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正殺蔣的機會來了,楊虎城為什麼又自動放棄了呢?“西安事變”中殺蔣,可以說是舉手之勞,他為什麼“該出手時不出手”呢?如果當時“止園”了,他還會有後來的磨難和殺身之禍嗎?
可惜曆史不會重來,隻能在反思中吸取經驗和教訓了。
圈敗:“文膽”也膽寒
圈子秘笈
◎陳布雷不是別人,他是蔣介石的首席秘書,長期掌管機密核心圈子——侍從室。他形同清朝中樞軍機處的首席軍機大臣,其權其勢,遠非任何人所能比。
◎眼看著親身參與建立的蔣家王朝圈子如此分崩離析,自己空有一腔報效“浩蕩皇恩”的夫子情懷,卻無力回天,因而“飽受刺激”,絕望之極。
◎陳布雷選擇了傳統文人愚蠢之極的行為——“屍諫”。他幻想用自己的生命來喚起蔣介石對內戰的反省,以盡快結束戰爭,恢複和平。
陳布雷真的是“心髒病逝世”的嗎?
1948年11月14日,《中央日報》刊登消息稱:“陳布雷氏昨心髒病逝世”,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人們在震驚之餘,也預感到了蔣家王朝圈子的黃昏景象。盡管蔣介石親書“當代完人”橫匾高度肯定、隆重悼念,但也難以消除眾叛親離的淒慘。
因為陳布雷不是別人,他是蔣介石的首席秘書,長期掌管核心機密圈子——侍從室。他形同清朝中樞軍機處的首席軍機大臣,其權其勢,遠非任何人所能比。
如此重要的角色,按照蔣介石用人唯圈子是舉的原則,不是出自黃埔軍校,就是來自浙江同鄉,除此之外,誰人還能染指呢?
陳布雷,乃浙江慈溪人。布雷大名,本與雷無關。而是兒時肥胖,臉如麵包狀,被戲稱為“麵包孩兒”。因麵包(Bread)英文讀音與中文“布雷”相近,因而得名。他雖然不是嫡係黃埔軍校畢業的“天子門生”,但資曆也不淺。22歲從浙江高等學校畢業後,曾加入了同盟會,一度從事新聞和教育工作,以文筆優美、老辣而聞名。
從1927年春在南昌被蔣介石看中,加入國民黨,成為蔣介石的高級幕僚時起,直到1949年死亡,在長達21年的時間裏,他一直是蔣介石最為信任的心腹。不隻蔣介石最為重要的文案,諸如《祭告總理文》、《西安半月記》等出自他的手筆,素有“文膽”美名,就是蔣介石最機密的小圈子——侍從室也一直交由他直接掌管,足見蔣介石對他的信任和敬重。
如此備受信任和重用的心腹人物,為何突然會“心髒病”發作呢?
正是需要奉獻忠心的非常時期,為何要“棄主”而靈魂歸西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