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3 / 3)

他的這個願望也得到了完美的實現,刺史門每年進出的資金額達到了幾百萬兩黃金之巨,幾乎可與一國的財政收入媲美。

如今,七百多年的積蓄已使得刺史門在各地庫存多達五六千萬兩黃金之巨,這還不包括設在各國的線人的資本和流動資金,當然更不包括他所不知道的達爾幹山上埋藏著近七千萬兩黃金的秘密寶庫。

光憑李家現時的力量,足可以建立一個與趙國晉國相差不遠的國家了。十幾年來,李立柏一直在暗中察看地頭,抽調人馬,培植自己的勢力,時機一成熟,便拉旗披黃馬褂,怎會把手裏的權力讓出來,白白失去一個做皇帝的機會。

李之林見他們一個個無動於衷的樣子,不禁勃然大怒,這夥人一點也不顧忌家族利益,顯然也沒有收手的意思,這樣下去,就算這次走運,下次也在劫難逃,氣道:“若是雲總管自己可以處理,他何須特意做出說明,讓侯府做好應對措施?難道你以為買家拿出幾十萬兩黃金是當廢紙用?這些人既敢出錢刺殺陳國宰相,他們的背景便呼之欲出了,難道你們還認為這是私人行為,不足為懼?”

李立柏和李叔禮兩堂兄弟大訝,麵麵相覷,皆因沒想到這個十八歲的侄子有如此敏銳的觸覺和細微的卓見,說出這麼一番有見識的話來。其實他們也不是沒有腦子,想不到這些,隻不過他們是想撇開李之林,自己幾個長老私下裏商議一下,然後決定怎麼應對。

又見其他幾個長老坐著不動,隻好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

李之林發了怒,他們怎也得給點麵子,他到底是個有實權的侯爺,和權勢日增的門主。

這時一直因不便插嘴說話而保持沉默態度的張泛月笑著打圓場道:“這種事情涉及到家族存亡,一個不好,刺史門將損失慘重,各位長老不能等閑視之。哎,我們現在首先要考慮的是那些人為何會知道天居齋是刺史門的所在?”

張泛月與李之林關係親密,在刺史門的地位僅次於門主和長老的他跟李之林一夥是眾人皆知的,若不是公然撕破臉麵,他一般不敢在李之林與長老們的爭執中出言相幫,因為這樣等於他與長老們處於對立位置,一旦關係僵硬便沒有回旋的餘地,反不能起到調和李之林與長老們之間矛盾的作用。

此時一見事情出現轉機,馬上出言緩和氣氛,並順勢把問題拋出,使長老們免於再起爭端。

張泛月一發言,眾人再不敢怠慢,順著他的思路,接過話題探討起來。

正說著間,李吉奔了進來,渾身是汗的道:“大事不好了,天居齋方圓三裏都著火了!”

眾人呆了一呆,誰能想到點子如此狠辣與快捷,下午剛踩完點子,剛入黑就動手。隻看他們火燒三裏,就知他們的眼光之準和手段之辣,剛好將天居齋的掩護圈一網打盡。幸好任他們精明如鬼,亦沒發現天居齋與侯府的聯係帶。

事實上郭朝摸查出的內情確實不多,線索排查到一裏時便斷了,火燒三裏更多的是為了擴大打擊範圍,帶有點寧可錯殺一萬不可放過一人的謹慎。

廳裏諸人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時,隻見侯府前院的一個執事匆匆進來,臉色古怪的道:“城守黃大人求見侯爺,我讓他在別殿的會客大廳等著。”

李之林亦如那執事般覺得莫名其妙,為城守在這個時候來侯府感到不解。

接著渾身一震,突然間知道對付刺史門的人中,有趙國在內,至少取得了趙國的支持。否則城守哪有空閑這時候來侯府拜會,他早該心急火燎的在大街上緝拿縱火的賊人才是。

城守這時候來侯府,自是怕侯府派出人馬插手此事,特意跑來做出說明,以免引起侯府誤會賊人打劫,致使發生衝突。

從城守的這個舉動,李之林知道動手的人不是趙人,不然自己早會收到有關衙門的稟報。聯想到梁國無端牽製夏國的義舉,馬上猜出這些人來自梁國,

李之林壓下心中波瀾,沉聲道:“把城守大人請到主殿來。”

待執事出去後,站起身看著眾人道:“我去看看他有什麼話要說,到時再議。”隨又以不容置疑的口吻氣怒道:“這次終惹出大禍了,從今往後,刺史門必須停止一切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