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根據技術分析方法選股(二)(3 / 3)

目前許多人對移動平均線的研判主要是根據葛蘭威八大法則:

(1)移動平均線的買入時機:

①平均線從下降逐漸走平,而股價從平均線的下方突破平均線時,是買進信號;

②股價雖跌入平均線之下,而平均線在上揚,不久股價又回到平均線上時為買進信號;

③股價線走在平均線之上,股價雖然下跌,但未跌破平均線,股價又上升時可以加碼買進;

④股價線低於平均線,突然暴跌,遠離平均線之時,極可能再趨向平均線,是為買進時機。

(2)移動平均線的賣出時機:

①平均線從上升逐漸走平,而股價從平均線的上方往下跌破平均線時,應是賣出信號;

②股價呈上升突破平均線,但又立刻回複到平均線之下,而且平均線仍在繼續下跌時,是賣出時機;

③股價線在平均線之下,股價上升但未達平均線又告回落,是賣出時機;

④股價線在上升中,且走在平均線之上,突然暴漲,遠離平均線,很可能再趨向平均線,為賣出時機。

分析平均線係統首先要看它運動的方向與角度,從而判斷目前股價運動的大趨勢及這個趨勢的強弱程度。從方向上看,當股價>5日線>10日線>20日線>30日線>60日線排列,一般為多頭市場;當股價

300時,行情進入高價區,股價很難長期維持下去,應獲利了結;BR值在70~150間波動時,盤整行情,可觀望,伺機進場。

以上我們所說的可以買進、可以進場,都是單純地就某一指標進行分析的,與實際情況往往有很大的差距,對此我們不要絕對單純地套公式,而應該將多種技術指標綜合運用,全麵評價。隻有當多種技術指標都顯示出強勢特征時,才可以介入,否則就有可能被假圖、假線、假指標騙了。

一般來說,運用技術指標選股,首先是通過K線圖看其形態。絕大多數的黑馬股在啟動之前都有一段較長的吸籌期,時間為1~4個月,甚至更長。表現在K線形態上,就是較長時間的橫盤。有人研究,低位的橫盤應在20度線附近,最好在20度線之下的一格左右徘徊。據統計,近年來的十幾隻飆升2~5倍的黑馬股中,有70%是在20度線之下的一格左右橫盤多日的。這表明做空的力量已經消耗殆盡,股價已經在超賣區基本站穩。另外,從K線形態上,如果陽線量大,陰線量小,陽多陰少,尤其是陽線的成交量數倍於陰線成交量時,提示該股買入意願強烈而賣壓極輕,即將上漲。這種股票可以選擇。如果是在底部橫盤、不受大盤漲跌影響的股票,隨時吸納都安全,特別是K線的最後一根陰線或開始啟動向上突破時是最佳的低吸機會且獲利空間很大。

其次是看量能。絕大多數的黑馬股在底部橫盤時期的成交量均會大幅萎縮,在成交量指標上會形成均量線長期拉平的情形,猶如用細線穿起了一串珍珠。中線“黑馬”由於多數籌碼被主力鎖定,導致盤中籌碼稀少,僅需較小的成交量就能將股價推高,並且越推高成交越小。我們可以看到均價線不斷上行而均量線不斷下行的特別現象。而在主力基本完成吸籌洗盤之後,主力的控盤程度已經達到拉升的臨界狀態,此時主力往往會停止行動,測試盤中賣壓大小。這種情況一般會形成較高位置的底量成交。這一般都是中線潛在“黑馬”的表現,可以在高位底量的尾市介入,捕捉次日展開的拉升行情。

再次是結合其他技術指標。比如出現K線圖長期空頭排列,股價連下了幾個台階,跌破所有均線仍未止跌,日成交量呈現逐步萎縮狀,K值呈負值,J值在負值10~20處多日鈍化,乖離率在1~10以上鈍化,強弱指標在10以下鈍化的情況,往往意味著一隻“黑馬”的產生。投資者介入後獲利不僅可靠,還十分可觀。

根據技術分析圖表與技術指標幫助我們選擇股票,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我們也不能過於誇大這種方法的作用。技術分析方法畢竟有其天生的弱點與不足,關鍵還是要看上市公司的質地。因此,我們不僅要綜合運用多種技術分析指標,而且還要研究上市公司的行業背景、盈利能力、經營效益等。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先通過研究上市公司的狀況,而後再來分析其技術麵,如果技術麵也支持該股的強勢特征,那麼我們便可以立即介入,大膽選擇。從這個角度上看,技術分析更適合確定買賣的時機。當然,我們也可以運用技術分析方法觀察股票的走勢,當預測到股票即將走強時,我們又回過頭來研究該股票的基本麵,也即上市公司的基本情況。如果上市公司的基本麵支持股票走強,此時我們也可以考慮買進。從這個角度上看,技術分析也可以作為我們篩選股票的方法。總之,我們最好是將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以此尋找到基本麵和技術麵都顯示強勢股特征的黑馬股票。這才是最靠得住、也最為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