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瑜橫槍貼在前胸。
心法運轉,登時萬緣俱絕。
眼、耳、鼻、舌、身、意這使人執迷不悟的“六根六賊”,隨著心法而消散無蹤,隻餘下熱血沸騰的戰意。
在李瑾瑜的感覺中,柳生又壽郎的身形已經消散,隻有一把武士刀。
或者說,柳生又壽郎的精氣神,已經融入到武士刀之中,使得他隨手一招劈斬,便是殺氣凜然的凜冽刀芒。
宮本武藏厭惡花裏胡哨的變招,傳下的武道自然也是以簡單凝練為主。
柳生又壽郎結合柳生家族和宮本家族兩家之長,再加上類似於和田武夫的獨特心境,刀法自是精純至極。
他一生隻修行一招“劈斬”,卻把劈斬練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無論是正斬、斜斬、側斬,全都是爐火純青,刀氣亦可分川斷海,一刀劃過萬斤礁石,切麵平滑好似銅鏡。
武士刀輕飄飄的落下,看起來好似秋風中的枯枝敗葉,同時卻又靈活的好似飛掠的飛魚、深海的白鯊。
李瑾瑜的攻勢快如閃電,暴雨梨花般的槍芒片刻不停。
柳生又壽郎隻是輕輕揮刀,無論是槍芒還是掌力,無論是翻騰的海浪還是海岸邊的礁石,盡數被一刀斬斷。
鐵飛花一改先前的強攻,以精妙劍法防守,她得數家之長,劍招亦是玄妙莫測,絕不在枯梅大師之下。
劍鋒或直線、或弧線、或圓環,無不是精妙絕倫,美輪美奐。
劍身凝成青色的罩子,劍氣則是一個大雪團,又像是巨大的棉花球。
綿裏藏針!
棉花裏麵藏著鋼針,越是用力的抓棉花,受到的傷勢就越重,同樣的,越是用力進攻,反擊的力道越大。
想要暫避鋒芒,雪團又會如同高山滾巨石一般翻湧前行。
如此妙招,便是葉孤城見了,也會忍不住想要拔劍試試,柳生又壽郎對此卻毫不在意,隻是隨意一刀斜斬。
雪團好似成了水泡,伴隨著一聲澹澹的輕響,爆裂炸開,消散無蹤。
鐵飛花並不氣餒,連出妙招,可無論她的招式多麼精妙,無論她的變化多麼精絕,竟也成了“花裏胡哨”。
柳生又壽郎隨手一刀,或者隨意一擊劈斬,就能把妙招盡數破去。
不是破去一招,也不是十招,而是破去招式的同時,封住全部後招。
李瑾瑜雙目閃過幾分興奮,那是遇到強敵之後,熱血沸騰的興奮。
氤氳紫氣變為乾陽真氣,長纓之上好似燃燒起熊熊烈火,右手長槍幻化萬千槍影,左手斬出錐心刺骨的刀芒。
陰陽龍虎,水火交彙!
動作看起來並不算快,也沒有什麼精妙之處,卻無不符合天地元氣運轉的軌跡,一招一式均是天人合一。
三人從海島打到海麵,又從淩波踏浪變為深海白鯊,隨後躍水而出,再次飛回海島,進行新一輪的對拚。
李瑾瑜身子如遊魚,如鴻雁,如鯤化大鵬,如鵬程萬裏,如逍遙禦風。
以輕功而言,無上大宗師之下,李瑾瑜隻比楚留香稍遜一點點,其餘諸如陸小鳳、司空摘星,都在伯仲之間。
島嶼上有浮光掠影,海麵上有淩波微步,入海後有金鯉行波,飛衝時有鳳舞九天,閃避時有大挪移身法。
水麵上掀起一層層漣漪,戰鬥逐步進入白熱化,拚殺之聲不絕於耳。
李瑾瑜主攻,鐵飛花主守,柳生又壽郎武功雖高,刀法雖精,還有養精蓄銳的優勢,卻也占不到半點便宜。
原本想著強攻鐵飛花,怎奈鐵飛花那一劍太過驚豔,他不敢賭,鐵飛花能不能再次用出“驚天一劍”。
……
“呼!”
火賀半藏以火遁避開一擊,不過跑的晚了些,被燒掉半邊頭發。
這兩個女人雖然年輕,卻實在是太過難纏,一個放火,一個放毒,火與毒原本相克,兩人卻能交融為一體。
水汽充足的環境原本克火,虛夜月卻能借助海浪反光,營造出鏡花水月變幻莫測的陣勢,把不利變化為有利。
想擒不可能,想殺殺不了,想打打不過,想跑也沒什麼好機會。
火賀半藏七十多歲,功力方麵原本占據優勢,實則卻是極大地劣勢。
一來虛夜月何君琪出身高貴,自幼食補藥補,功力非常渾厚,二來她們修行的心法,回氣效果非常好。
尤其是虛夜月,她修行的心法是火屬性長生訣,打一天也還有剩餘。
即便是何君琪,在不死印法和鬥轉星移的加持下,再加上一身誰都不敢碰的百毒元罡,持久力也是極強。
火賀半藏則不然。
東瀛武道大多急功近利,見效越快越受歡迎,除非天資卓絕之輩,否則很少有人能夠修成渾厚真氣。
火賀半藏的真氣,隻不過是時間積累帶來的“量”,回氣效果極差。
初始幾招能夠占據一定優勢,鬥到三五十招,優勢便逐步消失,鬥到百招之後,功力方麵已然變得不如。
二女充分發揮李瑾瑜的謹慎,時刻運轉不死印法,逐步拉開功力差距。
鬥到一百五十招,火賀半藏想要決死一擊,肋下卻猛地一痛,緊跟著半邊身子變得酸麻,力量瞬間消散。
金蠶蠱!
虛夜月雙手一揮,兩條烈焰長鞭席卷而上,把火賀半藏團團包圍。
這個成名多年的東瀛忍者,最終死在了自己最擅長的武功上麵。
另一頭,厲勝男和厲盼歸聯手,把冷目姿座及其手下盡數擊殺。
戚繼光指揮大軍釋放數波箭雨,隨後指揮士卒登島,士卒手中拿著特製的狼先槍,擺布出了“鴛鴦陣”。
狼先槍形體重滯,械首尖銳,械端有數層多刃形附枝,呈節密枝堅狀。
附枝最長一尺八寸,最短八寸,槍杆長度約為丈二,頭與杆均為鐵製。
從形製上來說,有些類似於鳳翅鎦金镋,隻不過輕了許多,槍頭的附枝更多更密,專門用於卡住刀劍。
鴛鴦陣是戚繼光研究的陣法,十三個人為一組,把大軍化整為零,越是複雜的環境,越是與高手對決,越能發揮出陣法威力,非常克製倭寇。
也不僅僅是倭寇,還能以此對付雄踞山林的武林門派、綠林盜匪。
畢竟江湖武者,用的最多的武器還是刀劍,長兵器用的不多,狼先槍不僅有長度優勢,還能以附枝鎖住刀劍。
十三個人組成陣法,長槍大盾一齊出手,完全可以對付三流江湖武者。
戚繼光揮舞令旗,士卒如同潮水一般湧入,倭寇成片成片的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