就是阻止一切的活物離開揚州城,但凡是有人想逃離揚州,就地殺無赦。
而現在,包圍揚州城的軍隊,基本上已經是這樣做了,密令上麵還說了,若是揚州事危,大軍可直接進城清理瘟疫,也就是屠城。
然後再將這些屍體立刻掩埋,自從他知道了城裏出了活死屍這種事情之後,他就在猶豫要不要讓劉維領軍進城。
劉維混跡官場多年,混到能統領整個淮南道的府兵,在元闊給他宣讀宓令之前,他都大概猜出了朝廷給揚州城準備的的宓令,他自己也在掂量著這條密令的分量。
與元闊不同的說,他知道淮南道府軍不少家人都在城中,隻怕下令屠城,首先得防止兵變。但是昨天揚州城那樣鬧騰了一番之後,這條軍令基本是已經開始準備執行了。
除此之外,令元擴頭疼的事情還有那封密信,元家至親,宇文家的書信,讓自己不論如何,帶最近在江湖上聲名鵲起的宇文斷雲的傳人歐陽彧回京。
宇文一族,也是八柱國之一,他們很想打聽宇文斷雲的下落。
平心而論,元闊自己是十分的敬佩自己的這個世叔宇文斷雲的,神醫之名,讓他早就有拜宇文斷雲為師的念頭,加上兩個家族的通世之好,本來自己很有希望成為宇文斷雲的傳人的。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不知道為了什麼,宇文斷雲和家族發生的矛盾,他負氣離家出走,好些年都沒有了消息,直到最近他徒弟歐陽彧的出現。說實話,就是元闊自己,也很想知道宇文斷雲到底在哪裏。
元闊還在糾結現在到底要怎麼辦,突然一個傳令兵跑向了自己,大聲地報告說道:“元太醫,剛才前揚州太守郭供鴻率領醫者行會大行事上官野出城,前來麵見劉維大人,說是揚州城內,動亂平息,疫情已經是得以控製,請劉維大人撤去揚州之圍,恢複揚州城的自由進出。劉維大人請元太醫前去確認。”
“哦?”元闊有些吃驚,昨天還聽見城裏一陣陣的慘叫,還有刺耳的尖銳之聲,就好像蟲叫一般,讓人聽起來很不舒服,現在沒有過多長時間,就說都已經清理好了,揚州城安全了,元闊還是有些不相信的,不過不論他相信不相信,他還是走出了大營,向著揚州城外走去。
揚州城西門城下,劉維帶領著一群府兵和郭供鴻說著什麼,郭供鴻和上官野把段期的所作所為都推到了聚賢閣的身上,就說是聚賢閣為了擾亂朝廷在東部的經營布置,一心要在揚州生事,現在已近是誅殺了段期,消滅了所有的活死屍和蠱物。現在揚州城已經是恢複了正常,還請朝廷驗證。
“元太醫,你來了就好。”劉維遠遠地看見了元闊,連忙招呼他過來。
聽見劉維的打招呼,上官野也看向了元闊,待元闊走到近前,上官野也連忙行禮說道:“見過元太醫。”
雖然他是醫者行會的大行事,但是醫者行會畢竟隻是民間組織,沒有和太醫院抗衡的實力,而且就是你醫術再高超,沒有一個好的出生,你也不能進太醫院,太醫院是要給宮中的皇族治病的官署,想要進入這裏,一定是要有一個高貴的身份的,不然沒有資格麵見皇族,跟何況給他們治病,這也是上官野,張榮盛等人雖然醫術了得,卻沒有被挑選進入太醫院的原因了。
“想必閣下便是醫者行會的大行事上官野了吧,哎呀,在下元闊,見過上官前輩。”元闊對醫術高超之人還是十分的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