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育觀賽禮儀概述
(一)體育賽事觀賽禮儀的概念
體育賽事觀賽禮儀是觀眾在運動競賽活動過程中所遵循的一整套表現尊敬、教育和審美意義的行為準則和規範。它是人們在長期的運動競賽實踐中形成和製定的行為準則和規範。在運動競賽中,觀眾的角色不僅是賽事的旁觀者,更是重要的參與者,他們的言行舉止對賽場上的選手有著重要的影響。擁有良好體育觀賽禮儀素養的觀眾能為選手們提供良好的比賽環境,並能通過適當的語言或行為激發選手的鬥誌、鼓舞士氣。而缺乏體育觀賽禮儀素養的觀眾的行為則會打擾、阻礙選手們的發揮,甚至可能使整個比賽無法正常進行。
(二)體育賽事觀賽禮儀缺失的表現
體育賽事觀賽禮儀素養不僅與體育競賽的良好運作有著密切的關係,更是國民素質和文明水平的重要體現,當前,我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競技體育不斷問鼎世界,金牌數量更是屢創曆史新高。然而,觀眾在體育賽場上的觀賽禮儀卻相形見絀,與此形成鮮明對比。例如:中國網球公開賽中毫無秩序的口哨聲和不時響起的手機彩鈴聲;斯諾克台球比賽中未經許可的閃光燈和快門聲;籃球賽場上球員被觀眾席上的礦泉水瓶擊中;觀眾看台席下各種成堆的垃圾。
這些現象暴露出我國民眾體育觀賽禮儀的缺失,同時也反映了我國國民體育觀賽禮儀培養體係的不健全。在我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征程中,提高我國國民的體育賽事觀賽禮儀素養顯得尤為重要。雖然體育賽事禮儀對體育賽事的影響較大,但是目前體育賽事觀賽禮儀的相關研究成果,無論在數量還是在質量上都滯後於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這對於一個體育賽事觀賽人數眾多的體育大國來說,是體育界學者們應該思考和研究的問題,也是值得去開墾的領域。
(三)體育賽事觀賽禮儀的基本類別
禮儀的分類一般依據適用的對象和範圍的不同,主要分為行業禮儀和交往禮儀。其中行業禮儀是依照行業劃分的,是人們在工作崗位上所應遵守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體育賽事觀賽禮儀屬於行業禮儀,是禮儀在體育賽事觀賽過程中的具體運用,是禮儀的一種特殊形式。本研究以禮儀主要內容為要素,結合觀眾觀看體育競賽的程序,認為體育賽事觀賽禮儀的內容應分兩大類概括:觀賽基本禮儀和各類項目觀賽禮儀。
二、體育觀賽禮儀的基本內容與要求
(一)觀賽基本禮儀
觀賽基本禮儀是觀眾觀看運動競賽應該遵守的基本規範,也就是基本常識。著名禮儀顧問石詠琦(2006)在《奧運禮儀》一書中提到觀賽禮儀七項基本要項,分別為觀眾準時入場、管製各種飲料、注意服裝儀態、禁止使用閃光燈、將手機調為振動、觀眾熱情鼓勵、肅靜起立結束。杜琳(2007)在《觀賽禮儀——一塊觀眾席上的金牌》中從比賽開始前和比賽開始後將觀賽基本禮儀概括為九項,包括攜帶物品、觀賽著裝、了解規則、尊重裁判與運動員、賽場衛生、嚴禁吸煙、手機鈴聲、尊敬國旗、勿帶嬰兒入賽場。
上述關於觀賽基本禮儀概括涉及範圍廣,但略顯籠統,據此筆者參考上述內容並結合個人理解,將觀賽基本禮儀分為入場禮儀、觀賽禮儀、退場禮儀。
入場禮儀:觀賽著裝、準時入場;
觀賽禮儀:敬仰國旗、尊重貴賓、尊重裁判與運動員、了解項目規則、注意小節、正確對待輸贏;
退場禮儀:有秩序地退場、盡量避免提前退場。
(二)各類項目觀賽禮儀
起源於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運動競賽項目都有各自的競賽規則和特點,正是這些項目的不同特點和規則的限製,才使眾多的競賽項目存在於體育的大家庭之中,且經久不衰,也正是多樣化的競賽項目展現的不同特點,使人們能夠得到不同的觀賽享受。觀看體育比賽時,除了要遵守觀賽基本禮儀外,還要根據不同競賽項目競賽特點,遵守其特殊的觀賽禮儀。
對於運動項目的分類,有按身體素質分類,按運動項目的動作結構分類,按運動成績的評定方法分類,按比賽運動員的相互作用分類,按動作技術的正確性分類,按比賽時各隊人數多少分類,按比賽場地的不同特點分類等等。現在一般的分類,可以分為奧運會項目、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極限運動項目和時尚運動項目等類別。
國外學者在體育競賽項目的分類中,非常注重尋求形式美的要素或法則。如日本的鬆田把平衡、勻稱、比例、律動等作為形式美的要素用來為運動美分類。德國的馬依勒爾從運動學的角度尋求運動過程的本質特征,分為運動構造、和諧、節奏、流暢、彈性、準確、先達到目標等種類。
在我國大多數學者較為認同田麥久的《項群訓練理論》,以競技運動項目的劃分、分類及項群體係的構成和項群訓練理論的應用以及依複合主導競技能力的項群劃分、多標準多維度的項群組合、訓練大周期劃分的項群特點以及項群概念等方麵的內容,在運動訓練學的理論研究中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響。
體育競賽對於人類情感的作用,為其他事物所不能代替,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是體育競賽的任務之一。觀眾從欣賞的角度獲得的美感,往往較運動員更強烈、更集中、更高級,因此觀賽是一種審美活動。在眾多的分類中,日本學者近藤英男的分類以節奏作為運動美的核心,很有審美特點。他認為要深入了解運動美,應該從節奏上來比較運動的類型。他將運動分類為:第一,單純的重複節奏構成的運動群(如賽跑、遊泳等);第二,頭尾和中段均為定型的複合節奏組合的運動群(如撐竿跳高、擲鉛球等);第三,雙方交替反複而連續的定型節奏組合的運動群(如網球、排球等);第四,雙方相互反複而連續的數量較多的定型節奏組合的運動群(如籃球、足球等);第五,自由節奏構成的運動群(如自由體操、花樣滑冰等)。他認為在自由的節奏中,供運動員選擇和創造的餘地很大,能很好地發揮運動美的表現力。日本學者近藤英男的分類,對體育賽事觀賽禮儀項目的分類更具有參考價值,並依據各單項運動項目在運動審美活動中的地位,將現有的各單項運動分類。
各類運功項目審美分類:測速類,分賽跑、競走、遊泳等;測距類,分跳高、跳遠、投擲等;計量類,分舉重、射擊、射箭等;計數類,分球類、拳擊、摔跤等;評分類,分體操、跳水、花樣滑冰、花樣遊泳、健美操、武術等。
運動競賽中的各類競賽項目因比賽規則、競賽方式等諸多自身本質因素,決定了觀賽禮儀的不同。但各類競賽項目觀賽禮儀有一定的相似性,甚至有的類別的競賽項目所需要的觀賽禮儀驚人地一致。根據對各類項目觀賽禮儀的分析與研究,各類競賽項目的觀賽禮儀的特點可以圍繞四項標準進行總結:第一,對“聲”變化的要求,側重觀眾的鼓掌、呐喊加油聲;第二,對“光”變化的要求,主要指閃光燈;第三,對“動”變化的要求,側重指觀眾隨意走動;第四,其他的特殊要求。
三、體育觀賽禮儀
(一)準時入場
無論觀看何種比賽,觀眾都應該盡量做到適當提前或準時入場,這是出於對運動員和比賽的尊重。為了準時到達比賽場館,觀眾應該在出發前研究交通路線並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如果體育場館在比較繁華的城市地段,就應該提前出發,以免交通擁堵延誤了時間。如果在比賽開始後才進場,不但會對正在比賽的運動員形成幹擾,還會影響其他觀眾觀看比賽,同時自己也錯過了精彩的比賽。例如,2009年2月第24屆大學生冬運會在哈爾濱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是在一些重要且上座率較高的比賽中,觀眾遲到現象較為普遍。在開賽之後十分鍾左右時間內,仍有很多人陸續進場,他們找座位、互相打招呼、搬弄座椅的聲音不絕於耳。先到場的觀眾,對混亂的秩序大為不滿,嘈雜聲一片。每當觀眾席出現騷動和聲響,運動員都會不由自主地向觀眾席張望,嚴重地影響了比賽的正常進行。
擁擠、插隊不僅是不文明的行為,還可能導致安全事故。觀眾到達比賽場館後,不要因急於入場而不顧公共秩序,應該在工作人員的指揮下,遵循有關規定,持票有序地排隊入場。在憑票入場時,為了方便工作人員檢票,節省時間,應提前把票拿在手裏,不要到了檢票人員麵前再取票。2010年在科特迪瓦,世界杯預選賽非洲賽區的一場比賽中發生了一起嚴重的安全事故。由於觀眾入場擁擠而導致多人被踩死。本次慘案的發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很多觀眾沒有提前購買球票,而是選擇在比賽當天買票,才導致大量觀眾在比賽開始後匆忙入場,釀成多名觀眾因人多擁擠而被踩踏致死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