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體育觀賽禮儀(2 / 3)

在大型比賽中,為了保證運動員和觀眾的人身安全,以及良好的賽場秩序,每一個進入賽場的人都要接受安全檢查。作為觀眾,應該自覺地配合工作人員的安檢工作。不攜帶易拉罐飲料和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等賽會規定的違禁物品進入比賽場館。除了自身嚴格遵守規定外,觀眾有義務也有責任對他人的不法行為進行監督和舉報。在2008年跆拳道世錦賽的安檢工作中,有一位女士在入場時攜帶的瓶裝飲料被安檢人員攔下來。按照有關規定,不準攜帶瓶裝或罐裝飲料進入場內,但是她堅持要帶入。最後工作人員不得不找來一隻紙杯,把飲料倒入紙杯後,才允許其帶進場內。

觀眾進入比賽場地後,應迅速按照自己場票上對應的位置,對號入座。不要因為自己的座位不好,而占用他人的座位。如果需要調換座位,應該在比賽前進行,並征得他人的同意。如果比賽已經開始,應該就近找無人的座位入座,待休息的時候再尋找自己的座位,以免影響其他觀眾觀看比賽。在某些賽事中,觀眾在進入到比賽場地後,首先應關閉隨身攜帶的手機。如果確實有很重要的事情,至少要把手機調成振動或靜音狀態,這樣既不耽誤自己的事情,也不會影響賽場的秩序。

(二)文明觀賽

在比賽過程中、開閉幕式、頒獎儀式等重要場合,觀眾尤其要注意舉止文明。在頒獎儀式上,經常會有隆重的升國旗、奏國歌的儀式。國旗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尊嚴,每個人都應該敬仰。升國旗、奏國歌,不隻是對獲勝運動員的表彰,也給予了其所在國巨大的榮譽,每到這個時候,運動員心中會湧現出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如果升起的是本國國旗,觀眾應當起立,麵向國旗肅立致敬,絕不能嬉笑打鬧或隨意走動。如果升起的是其他國家的國旗,觀眾也應像尊重本國國旗、國歌一樣行注目禮。升旗儀式進行過程中,所有的人都應在原地肅立,不應在賽場內外來回走動,更不能東張西望、嬉鬧談笑,或是吃東西。在場內各處忙碌的工作人員也不應無視升旗儀式,而應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在原地站立,等待升旗。在整個升旗儀式的過程中,隻有每一個人都做到不講話、不笑、不弄出聲響,才能保證升旗儀式的嚴肅性。這種莊嚴肅穆的場景,會使在場的每一個人內心受到震撼。

運動員入場時、比賽結束運動員向觀眾致意時、舉行頒獎儀式時,觀眾可以拍照留念。賽場上,能夠拍攝到運動員優美的動作,確實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但是必須在不影響運動員正常發揮的前提下進行。在大多數比賽項目中,即便允許觀眾照相,也禁止使用閃光燈,因為閃光燈會對運動員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例如,花樣滑冰比賽中,冰麵反射閃光燈會幹擾選手的視線;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球類比賽中,不能隨意使用閃光燈,因為會影響運動員接球時的判斷;擊劍比賽中,閃光燈會對選手出劍和接招造成幹擾等。2005年世界斯諾克台球職業排名賽在中國如期進行,丁俊暉對亨德利的決賽,在關鍵的第13局中,此前以5∶7落後的亨德利,在瞄準擊球的一瞬間,因為觀眾席上的閃光燈猛然一閃,將球打偏了。亨德利回到休息室後一句話不說,氣得臉通紅。無獨有偶,丁俊暉在決賽中也遇到了閃光燈的“光顧”,他隻好站起身來,休息一下被晃花的眼睛,再重新瞄準。

拉拉隊是比賽中的重要角色,也是觀眾中的主力軍。觀眾自發組成的拉拉隊,為運動員呐喊助威,這樣既可以活躍賽場氣氛,激發運動員的鬥誌,同時也能拉近運動員與觀眾的距離,從而促使比賽更加精彩激烈。拉拉隊作為觀眾的一部分,也必須講究觀賽禮儀。加油時,一定要有組織、有紀律、有指揮地進行,要求口號、行動整齊一致,使用健康的口號和標語,不汙言穢語,不惡語傷人,不瞎起哄,不做變相廣告。2002年6月4日,在韓國登山綜合體育場內舉行世界杯小組賽,韓國隊迎戰波蘭隊。在韓國的主場,觀眾真正感受到了“紅魔”拉拉隊的魔力。6000人組成的紅色方陣,染紅了整整一方看台。他們雖處在體育場球門的一側,人數也僅占現場觀眾的1/10,但他們的能量輻射到了上岩體育場的每個角落。90分鍾的比賽,他們站著敲鼓、呼喊、歌唱、舞動。他們整齊劃一,像軍隊一樣,聽著鼓點“進攻”,伴著呼喊“拚殺”,唱著歌曲“加油”。現場觀眾的情緒,也不由自主地任憑他們調動。最終,韓國足球隊在這場比賽中以2∶0力克實力強大的波蘭隊。比賽結束後,狂喜的韓國隊隊員沒有忘了他們的功臣,手拉手集體跑到紅魔拉拉隊的看台前,深深地鞠了一躬。2005年6月25日,當新西蘭馬納瓦圖橄欖球隊以6∶109的懸殊比分落後於英格蘭愛爾蘭雄獅的時候,他們的球迷決定為場上的低沉氣氛注入活力。一名赤身裸體的男球迷突然衝進場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穿球場。這可忙壞了維持秩序的球場保安,在追逐了大半個球場之後,一名保安人員才奮不顧身地撲倒了這名裸奔者。雖然這名男球迷的本意是調侃氣氛,但是這種行為是極不可取的,也嚴重影響了比賽的秩序。

觀眾在觀看比賽時,最常用的致意方式就是鼓掌喝彩。每當運動員做出精彩的表現、創造出優異的成績或運動員失利、失誤時,觀眾都應該致以熱烈掌聲,但是切記不能有大聲喧嘩、吹口哨、怪聲尖叫、喝倒彩、扔東西等不文明的行為。觀眾要掌握時機,適時助威喝彩,如在運動員出場、介紹運動員、賽場上運動員有精彩表現、運動員完成某一項表演後、運動員受傷跌倒、運動員克服傷病堅持比賽等時刻,我們都應給予鼓勵和喝彩。但是在運動員需要集中注意完成高難度動作之前、某些項目(田徑比賽和遊泳比賽)正在發令時以及籃球、足球罰球時,都要保持相對安靜的環境,以免幹擾比賽的正常進行。

在2003年8月27日結束的美網男單首輪比賽中,美籍華裔選手張德培以1∶3不敵智利選手岡薩雷斯,被淘汰出局。本場比賽的失利等於在向全世界宣告張德培的職業生涯就此結束。由於是最後一次參加大賽,所以張德培很重視。對手的每一次擊球,他都會盡力將球回過去,即使他的年齡已經不允許他這麼做,但是張德培仍舊很賣力。在場邊的美國觀眾也一直為張德培加油,每當張德培在比賽中得分,亞瑟·阿什中心球場兩萬名觀眾就會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尖叫聲。不過最後張德培以1∶3負於岡薩雷斯提前出局,但失利後的張德培並沒有馬上離去,而是站在賽場中央向觀眾揮手道別。美國觀眾也站起來為張德培鼓掌,掌聲持續了數分鍾。雖然張德培沒有取得最後的勝利,但是觀眾的掌聲給了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最後的鼓勵和安慰。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美國隊男、女4×100米接力賽雙雙失誤,將原本被視為美國人囊中之物的金牌拱手相讓,美國觀眾心情非常失落、沮喪,觀眾席上一片沉默。在後來的頒獎儀式上,當冠軍牙買加國歌響起的時候,美國觀眾不但沒有喝倒彩,沒有發出噓聲,反而熱烈揮舞國旗並齊聲鼓掌。這既是對牙買加運動員的衷心祝賀,也是對美國運動員的安慰和鼓勵,同時顯示了美國觀眾的道德修養和大家風範。2009年5月13日,在我國廣州舉辦的蘇迪曼杯羽毛球比賽中,現場的中國觀眾動輒而起的“殺、殺、殺”的呼喊聲嚴重地影響了比賽。本想給主隊加油打氣,沒想到卻幫了倒忙。因為從觀眾席上發出的“殺、殺、殺”的助威聲、口哨聲、尖叫聲越來越大,越來越快,嚴重地幹擾了賽場上的運動員,打亂了比賽的節奏,比賽多次被迫中斷,令雙方運動員和教練員頗為反感。

(三)尊重裁判

在賽場上裁判員有時比運動員更加辛苦。如足球、籃球裁判,他們要不停地奔跑,所以觀眾在為運動員送上掌聲的同時,也應當尊重裁判。在裁判員打出的分數不能達到觀眾的預期時,要以平和的心態麵對,不可隨意發泄不滿,不可辱罵或攻擊裁判,不能用不文明的方式抗議。裁判員最終的裁決是以比賽規則為準繩,而不是順應觀眾的壓力。2005年1月,在“國王杯”四分之一決賽巴倫西亞隊主場與拉科魯尼亞隊的比賽中,一名邊裁被觀眾扔來的一枚硬幣劃傷了臉部。類似的一幕還發生在2006年10月22日,當巴倫西亞隊主場與奧薩蘇納隊的比賽進行到第86分鍾時,一名邊裁被觀眾席上飛來的雜物擊中,所幸隻是左耳後部輕微擦傷。

(四)尊重運動員

比賽的勝利者,總能得到觀眾熱烈而友好的祝賀。對於勝利者,觀眾應該報以熱烈的掌聲和喝彩,感謝他們為我們奉獻了精彩的比賽,同時也要記得對告負的一方或者沒有取勝的其他運動員表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