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圖書館
在亞曆山大之前,希臘的商人、藝術家、官員和外國雇傭兵等就已經遍布在波斯國的大部分國土上。在薛西斯死後的王朝爭端中,色諾芬領導下的一支1萬人的希臘雇傭兵,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色諾芬撰寫的《一萬名士兵的撤退》一書中,詳細地描述了他們從巴比倫返回希臘的亞洲部分的經曆。這是第一部由在位的將軍寫成的戰爭小說。但是,亞曆山大的征服經曆以及他的將帥將其短暫帝國瓜分的過程,使希臘人走向古代世界,並不斷把他們的語言、風俗、文明傳向各地。希臘文化不斷傳播,遠播至中亞和印度西北部,對於印度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幾個世紀以來,雅典一直保持著她作為藝術和文化中心的地位,她的學院一直延續到公元529年,也就是說持續了差不多1000年。但這時,世界智力活動的中心卻已經越過地中海,轉移到亞曆山大修建的新興商業城市亞曆山大城。在這裏,馬其頓將軍托勒密成為法老,建立朝廷,朝中使用希臘語。在即位前,他與亞曆山大私交甚篤,受亞裏士多德的思想影響極深。他精力充沛、才能卓越,傳播知識、組織研究。他還曾寫過一部關於亞曆山大的遠征史,可惜已經失傳。
亞曆山大曾為亞裏士多德的學術研究提供過巨額的經費資助,但對科學研究做出不朽貢獻的第一人還是托勒密一世。他在亞曆山大城建立了亞曆山大博物館,原本是呈獻給女神繆斯,但卻奠定了科學研究的根基。在兩三代人的時間裏,亞曆山大城取得了許多意義重大的科學成果。這裏曾湧現出許多傑出的人物:歐幾裏德、測量出地球直徑與實際相差不到50英裏(80公裏)的埃臘托斯特納,寫下了圓錐曲線專著的阿波羅紐斯,第一個繪製星象圖和星象表的希珀卡斯,還有設計出最早的蒸汽機的希羅等等,這些人無一不是開辟科學道路途中的耀眼明星。阿基米得也曾從敘拉古來到亞曆山大城深造,回去之後還和博物館一直保持著聯係。而海洛菲拉斯則是希臘最偉大的解剖學家,相傳他還曾做過活體解剖實驗。
在托勒密一世到托勒密二世統治期間的數十年間,亞曆山大城出現了一個知識和發明光芒四射的繁榮時期,這樣的盛況在公元16世紀前再也沒有出現過,隻可惜,這種繁榮並沒有持續多久。衰落的原因很多,據已故的馬哈菲教授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是博物館是皇家學院,教授與學生均由埃及法老任命和發薪水。在托勒密一世統治時,因為他是亞裏士多德的學生和朋友,所以一切都進展得很順利。但是托勒密以後的王朝,各代國王逐漸埃及化,受埃及的祭司和宗教勢力影響和控製得也越來越深。他們日趨嚴格的控製窒息了探索精神,原來的研究工作無法進行下去。博物館在活動了一個世紀後,便幾乎沒有什麼作為了。
托勒密一世不僅追求用最現代化的精神來指導對新知識的探索,而且還建立了百科全書式的知識倉庫——亞曆山大圖書館。它不僅僅是一座書庫,而且是圖書複製和交易的機構。大批圖書抄寫員們在這裏從事圖書複製工作,並接連不斷地製作了數量極為龐大的圖書抄本。
直到這時,我們今天所謂的知識傳播過程才明確開始了,人類才擁有了經過係統搜集和分類的知識。亞曆山大博物館和亞曆山大圖書館的設立,標誌著人類曆史進入了一個新紀元,這是人類近代曆史真正的開端。
在嚴重的阻礙下,知識的探求和傳播工作進行得十分緩慢。在這些阻礙中,最大當屬橫亙在哲學家,即紳士與商人、工匠之間的巨大的社會鴻溝。當時,玻璃工和金屬工很多,但是他們與思想家們沒有任何精神層麵的接觸。玻璃匠能製作出極為精美的五彩珠璣和瓶瓶罐罐,但他們從來不會想到去製作有刻度的長頸瓶或透鏡。他們似乎從未對清晰透明的玻璃產生過興趣。金屬匠知道的隻是如何製造武器和寶石裝飾品,卻不曾製造過化學上使用的天平。哲學家雖然深入思考和研究過事物的原子及事物的本質,但對於釉料、顏料、靈丹妙藥等的實際製作過程卻一竅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