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項目財務評價(3)(1 / 3)

17.2.1兩種分析方法的區別

靜態分析方法是過去習慣采用的一種簡單分析方法,它不考慮時間因素。動態分析方法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是對項目整個壽命期的經濟效果進行較全麵分析的一種方法。兩種分析方法的主要區別是:

(1)有無資金時間價值的考慮。靜態分析方法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動態分析方法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所謂資金的時間價值,就是指資金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產生利息而帶來增值,其增值的量取決於利率的高低和時間的長短。例如:有現金1000元存入銀行,年複利率10%,10年後本利和可得2594元;年複利率8%,5年後本利和可得1469元。作為對這種價值因素的考慮,動態分析方法就是將項目整個壽命期內的全部資金流量,按照一定的利率折現成現在的價值,然後對項目的經濟效益做出分析評價。換句話講,因為項目的收支都是發生在不同時間點上的,不同項目的壽命期不同而其不同的時間點上的收支也會不同。為了評價和選擇項目,動態分析法就是按照資金的時間價值,將發生在不同時間點上的收支按一定利率折算到同一時間點上來進行衡量和比較的方法。

運用資金的時間價值原理進行動態分析,應當了解以下基本概念和基本計算方法:

①複利、複利終值。項目經濟評價中涉及利息的計算要求采用複利。所謂複利,指將每期(如1年)利息加入次期本金再計利息,逐期滾算、利上加利的一種計算利息的方法。

複利終值,即複本利和,指按複利法計算的約定期末的利息和本金的總值。

②現值、淨現值。現值,指未來某特定資金的現在瞬時價值,或者說將來某一時間的資金按一定利率折現到現在時期的資金價值。淨現值,指現金流入現值與現金流出現值之差額,即淨現金流量現值。現值的計算是複利終值的逆運算,即根據已知的未來終值(將來價值)按一定利率折算出現值。

③折現、折現率。把未來發生的資金按一定利率折算為現值的過程稱為折現,亦稱貼現。折現時所采用的利率,就是折(貼)現率。根據動態投資效果分析的不同方法,折現率可取部門或行業規定的基準收益率或設定的折現率(當未製定基準收益率時),或通過試差法求得。基準收益率是部門或行業規定的最低利率或平均實際收益率,如我國電力、水泥工業規定一般為10%,中國投資銀行在評估項目的財務效益時規定折現率為10%,建設銀行暫用1982年國營工業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利潤率作為折現率,農業銀行規定為12%。

④年金,指在一定時期內每間隔相等的時間(通常為1年)支付或收入的固定數額的款項。按其支付的時間分為三種類型:普通年金,也叫期末年金,指每期期末支付或收入的定額款項;期初年金,也叫即付年金,指每期期初支付或收入的定額款項;延期年金,指在起初若幹期(兩年以上)不支付的定額款項。年金討論的是若幹筆等額資金的時間價值,也有複利終值和複利現值。

年金的另一基本公式是資金還原公式。所謂資金還原,即一次借款、逐年等額償還。國外稱之為資本回收值或每年償還的固定金額。

(2)有無項目壽命期的考慮。靜態分析法假定項目計算期是項目投產後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的正常生產期,而且計算資金流量時隻選擇某一典型的年度或取年平均值,不反映項目整個壽命期的資金流量。動態分析法在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基礎上,對項目各年發生的收支進行全麵分析,能完整地反映建設項目整個壽命期間的經濟效果。

(3)作用不同。靜態分析法的最大特點是計算簡單方便,指標直觀,容易理解,能迅速提供出評價意見,比較適用於短期投資項目和比較簡單的工程項目的經濟評價。但其缺點是對項目經濟活動的反映不夠準確、全麵,也不適於對不同方案的比較。動態分析法能克服靜態分析法的這些不足,計算指標比較準確、可靠,但計算方法比較複雜。由於這兩種方法各有其作用特點,評價中宜根據需要結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