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2 / 3)

馮清明沒有去找別的能生兒育女的女人,而是認準了她。“我們可以領養一個孩子,”馮清明說,“不要你操半點心。收養所裏孩子多的是。”“你到時候又會後悔。”養母指出來說,“哪個男人都想要自己的親生骨肉。”

“我無所謂的。”馮清明表白說,“我知道你不能生養孩子,但是我還愛你。我已經想好了,我們可以領養一個男孩。”

“你現在說得好,”江笑月笑笑,“到時候你又會變卦。你們男人都是這樣。”

“我在朝鮮戰場上時,就把自己的生死置於腦後了,”馮清明說,“能活到今天,我已經覺得夠幸運的了。在朝鮮戰場上時,我的很多戰友就倒在我身旁,不是一顆子彈打開了腦殼,就是一顆炮彈把一邊身體炸得沒影了。我能活到今天,什麼都不後悔。”

馮清明是個頂天立地的癡情郎,他堅定不移地愛著江笑月,為此——這位在朝鮮戰場上的戰鬥英雄,毅然拋下了自己光明的前程。江笑月的曆史不是很光榮,這在那個年代當然會影響馮清明的前途。馮清明轉業的軍銜是上尉連長,他到H機械廠報到,給他安排的位置是設備股副股長,從此就一直在那個位置上,直到“文化大革命”的旋渦把這個家庭卷進去。馮建軍雖然不是他倆愛情產生的結晶,但卻是他們兩人愛情碰撞出來的火花。

馮建軍不是馮清明從育嬰堂或收養所之類的地方領來的,而是馮清明在部隊裏時很敬重的營長的兒子。馮建軍的生父是個腦袋裏嵌了塊美帝國主義的彈片的殘廢軍人,這塊彈片自然是在朝鮮戰場上留下來的。馮建軍的生母是長沙紡織廠的女工,矮矮胖胖,長得不漂亮,但單純得可愛。那年,長沙市政府大力提倡未婚姑娘去愛這批從朝鮮戰場上凱旋歸來的殘廢軍人,馮建軍的生母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把自己的愛心奉獻給了馮建軍的生父——這位大腦嚴重損傷的殘廢軍人。這位腦袋損傷了的軍人,在朝鮮戰場上時是位營長,曾率領著自己的一個營,好幾次堅守在山頭上與美國兵交戰,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狙擊任務,因而一次

又一次立功。但這位軍人還沒來得及享受自己的榮譽,就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這個世界便是精神分裂者的世界!那塊美帝國主義的彈片使他永遠停留在朝鮮戰場上了。他除了每天在狹窄的房間裏踱來踱去地思考作戰計劃外,就是忽然聲色俱厲地衝腦海裏出現的美國兵和全營戰士大聲命令道:“一連跟我狠狠打!二連,準備衝鋒……”

馮建軍就是於1958年生於這樣的一個家庭。從睜開眼睛起,他聽到的就是這樣的聲音:“打打打!打死美國佬!機槍掃射,美國佬快上來了,打啊!噠噠噠噠噠噠噠噠,打得好!噠噠噠噠……”就這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