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地產生涯(2 / 3)

最難的時候,雅涵甚至都願意以275萬元的價格把房子賤賣出去,她實在是有些熬不住了,月月都如同煉獄一般。到了5月末,房子終於脫手了,70多個客戶反複不斷地跟進,一遍又一遍,終於還是讓我搞定一個。激烈地討價還價後,成交價終於定在了315萬元。客戶是個美籍華人,做醫院整體醫療設備的,一張招行的金葵花卡上就有一千多萬元現金,一次性轉賬付清,我終於見識了真正的有錢人。去房管局辦完過戶手續後,客戶狡黠地扭過頭來笑著對我說:“你們怎麼會想到賣房呢?如果堅持到年底,你們這套房起碼也值400萬啊!”言談間一副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得意之情溢於言表。其實,對天津地產行情洞若觀火的我又豈能不知?可除了苦笑我能說什麼?我們那時連一個月都挨不過去了啊。房子賣完後,雅涵握著我的手激動地說:“笑非,你可真是我的大救星啊。”是啊,少賺了近100萬元雅涵還得對我感激涕零,偉大的美路事業是多麼的造化弄人啊!

315萬元中的大多數源源不斷地從賬戶上流出去了,先償清主要銀行貸款,所餘外債連本帶利一次性還清。所有債主我和雅涵一家家登門拜訪,特別是那些還在做美路的旁部門領導人,拿到錢的時候他們感動得都快哭了,幾年之中他們熬得也差不多油盡燈枯了。

到最後賬上還剩下140多萬元,這其中既包含了雅涵母親那套房子轉按揭未清貸的43萬元,還有雅涵的哥哥賣房墊付的60萬元。除完所有開銷,通過賣房我們總共淨賺了40萬元。這真是莫大的諷刺,從1999年9月雅涵開始美路到2007年5月賣完房,近8年間不辭辛勞,雅涵總共通過美路賺了約40萬元(10萬元美容院賠進去的投資和30萬元的汽車都是雅涵用美路錢支付的),而房子竟在三年間就增值了40萬元,看來做美路還是不如炒房子來得輕鬆。對這最後的資金如何處理,我們開始了激烈的討論。我堅持先還清轉按揭的43萬元貸款,60萬元拿去買一套房子還她哥,餘下的40萬元買一套自己喜歡的房子或是幹脆買寫字樓或商鋪出租,雅涵不同意。她哥賣房應急時那套房子價值60萬元,到了2007年5月那套房子已經升值到100萬元了,她堅持要還她哥100萬元,這事兒成了雅涵後來最大的心頭之患。

我和雅涵又開始了四處看房的生活,美路之餘,隻要我們一有時間就開著車滿世界轉悠。天津市區、周邊以及塘沽開發區所有的高端樓盤被我們像篩子一樣過了個遍,每日裏聽著置業顧問們一套套的說辭,觀察著他們的一言一行,耳濡目染,慢慢地售樓的一切都爛熟於心了。看房看到最後我甚至還給案場的置業顧問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銷售課,這為我現在的女朋友圈圈媽可以進入開發商售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沒有那時近一年的沉澱,我今天也不可能考慮去地產界混飯吃。

雅涵又看中了東麗湖的一處島嶼聯排別墅,她對別墅總是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懷。從小我就喜歡收藏各種物件兒:彈殼、煙標、糖紙、郵票、好看的電影和電視劇……可我從來沒見過像雅涵這樣如此喜歡收藏別墅的人。因為沒錢裝修,她從來就沒有真正住過別墅,可曾經擁有的感覺就是能讓她莫名的幸福。她曾經對我說,如果住不上別墅那做美路還有什麼意思?類似的話在參加完鑽石倫敦遊後她也曾對我提及。在2005年倫敦旅遊期間,她會把2萬元錢一次性全部花在購物上,僅一雙鞋就要3 000元,貴得令我咋舌,全然不顧國內還欠著的巨額外債和銀行貸款。在死忠的美路人看來,將來是不需要擔心的,直銷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財富第五波正日漸席卷13億人口的中國,市場會永遠欣欣向榮,而公司會照顧我們五代人。隻要可以貸款,美路人連地球都敢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