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附錄:胃腸病疑難綜合問答(2)(1 / 3)

七、冬季,人們為何易患潰瘍病?該如何預防?

消化性潰瘍又稱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總稱,二者可以同時發病,也可以單獨發病,是人們消化係統常見的疾病之一,隨著寒冷冬季的到來,潰瘍複發或合並消化道出血者明顯增多,須引起高度警惕!冬季,由於寒冷的刺激,人體的植物神經功能發生紊亂,胃腸蠕動的正常規律被擾亂,人體新陳代謝逐漸增強,耗熱量增多,胃液及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多,必然會加重胃腸功能負擔,影響已有潰瘍的修複。深秋及冬天外出,氣溫較低,且難免吞入一些冷空氣,可以引起胃腸粘膜血管收縮,致使胃腸粘膜缺血缺氧,營養供應減少,破壞了胃腸粘膜的防禦屏障,對潰瘍的修複不利,還可導致新潰瘍的出現。在寒冷的季節,許多人喜歡熱食,如吃火鍋、喝熱粥等,特別是有人還以燒酒禦寒,則更是火上澆油,增加了對胃腸粘膜的刺激,可促使不潰瘍擴大加深,使病情加重。如潰瘍損傷血管,就會引起消化道出血。因此,潰瘍病人在寒冷的冬天,要特別注意自我保養,增加自我保健意識。由於該病是一種容易複發的病,因此專家主張對潰瘍病進行維持治療,尤其是既往有過多次複發者,應作為維持治療的重點對象,可在醫生指導下,每晚睡覺前服雷尼替丁150mg,寒冷季節更應堅持。同時要注意日常生活中保養,保持情緒穩定,避免負性情緒;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改善胃腸血液供應;注意防寒保暖和醉酒,同時要避免服用對胃腸粘膜刺激性大的食物和藥物。

八、胃炎患者生活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1.飲食:大多數胃炎是由於長期飲食不當而誘發的。那麼,飲食應該注意什麼呢?首先,飲食要避免辛辣、濃烈、粗糙及過熱的食物。胃炎患者應戒煙酒,不喝濃咖啡及濃茶,以減少對胃粘膜的刺激。其次,飲食要有規律,飲食結構要合理,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要避免暴飲暴食。俗話說少吃多滋味,過飽壞腸胃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平時飲食要適度,定時定量,細嚼慢咽,多吃新鮮蔬菜及水果,盡可能少吃或不吃煙熏、醃製食物,少吃過鹹食物。慢性胃炎患者每天早晨最好能飲溫牛奶一杯。關於飲食結構,早飯宜好(即質量高一點),午飯宜飽,晚飯宜少,這正好符合胃的生理周期,可防止對胃粘膜的損害。對有上腹部不適、腹脹明顯、進食後上腹部有飽脹感且伴噯氣的患者,要避免食用高澱粉類的食物,如土豆、藕、芋頭、紅薯等。胃酸分泌不足的患者大多有食欲不振,且長期消化、吸收不良而致消瘦。這類患者要多食富含營養的食物,如瘦肉、魚類、奶類、豆製品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飲食,偶爾也可加入少量食醋在食物中調味,以幫助消化,促進食欲。

2.休息:胃炎患者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能吃完飯就工作或休息,要適當活動約半小時。也不能長時間工作,更要避免加夜班,因為加夜班可誘發胃炎或加重胃炎的病變程度。

3.其他:要有良好的心態,樂觀向上的思想情緒,避免情緒的大起大落和長期的精神抑鬱。

九、如何對付難治的慢性胃炎?

王女士今年50多了,10多年前因為工作勞累、吃飯不準時,開始是胃脹、胃痛,每次隨便買點藥吃,不痛不脹了也就沒太在意。最近兩年來,她感覺胃脹胃痛比以前頻繁多了,而且買藥吃了也不管用,在秋冬季節特別嚴重。她前往醫院檢查,診斷為“慢性淺表萎縮性胃炎”。她聽說慢性胃炎不好治,因此有了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