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治療期間忌食辛辣之物,辨證施治,隨證加減用藥。
【療效】經臨床驗證,治療32例,痊愈24例,好轉8例。(處方來源:山東文成縣林躍進)
泌尿係結石
泌尿係結石包括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和尿道結石。其共同的臨床表現為血尿、陣發性絞痛及脹痛。本病屬於中醫學的“砂淋”“石淋”“血淋”的範圍。治療以利尿通淋為則。
方一
【方名與主治】金龍排石湯,主治泌尿係結石,腎絞痛。
【組成與用法】雞內金、滑石、懷牛膝、廣地龍、茯苓、澤瀉、甘草梢各10克,金錢草、白芍各30克,火硝(衝),硼砂(衝),芒硝(衝)各4克。上方加水煎2次,將2次煎汁混合待用。腎絞痛發作時一般每日1劑,分2~4次服,疼痛較甚者,每日連服2劑,分4~8次服,嘔吐較甚者,頻頻少服。
【辨證加減】痛向側腹及腹股溝者加川楝子10~24克,鬱金10~18克;惡心嘔吐者加薑半夏、生薑、竹茹各10克;發熱或尿內有膿細胞者加金銀花、蒲公英各30克;大便燥實者加大黃、枳實、厚樸各10克,芒硝增至10克;痛甚白芍增至50克。
【方解】腎絞痛的發生是由於結石向輸尿管移動,引起輸尿管的痙攣或梗阻所致。故解除輸尿管的痙攣和梗阻是治療腎絞痛的關鍵所在。本方中重用白芍以解痙止痛,舒張輸尿管平滑肌;用廣地龍以擴張輸尿管、尿道,從而可使輸尿管,尿道平滑肌鬆弛,以利於結石的排出;茯苓、澤瀉、車前子、滑石等以滲濕、清熱利尿,以達到通力排石之目的;懷牛膝可導引結石下行;火硝、硼砂、芒硝、雞內金、金錢草具有消石排石的作用;若兼腹滿、便燥則加大黃、枳實以導滯祛滿,以增強治療腎絞痛的效力;腎絞痛多放射同側少腹、外陰、側腹,皆處屬厥陰肝經的循經部位,故加川楝子、鬱金以疏肝理氣,對於治療腎絞痛也起到了很好的協同作用。全方止痛及排石力專,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注意事項】本方無明顯不良反應,治療期間宜多飲水。
【療效】經臨床驗證,治療62例,痊愈48例,好轉12例,無效2例。(處方來源:浙江陳湧柱)
方二
【方名與主治】溫陽補腎排石湯,主治尿路結石,亦稱石淋、砂淋。
【組成與用法】附子、桂枝各5~10克,肉桂1.5~6克,淫羊藿、補骨脂、牛膝、海金沙、車前子各15克,金錢草30~120克,滑石30克,甘草5克。上藥加水煎成湯劑,待用。每日1劑,分2次口服,直至石排症消為止。
【辨證加減】伴氣虛者加黃芪15克;血瘀加丹參15克,桃仁10克;濕熱加蒲公英30~60克;合並腎積水加豬苓、澤瀉各15克;血尿重加三七末3克(衝),白茅根30克;結石較大者加炮穿山甲(代)、莪術、皂角刺、雞內金各10克。
【方解】尿路結石包括腎、輸尿管、膀胱及尿道結石,本病屬中醫學“石淋”“砂淋”“血淋”之範疇,大多由於過食肥甘酒熱,以致濕熱積於下焦,複於尿中沉濁物互結,久而成石。石淋日久,以致脾、腎俱虛,脾虛運化無力,腎虛腰背疼痛,腳軟乏力。本方以溫陽補腎為主,輔佐清利排石。方中附子、桂枝、肉桂、補骨脂、淫羊藿等均為溫陽補腎之品,配合金錢草、海金沙、滑石等清利排石。研究證明,溫腎藥物可提高腎髒生理生化功能,能清除結石成因;溫運腎陽可克服陰寒凝滯,提高腎內壓力,增加腎盂及輸尿管蠕動,從而推動結石使之移動下行。全方合用,具有壯元陽以消陰霾,逐流垢以清水源之功效。
【注意事項】服藥期間多飲開水,並作適當全身活動。
【典型病例】左某,女,37歲。反複發作腰腹疼痛年餘,曾在他院行B超檢查示:雙側腎髒多發性結石,最大者約0.9厘米×0.7厘米,予以溫陽補腎排石湯,水煎服,每日1劑。經上方變通服用30餘劑,先後排出大小結石10餘塊,最大約0.9厘米×0.8厘米。隨訪2年,未見複發。(處方來源:河南省唐河縣醫院王學平等)
方三
【方名與主治】溶石湯,主治泌尿係結石,亦稱“石淋”“砂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