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奧巴馬痛斥與拉斯維加斯之殤
背後故事
奧巴馬對紙醉金迷的拉斯維加斯多次表現出不滿。
但當美國民眾為這位美國總統愛憎分明和疾惡如仇的舉動歡呼之時,拉斯維加斯人卻不滿意了。原因何在?自然是奧巴馬“動了賭城的奶酪”。所以,小市長也敢於叫板大總統。
奧巴馬痛斥拉斯維加斯,最終卻在壓力下又向拉斯維加斯伸出橄欖枝。這是政治家的狡猾和無奈。但竊以為,奧巴馬說得沒錯,如果每個人都采取拉斯維加斯的生活方式,這個國家肯定就完蛋了。
美國人需要反省,但需要反省的何止是美國人。在拉斯維加斯的客人中,美國本土遊客自然是第一位的,而排第二位的,可能就是來自大洋彼岸的我們的同胞了。
正文
2010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造訪新罕布什維爾一所中學時,告誡學生們說,當經濟形勢變得嚴峻時,“你們應該勒緊褲腰帶”。
奧巴馬接著說:“當你的錢隻勉強夠付抵押貸款時,你不應該去買遊船;當你努力節省為上大學存錢時,你就不應該到拉斯維加斯砸錢。你們應該有優先選擇,你們必須作出困難決定。”
學生們鼓掌,奧巴馬說的也是實話。但遠在千裏之外的拉斯維加斯,許多人卻如坐針氈。
拉斯維加斯市長奧斯卡·古德曼(Oscar Goodman)馬上舉行記者會,宣布“奧巴馬不是拉斯維加斯的朋友”,如果奧巴馬來訪,他將不受歡迎。古德曼並且揚言:“我將盡我全力給他一個教訓。”
小市長怒斥大總統,看似咄咄怪事的背後,則是奧巴馬的這番語重心長,卻可能擋了拉斯維加斯的財路的話。讓古德曼尤其憤怒的是,這已是奧巴馬入主白宮後第二次對拉斯維加斯“出言不遜”了。
一年前,在痛斥銀行家貪婪、揮霍時,一時興起的奧巴馬發揮說,接受政府救助的企業,不應該再去拉斯維加斯享受。
按照拉斯維加斯官員的話說,奧巴馬的這種傾向性表態,馬上導致許多企業取消了在拉斯維加斯的會議,很多人放棄了去這個“誘惑之城”的行程。這對正遭受金融危機之苦的賭城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一些當地官員說,奧巴馬的指責“威脅到了拉斯維加斯的複蘇努力”。
奧巴馬新一輪的抨擊,也在國會山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政治風波。和奧巴馬同屬民主黨的眾議員謝利·伯克利(Shelly Berkley)說:“夠了,夠了,奧巴馬總統應該停止指責拉斯維加斯,他應該讓美國人自己決定,該怎樣和到哪裏去花他們辛苦掙來的旅遊費用。”
奧巴馬在參議院的重要盟友、時任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的哈瑞·裏德(Harry Reid)也發表“放過拉斯維加斯”的聲明。他說,奧巴馬應該停止指手畫腳,“我寧可旅遊者和商務旅行者將錢花在拉斯維加斯,而不是花在海外”。
壓力之下,“失言”的奧巴馬也趕忙改口,他在致裏德的信中說,他的意思隻是希望美國家庭不要花掉積攢的上大學的學費,“沒有一個城市比拉斯維加斯更讓人享受,這是我們國家最讓人向往的地方之一”。
奧巴馬改換了口風,但他真的錯了嗎?
一些政敵可以指責他有民粹政治的傾向,一些利益受損者可以批評他言論不負責任。但作為賭城的拉斯維加斯確實是一個銷金窟,奧巴馬隻不過把心裏的大實話脫口而出。這其實也是美國民眾的共識,不然,當2009年曝出受政府救助的金融企業的高管要去拉斯維加斯開年會時,美國輿論也不會因此而嘩然了。
當然,身為一國總統,公開指責某個具體地方,可能確實有些政治風險,從中既可看出奧巴馬作為總統生澀的一麵,也可看到其率性的一麵。反過來說,拉斯維加斯紙醉金迷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政客們為顧及自身利益而不敢直麵問題,這或許也是美國政治虛偽的一麵。
在奧巴馬心中,拉斯維加斯其實就是美國人過度揮霍的一個縮影,這正是他矢誌改革的。但奧巴馬對拉斯維加斯印象不佳,卻也未必被許多人認同。不久前筆者去拉斯維加斯報道國際消費電子展,發現這個金融危機下的賭城,雖然受創嚴重,但依然熱鬧,城內不少都是東方人麵孔,很多則是我們中國人。
當然,拉斯維加斯不僅僅是賭城,它的會展經濟也非常發達,其中就包括世界最大規模的消費電子展。不少外國人來此都是基於商務原因,但難道所有人都是如此嗎?當奧巴馬告誡普通美國人不要去拉斯維加斯這個銷金窟砸錢時,這些外國人聽到了嗎?
本文發表於201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