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2 / 2)

盛賓如這次到南京來,最使他感到興奮的就是今晚的宴請。他開場白說了兩句話:“今晚能夠見到在座的幾位中國一流名家,盛某榮幸得很。我想借這個機會拜諸位先生為師,學點東西。”說罷,躬身向每一位先生敬酒……

顧大獻一杯酒幹下去,開始誇盛賓如:“……人,爽氣,做事情有膽量,說話不囉嗦。”接著眼睛一掃眾人,朗聲說道,“盛先生這個人我第一次看見他,印象不是很好。那次他來南京,是蘇州唐樓老板唐先生陪他來的,叫我幫他看幾幅字畫……我一看,沒有一張真的。這次他又來了,又帶來幾件東西。結果王坤元看下來,沒有一張是真的。坤元說盛先生不服氣,要我看一眼。有什麼辦法?看就看吧。今天下午我抽個空子看了那幾件東西,全是假的。有什麼話講呢?想想好笑得很。不過現在一想,我覺著這位盛先生倒也執著,腦子裏頭一根筋,癡迷名家字畫,心甘情願把大把的錢往水裏邊扔,不管有水花還是沒水花,反正想扔他就扔了,也不見他後悔。——單憑這一點,你們說是不是蠻可愛的?”顧大獻頓了一下,轉臉看著盛賓如,接著說道:“盛先生買了那麼多假的字畫,血本花了不少哦。看來,你是真的癡迷字畫,不是假的。”說罷,“嗬嗬”笑起來。

盛賓如聽了,一笑說道:“我是不怕諸位先生笑話我的。我是看走眼……其實,也不能說看走眼……看走眼,指的是內行人偶爾把東西看走眼了。我,哪裏可以說是看走眼?我是睜眼瞎子,兩隻眼睛是擺樣子。我是真的不懂,是假的內行,不是真的。所以,我隻好拿白花花的銀子把自己眼睛擦擦亮,因此付點學費也是免不了的。還望諸位先生今天賜教,讓我學著點,今後少花點冤枉錢,不求別的,今後憑學問,憑眼力弄一兩件真的,我也就心滿意足了。”說罷,盛賓如拱手作揖請教。在座的幾位名家見他如此誠懇,自然願意隨便講幾句。

“看字畫看氣息。老的字畫,打開來一看,它的氣息是老的。別的東西似乎都可以摹仿,惟獨氣息不可摹仿。氣息,好比一個人的腳步聲。你可以把一個人的說話、動作摹仿得惟妙惟肖,但是一個人的腳步聲摹仿不出來。看字畫,好比你聽出那個人的腳步聲。如果一個做假的人,能把原作的腳步聲摹仿出來,他就是那個原作作者的鬼出現……”

“我一般是看筆意。這個意思跟趙先生說的‘氣息’二字似有接近之處。所謂‘筆意’,有些假的東西,筆意形似,而神似就說不上了。比如說張大千仿作的石濤畫,外表的樣子是石濤的,但是筆意是他張大千的,不是石濤的。”

“老字畫,曆代名家字畫,一打開來,開門!第一眼感覺相當要緊。第一眼感覺不對,就有問題。我們平時看字畫,有點像看人……第一眼,他這個人是裝出來的樣子,還是他本來就是這個樣子?……閱人無數,一望而知。”

“劉勰《文心雕龍·知音》裏頭,有一句話說得好,‘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舊氣。這個看字畫,要看舊氣。真的舊氣跟假的做舊,沒法比。這個東西有點說不大清爽,要多看,慢慢積累感覺、經驗……”

“孫先生剛才說的這個‘舊氣’是曆史的舊氣。這個曆史的舊氣,有它特別的氣息,是曆史到了這個年份上,自然而然呈現出來的氣息。假的,一看就感覺出來。有不少高仿的字畫也把那個曆史的舊氣做了出來。不過,用心看,那個舊氣的氣息還是不對。為什麼呢?還是沒有那個年份感——”

“這個年份感,好比一個人的年紀,你可以化裝,一貌眼,像真的一樣,但是經不住用心看,用力氣看!”

盛賓如聽了,連連點頭,但是心裏邊還是覺著有點不知所以然。

眼瞅著吳元厚一直沉默不語,王坤元手一抬,微笑說道:“吳先生,您是吳門大家,您說說看呢?”吳元厚看了他一眼,搖搖頭,微笑道:“還是請顧院長說比較好。”

顧大獻這時候酒已經吃到七成,放下酒杯,手一擺,說道:“字畫鑒定廢話少說,也就是一句話:要知道什麼是真的,就要知道什麼是假的;要知道什麼是假的,就要知道什麼是真的。”

吳元厚一聽,翹起大拇指,說:“顧大獻此話乃金針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