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清熱瀉火,涼血消斑。適用於多形紅斑,斑呈鮮紅色,皮膚及皮損自覺灼熱,大便幹燥,小便色黃等。
[服法]每日早、晚各服1次,連續服用一段時間即可見效。
5.五品粥:
[原料]薏苡仁、赤小豆各50g,高粱米40g,白扁豆、大芸豆各30g。
[製法]先將5味藥用水漂一下,放入清水中浸泡,待發後,放在普通鍋或壓力鍋內,加清水適量,煮爛成粥即可。
[功效]健脾除濕,潤膚化斑。適用於多形紅斑,斑色較淡,水皰多見,伴口淡無味,食欲不振,大便溏軟等。
[服法]每日早、晚各服1小碗,食時加白糖或鹹菜,適口而定。
6.鍋巴健脾粉:
[原料]燜飯的鍋巴150g,蓮子肉100g,砂仁10g,山藥120g,白糖適量。
[製法]將鍋巴焙幹炒黃,蓮子肉蒸熟晾幹,砂仁、山藥蒸熟焙幹,以上幹燥之品,共研極細末即可。
[功效]健脾除濕,潤膚化斑。適用於多形紅斑,斑色較淡,水皰較多見,且有滲液及痂皮,伴口淡無味,食欲不振,身倦神疲等症。
[服法]3匙/d,用沸水衝調均勻,以白糖調味,早、晚服食。
7.豬腎粳米粥:
[原料]豬腎2隻,粳米150g,山藥100g,薏苡仁50g,精鹽少許。
[製法]先將豬腎縱向切開,除去筋膜、臊腺,放冷水中浸泡,每15分鍾換水1次,連換3~4次,而後用熱水焯一下,去血水和臊味,切成小丁,備用。山藥去皮,洗幹淨,亦切成小丁,再將粳米、薏苡仁淘洗幹淨,4味同放鍋內,加清水適量,以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煮,加入少許調料即可。
[功效]補腎健脾,消斑。適用於脾腎兩虛,精血不能上榮引起的多形紅斑病。
[服法]1劑/d,分2次食用,15日為1療程。
8.厚樸煨肘湯:
[原料]豬肘700g,厚樸15g,香附、枳殼各10g,川芎6g,紹酒、精鹽、味精、醬油、白糖各適量。
[製法]將厚樸、香附、枳殼、川芎壓碎,用紗布包好,把豬肘刮去毛、粗皮,砍碎,洗幹淨,一同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去掉浮沫,再用文火煮至八成熟,加入紹酒,精鹽、味精、醬油、白糖,待汁濃肘軟,去除藥包,裝盤即可。
[功效]疏肝解鬱。適用於胸脅脹滿,月經不調等,亦可用於多形紅斑、結節性紅斑、女人黃褐斑等病。
[服法]每服適量,早、晚佐餐服食,空腹服用為佳。
第十三節銀屑病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常見並易複發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在自然人群中發病率為0.1%~3%。是皮膚科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屬世界性難治症之一。主要表現為紅斑、丘疹或在斑片上覆蓋有多層銀白色鱗屑,抓去鱗屑可見點狀出血,病程長,病情變化多,時輕時重,具有複發傾向。
本病中醫歸屬於“白疕”範疇。中醫認為本病多由營血虧損,生風化燥,肌膚失養而成。
【中藥治療】
1.辨證論治:
(1)風寒證:
[主症]皮損紅斑不鮮,鱗屑色白較厚,抓之易脫,皮損冬季加重或複發,夏季減輕或消失,伴畏寒,關節酸痛,輕度瘙癢。苔薄白,脈濡緩。
[治法]祛風散寒,活血化瘀。
[處方]桂枝湯加減:蒼耳子20g,桂枝、白芍、防風、白鮮皮各10g,當歸、雞血藤各15g,麻黃、甘草各6g,大棗6枚,晚蠶沙30g。
(2)風熱血熱證:
[主症]皮損潮紅,灼熱,點狀出血明顯,瘙癢劇烈,夏季加重,伴怕熱,便秘溲赤。舌質紅,苔薄黃,脈滑數。
[治法]疏風清熱,涼血止癢。
[處方]消風散合犀角地黃湯加減:水牛角20g,蟬蛻6g,生石膏30g,生地黃、白鮮皮、蒲公英、大青葉各15g,知母、牡丹皮、苦參、鬼箭羽、當歸、野菊花、赤芍、菝葜各10g,甘草5g。
(3)濕熱蘊積證:
[主症]多發生在腋窩、腹股溝等屈側部位,紅斑、糜爛、漫潰流滋、瘙癢,或掌趾部有膿皰,伴胸悶納呆,神疲乏力,下肢沉重或帶下增多色黃。舌苔薄而滑膩,脈濡滑。
[治法]清熱解毒,利濕通絡。
[處方]五味消毒飲合萆薢滲濕湯加減:蒲公英、金銀花、野菊花、紫花地丁、薏苡仁、丹參各15g,萆薢、黃柏、澤瀉、牡丹皮、雞血藤、車前子(包)各10g。
(4)血虛風燥證:
[主症]病情穩定,皮損不擴大,或少數新發皮疹,但皮膚幹燥或有苔蘚樣變,在關節伸側可有皸裂疼痛,伴頭暈眼花,麵色白光白。舌質淡,苔薄,脈濡細。
[治法]養血,熄風,潤燥。
[處方]養血潤膚飲加減:全蠍6g,生地黃、熟地黃各12g,當歸、天冬、麥冬、花粉、牡丹皮、徐長卿、烏梢蛇、白僵蠶各10g,赤芍、生黃芪、雞血藤各15g。
(5)血瘀證:
[主症]病程較長,反複發作,多年不愈,皮損紫暗或有色素沉著,鱗屑較厚,形似蠣殼,伴關節活動不利。苔薄,舌有瘀斑,脈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祛風潤燥。
[處方]桃紅四物湯或大黃蟲丸加減:桃仁、紅花、當歸、白芍、赤芍、熟地黃、生地黃、玉竹、僵蠶各10g,雞血藤、丹參、豨薟草各15g,烏梢蛇(研粉分吞)6g。
(6)肝腎不足證:
[主症]皮損紅斑色淡,鱗屑不多,顏色灰白,伴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男性陽痿、遺精,女性可伴有月經不調,懷孕時皮疹消失或減輕,產後皮疹出現或加重。舌淡,苔薄白,脈沉細。
[治法]補益肝腎,調攝衝任。
[處方]二仙湯和四物湯加減:仙茅、熟地黃各15g,淫羊藿、菟絲子、巴戟天、當歸、白芍、川芎、紫河車、首烏藤、白鮮皮各10g。
(7)毒熱傷營證:
[主症]多屬紅皮病型或膿皰型,周身遍起大片斑塊,形似地圖相互聯合,色鮮紅,皮膚灼熱,或密布散在小膿皰,伴壯熱口渴,便幹溲赤。舌紅絳,苔薄,脈弦滑數。
[治法]清熱,涼血,解毒。
[處方]清營湯或犀角地黃湯加減:生地黃、牡丹皮、金銀花、連翹、紫草各15g,玄參、麥冬、赤芍、梔子、黃芩、大黃各10g,生甘草6g,青黛(包)5g,水牛角20g。
2.外治法:
(1)枯礬20g,花椒10g,野菊花、樸硝、側柏葉各50g。煎水熏蒸並洗浴,1次/d。
(2)秦皮120g。煎水3000mL,外洗患處,每日或隔2~3日1次。
(3)硫黃、花椒各150g,雞蛋15個,麻油適量。將蛋殼打開一頭,去蛋清,入花椒、硫黃,與蛋黃混勻,放瓦片上置文火焙幹,連蛋殼一起研麵,用麻油調成膏,每日搽1~2次。
(4)大蒜瓣1個。用竹片切開,用其新鮮切麵擦抹患處,以表麵鱗屑除掉而略見小血點為止。然後再將大黃研為細末,用麻油調成膏,每日擦1~2次,以愈為度。
3.中成藥:
(1)複方青黛丸:1丸(6g)/次,2次/d。
(2)消銀片:3~7片/次,3次/d。
(3)抗銀片:2片/次,3次/d,飯後吞服。
(4)當歸片:5片/次,2次/d。
(5)地龍片:5片/次,2次/d。
4.單方驗方:
(1)山豆根15g,夏枯草、草河車各30g。製成糖衣片,每15片含生藥一帖量。3次/d,4~8片/次。或用湯劑,1帖/d,4周為1療程。
(2)槐花炒黃後,研成粉,3g/次,2次/d,飯後用溫開水送服。
(3)石刁柏(蘆簡)2000g。每次加水至藥平麵,重複煮沸3次,濃縮至500mL。3次/d,每次服20mL,1個月為1療程。
【西藥治療】
1.免疫抑製藥:
(1)氨基蝶呤(白血寧):0.25mg,2次/d,連服10~12日為1療程,可連用2個療程。肝、腎功能障礙者,兒童、老人、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患者均禁用。亦可使白細胞下降。也可用甲氨蝶呤2.5mg,2次/d,每周服5日。
(2)乙亞胺:0.2g,3次/d。
(3)乙雙嗎啉:0.2g,3次/d。
(4)雷公藤多苷:10~20mg,3次/d。
2.免疫調節藥:左旋咪唑50mg,3次/d。每周服3日歇4日,持續用藥1~3個月。
3.皮質類固醇激素:一般不主張內服皮質類固醇激素,紅皮病型、泛發性膿皰型、關節病型可酌情使用。
4.抗生素:銀屑病(特別是急性點狀銀屑病)可伴有慢性感染病灶。因此,可酌情使用青黴素或先鋒黴素治療。
5.環孢素:國外用於治療頑固性尋常型、關節病型和膿皰型銀屑病。
6.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維生素A等:如每日靜注維生素C2~4g,30日為1療程;每日肌注維生素B12250~500mg。
7.芳香維A酸類:如依曲替酯,尋常型0.5~1mg/(kg?d);膿皰型0.75~2mg/(kg?d),病情控製後每1~3周減1次量。本藥可提高焦油、葸林、皮質激素外用效果,以及中波紫外線和光化學治療的療效,但可致畸,故婦女不能在半年內懷孕。亦可應用維A酸10mg,3次/d。
8.消炎鎮痛藥:如阿司匹林0.6~0.9g,3次/d;吲哚美辛25~50mg,3次/d。該類藥主要用於關節型。
9.靜脈封閉:如0.25%普魯卡因注射液10~20mL,加維生素C200mg,緩慢靜推;或4~8mg/kg普魯卡因,加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溶液配成0.1%的濃度,加維生素C2~3g,靜滴,均為1次/d,10次為1療程。用於急性進行期及紅皮病患者。
10.局部治療:
(1)進行期和紅皮病型可用黃連膏或10%硼酸軟膏外擦。
(2)外用5%水楊酸與降汞軟膏,混合外擦,或0.1%~0.5%葸林軟膏。或1∶10000~1∶20000芥子氣軟膏,多用於尋常型銀屑病靜止期。
(3)皮質類固醇激素霜或軟膏:以含氟製劑如倍他米鬆、曲安西龍、地塞米鬆等療效較好,可外塗或加於焦油類藥物中(如10%煤焦油軟膏中)。
【藥膳食療】
1.白鮮皮酒:
[原料]白鮮皮300g,苦菜500g,蜂房75g,酒曲750g,黍米5kg。
[製法]先將黍米淘幹淨,放入沙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成稀粥,待冷後用搗碎的酒曲末相拌,置容器中,勿進水,放溫處,發酵7日,再將前3味藥加水適量,煎熬取藥汁3000mL,晾涼,亦倒入容器中,與粥、酒曲和勻,再釀3日,酒即成,棄渣取汁,裝瓶備用。
[功效]清熱燥濕,解毒止癢,活血通絡。適用於遍身白屑,搔之則痛。
[服法]3次/d,餐後飲80~100mL。
2.山甲蝦蟆酒:
[原料]何首烏15g,當歸身、穿山甲、生地黃、蛤蟆(蝦蟆)、側柏葉各10g,蜈蚣1條,黃酒1500mL。
[製法]將上述藥去雜質,搗碎,用幹淨紗布包好,放酒中浸泡7~10日後,濾取藥汁,裝瓶備用。
[功效]祛風通絡,養血活血。適用於血虛肌膚失養所致的銀屑病。
[服法]3次/d,空腹服用,根據酒量服食。
3.蝮蛇人參酒:
[原料]蝮蛇1條,人參15g,高粱白酒1000mL。
[製法]將蝮蛇清洗幹淨後,與人參同放入容器中,倒入白酒,密封容器口,浸泡7~10日,開啟瓶口,濾渣取藥液,裝瓶備用。
[功效]溫經通絡,益氣活血。適用於經脈虛寒、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銀屑病。
[服法]3次/d,隨量服食。
4.牛骨髓酥油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