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 46章(1 / 2)

如今的麗景城,尋常百姓家都知,內有卞熊,外有王明之。卞熊家的公子卞澤,我是領教過的。隻是沒想到,他的好色成性路人皆知。青家村裏這兩年出落的不少漂亮姑娘,不知怎得知我與世容關係,都托了劉嬸打聽到我這兒了,想著世容是在朝的,誰誰家有個自覺長得漂亮的姑娘,家裏人想著富貴,都扒著頭的往卞家送,可又沒門路,怎得就不知拖到我這兒了。

對這樣的上門,我對劉嬸明確道,哪來的哪回去。也讓劉嬸分了清,不是啥都能幫。

這幾年我總算明白,窮有窮的好,富有富的責任。其中一項,就是幫助他人。這個幫助,我先是從青家村幫起,村長幾番意願要讓我去當,我這長年不住村裏的人,哪是當村長的料,推諉幾次,現下,每隔個月,劉嬸都會來這兒一趟,大多是村裏該建私塾呀等等,知這不是劉嬸一人的意思,我能幫襯的便都幫襯。

今年秋收,河內大旱。糧食比往年翻了三倍,我們這兒畢竟是京城,不至於有餓死的,周邊的村落都有遭殃的了,部分的難民湧入了京城,隻是城門大關,不讓入城。

主上下詔免稅,令人意外的,這個免,是全國免稅,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建國來是頭一遭,老者們皆說,史上都沒有全國免稅的,百姓們均感恩戴德。對主上歌功頌德。這一年,少了稅收得少多少銀子對國而言是利是弊,還言之尚早,往後的工程建造又該從何撥款呢

至於主上怎會有如此反常之舉,沒過個月,城內的再一次緊張戒備說明了一切問題,世容在城外有一千精兵,奉命速速回城,全程戒嚴。傍晚起就宵禁,百姓不得因任何事再進出城門。

此情此景,多麼熟悉。

心中苦笑,嘴裏的葡萄也是苦的。這主上怎麼才坐到椅子三年不到又病危了。主上好像還未立太子,兩個兒子年紀五歲不到,往後這國就要小子當主了嗎?

看著手中買的紅布,看來是用不到了,再用,也的三年往後了,算算,今年是昌平三年秋,這裏,我整滿十九,再過三年,不過二十二而,也不大。我倒是還好,可憐了那些個大家閨秀了,女子過了十八未嫁已是大齡,過了二十未嫁,一般會被人暗地裏說這姑娘家的有問題。至於什麼問題,說啥的都有,生不出孩子的,姑娘有不治之症的。

我十九了,應該也沒少被人說,索性,姑姑,高婷茵不會說我,也沒什麼長輩能說得了我。窮親戚倒是有不少,自我發達後,什麼娘親家的三表舅,父親家的遠方侄兒,是真是假我自然不知,既然來認了,我當是要好生招待的。

最近城裏有諸多讓人哭笑不得的事兒,城門剛關那兩日,城中達官顯貴婚嫁之人特別多,有的人家隻是定禮剛送到,這頭草草的便要辦酒宴,城門關了,求個紅布都甚難,本來一兩銀子可買二十匹布,結果布匹價格翻了幾番。我府上從布匹店進了不少貨,見著府上還未掛紅,竟有陌生人上門求布,那人願出一兩銀子十匹,將我府上的全買走。我本不差錢拒絕了,他以為是我嫌價低,又改口一兩八匹,在我再三拒絕之下,最後終於,那人咬咬牙狠狠心,道,一兩一匹布。我心中默默算了算帳,淨賺多少呀,早知道這,可以改行開布莊了。這生意,看這情形,差點衝動把自家的紅布賣了去。估計全賣的銀子都再買棟府邸了。

世容在這緊張關頭我是見不著的,等著主上若是真的駕崩了,紅布也要變白布了。

這主上今年應該三十有餘吧,年紀輕輕,早先見過一麵就覺得身骨輕薄。隻是沒想到,他登基才三年,寶座都沒坐熱呢,怎地又病重了。

想來那次全國免稅,應該就是想給自己積德延壽吧。

這一次的戒嚴比想象中的更嚴,嚴道都有藩王駐軍駐紮城外了。一些城內的百姓紛紛忐忑,會不會發動內戰。主上是姓王的,王將軍雖姓王,畢竟不是本家人,卞熊姓卞,都是外姓人。此時藩王進京,無論是掌著禁軍的王明之還是卞熊,都未放開城門,均以主上無詔,不得覲見為由,將藩王們拒之城外。

城內但凡有點家丁的府邸都有所準備,我的弓箭都快長青苔了,是該好好擦拭擦拭了。秋日的晚霞,紅似火,像極了阿苗在趙家村放的那一把大火。

城外的藩王們在長安駐軍趕來之前都全部撤走了。他們前腳走,後腳麗景城裏主上駕崩的消息就接踵而至。

再一次的舉國之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