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幸福的感覺———以“愛”為質地,從“心“出發(1 / 2)

請珍惜所擁有的幸福

一位好友的孩子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從事人道援助與戰爭救援儲備工作。無論在入伍前或服役期間,他對戰爭的猙獰與世間的黑暗麵都有相當的心理準備與刻骨銘心的認知。然而,就在他即將返鄉的數月前,奉命赴非洲進行人道援助計劃。他親眼目睹一位六歲的非洲小女孩莎薇,因為營養不良而隻有四歲小孩的身材,每天睡在地上鋪的紙板上,喝著村裏唯一一口井裏打出來的生水,四處可見汙水及具傳染性的牲畜糞便,麵對連年遭戰爭摧殘的伊拉克都不如的悲慘狀態,他簡直無言以對。當地村民仍住在石塊與壓扁的鐵皮水桶搭建的簡陋屋宅,一天能吃到一碗飯,再加上一小塊肉或蔬菜就已算幸運。

這位晚輩在感恩節前的家書裏心情沉痛地描寫出他以上的感受,隻為了提醒家人:他們是何其幸運!當大家坐在感恩節大餐前,抱怨油價上漲,討論哪個黨派較好,批評政客們漫天的口水戰,爭論誰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世界公民……而遠在非洲的難民小孩像莎薇一般隻求得能活過明天。他因此悲憤地疾呼,不要再空談,不要再爭論,請卷起你們的袖管采取具體的慈善行動!世界上仍有無數赤貧如莎薇般的孩子們,隻需要你們實際付出一小罐牛奶、些許食物,就可幫助他們卑微地度過明天。大家隻要少買一樣聖誕禮物、少喝一杯咖啡、少用一些製裝費,而將錢省下來捐助慈善事業,這個世界就會因你而改變。這位年輕卻慈悲為懷的晚輩在信的末尾祝福家人感恩節愉快,但是請他們不要忘記有許多不幸的難民需要大家的援助;同時請家人珍惜所擁有的幸福,因為在那遙遠的地方仍有那麼多的人一無所有。

透過這位年輕人的親身經曆,我們真的應該為我們身處的環境感到慶幸,繼而深想,我們身處的社會,雖然有許多令人不滿的現象,但是仍然有許多可愛的人們,在行有餘力的時候,不吝惜地以行動表達他們人饑己饑的精神。我深深為他們的善行而感到幸福。

“愛比“死亡更強大

有一對經營西式早餐店的年輕夫妻,每天淩晨三點就要起床張羅食材,然後在清晨五點開始營業。他們有一個五歲大的女兒,總是跟著父母的作息早起早睡,而店裏的早餐桌就是小女孩畫畫、寫字、玩芭比娃娃的地方。生意忙碌時,小女孩還會幫忙把奶茶、三明治送到客人桌上,或者在客人離去後,收拾餐盤碗筷,騰出空的桌子方便新的客人用餐,在她稚氣的臉蛋上有一種早熟的神氣。問老板娘怎不把小孩送去讀幼兒園?“讀不起呀!況且也沒辦法接送孩子呢!雖然這麼說,老板娘還是開朗地笑著,因為經濟拮據,年輕的老板在下午結束早餐的生意之後,還要開出租車補貼家用。看得出這對夫妻為了生計,沒日沒夜地打拚著,他們不怨天、不尤人,將所有的氣力用在生活上,以至於連稚氣未脫的孩子,都懂得體恤父母的辛苦,而他們正是台灣社會生命力的縮影;也是憑這種勤奮的精神,幾十年來,台灣挺過無數的風雨,而有今日的榮景。

二曫曫七年十二月初,教會人士單國璽獲頒周大觀文教基金會“二曫曫八年第十一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我應邀出席盛會,但見八十五高齡又罹患肺腺癌的單先生,仍然精神奕奕,非但未因罹癌而懷憂喪誌,反而更積極地為“愛 出走,在全台巡回展開“生命告別之旅,把握餘生可用的每一分、每一秒,透過一場場的演講,將他的“愛 分植到他所能影響的每一個人的心中。多數人也許會將這樣的作為定義為“偉大,必須擁有超凡的性靈才能夠做得到,實則,在我眼中的單先生,就像個專職的心靈生態保育專家,以負責盡職的心,極其忠誠地執行天主所賦予他的工作,如此而已。就像有人在企業擔任專業經理人,十年如一日;有人在學校執教,直到屆齡退休。而單先生雖然罹患癌症,仍願意把退休年限延伸到人生的盡頭,然後毫無掛礙地前往靈的國度,這是一個值得敬佩的決定,卻也是每個人隻要願意,都能夠起而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