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郭芙和郭破虜等人瞪大眼睛,眼睜睜地望著前方,隻見郭靖夫婦率領著重騎兵陷入了蒙古輕騎的糾纏之中。他們左衝右突,試圖突破重圍,但蒙古輕騎如潮水般湧來,讓他們舉步維艱。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這場戰鬥的慘烈與危急,這無疑是一場生死決戰。
郭破虜低沉而堅定的聲音響起:“姐夫,你們快走吧!”他的話語如同重錘一般敲打著眾人的心靈。然而,話音未落,郭破虜已手握屠龍刀,身形如電,迅速收攏起外圍部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決絕與果敢,沒有絲毫猶豫,義無反顧地衝向郭靖夫婦所在之處,決心用自己的力量援助他們。
楊過心中一緊,他深知郭破虜此舉意味著什麼。他想要阻止,但時間緊迫,容不得他有過多思考。他緊緊握著手中的一柄烏金長劍,目光緊隨郭破虜的身影,準備隨時接應。
郭芙的眼中閃爍著淚光,她明白弟弟的選擇,但內心充滿了擔憂與不舍。她咬咬牙,決定跟隨郭破虜一同前往,為父母爭取一線生機。
戰場上,喊殺聲、馬蹄聲響徹雲霄。郭靖夫婦奮力廝殺,與蒙古輕騎展開殊死搏鬥。他們的身上沾滿鮮血,但依然毫不退縮。郭破虜帶領著部隊如旋風般殺入戰團,屠龍刀在他手中揮舞,寒光四射,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下。
楊過和郭芙也毫不示弱,他們劍法大開大合,一劍破甲十餘人。一時間,刀劍相交,火花四濺,喊殺聲此起彼伏,血腥彌漫整個戰場,鮮血染紅腳下的土地,哀嚎聲怒罵聲已經聽得麻木。這場生死決戰愈發激烈,每個人都拚盡全力,為了自己的信念而戰。他們知道,隻有團結一心,才有可能在這場惡戰中求得一線生機。
五萬降龍軍即將衝破十萬蒙古大軍戰線時,蒙古鐵騎不可思議的在騎兵的對戰中即將敗陣,刹那間,南宋降將劉整,如今是蒙古水師將軍,統領萬戶水軍,而水師戰船在漢江上緩緩駛來,一陣炮火齊發,降龍軍瞬間死傷慘重,郭靖,楊過等人心如死灰,終究是蒙古人快了一步,破敵已然無望。
眾人隻能繼續執行撤退計劃,郭靖拚盡全身真氣,一路如入無人之境,蒙古士兵和蒙古漢軍猶如狂風中的落葉一般,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卷入空中,紛紛向後倒飛出去。蒙古軍隊頓時陷入一片恐慌之中,每個人都膽戰心驚,
在另一側的明教教主禦天施展出乾坤大挪移的絕世神功,他運用陰陽交彙的內力,使得槍盾兵相互牽製。一時間,不少槍兵刺中了盾兵的大腿,盾兵則揮起盾牌猛拍槍兵的頭部,雙方人馬亂作一團,已經完全失去了章法。而楊過在明教與江湖好手的掩護下已經殺值江畔。
來到江邊後,他們遭遇了嚴陣以待、死守渡口的劉整大軍。然而,這些正義之士並沒有被敵人強大的陣勢所嚇倒,反而如潮水般洶湧向前,悍不畏死地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奪船大戰!
元軍戰船上,炮火打完後,重型弓弩和床弩早已張弓搭箭,隻待一聲令下便可將這些江湖義士射成刺蝟。千鈞一發之際,局勢卻發生了驚人的變化:誰能料到明教洪水旗教教眾的水性竟是如此出神入化,令人瞠目結舌!他們竟然能在波濤洶湧、水流湍急的江水中發動突襲!
隻見江麵水花四濺,一條條飛天索猶如蛟龍出海般騰空而起,迅速勾住船舷,緊接著一個個矯健敏捷的明教弟子從水中飛身躍上大船,恍若天降神兵。這群英勇無畏的義士們舍生忘死,奮勇殺敵,短短片刻間便成功奪取了一艘戰船,以寡敵眾,擊退了數倍於己的敵軍。
與此同時,在河岸的另一側,明教的洪水旗教徒們正爭分奪秒地緊急搭建起一座堅固無比的鐵索浮橋,以便接應那些正在撤退的江湖義士。由於這支奇兵的突然介入,原本嚴整有序的元軍水軍瞬間陷入混亂,軍心渙散,陣法大亂。
江湖俠士與明教教眾緊緊把握住時機,毫不畏懼地再次攜手合作,勇猛地衝向河岸。這支原本有兩百人組成的隊伍,曆經了一場驚心動魄、殘酷至極的激戰之後,傷亡過半,但他們最終還是成功抵達了江邊。
在不遠之處,可以清晰地看見蒙古軍的水寨,四座龐大無比的戰船正滿載著上千名威猛雄壯的蒙古士兵,如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般,徑直朝那座連接兩岸的鐵索浮橋急速駛來。蒙古軍隊最後一支強大的水軍此刻傾巢而出,這無疑預示著這場生死攸關的戰役已步入到最為緊張刺激且至關重要的決勝時刻!
猩紅刺目的鮮血將整個漢江染得通紅一片,兩根粗壯黝黑的鐵索如同橫亙於江麵之上的巨龍,攔住了欲渡江而去的江湖人士們前進的道路。而此時此刻,蒙古水寨中的敵軍早已嚴陣以待,無數鋒利致命的弓箭和威力驚人的大弩皆已蓄勢待發,隻等這些江湖人士自投羅網。
麵對如此險峻艱難的局勢,眾人不禁又一次陷入了困境之中。他們心知肚明,此次想要突破重圍恐怕隻有十分之二、三的幾率能夠成功逃生。然而就在這時,一陣驚天動地的巨響驟然響起,一艘裝滿火藥的巨船猶如一顆燃燒著怒火的流星般狠狠地撞擊進了蒙古大軍的水寨之中!刹那間,火光衝天,濃煙滾滾,一麵繡著“張”字的大旗迎風飄揚而起。緊接著,一隊士氣高昂、勇猛善戰的宋軍如猛虎下山般對水寨發起了猛烈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