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3月13日,紐約一名女子在公寓附近被人殺害,雖然她大聲呼救,但周圍的鄰居隻是在窗前觀看,無人報警或救助。這件事情後來受到美國心理學家的重視,他們稱這為“責任分散效應”。
責任分散效應的心理成因不僅是人性的冷酷和道德的淪喪,還因為人們認為對方會出手相救,不需要自己幫忙,救助的責任由在場的人共同分擔,每個人分擔的責任變小了。這就是典型的“我不救,別人會救”的心理。這種“集體冷漠”的局麵在職場中尤為明顯,如何打破這種僵局,正是心理學家努力解決的課題。
見招拆招,上班族的魔法書
趣味心理小測試
在工作中,你是個有主見的人嗎?你容易受別人的意見左右嗎?下麵的這個測試可以幫你了解你是否是個有主見的人。
若在一間隻有一張四方台的包房裏和朋友聚會,你是第一個到達的,你會選擇哪一個座位?
A.背靠牆,麵向包房門口的座位。
B.房間兩側的座位。
C.背向房門,麵向裏牆的座位。
麵試官為何喜歡拉家常
當方曉走進心理診所的時候,我感到眼前一亮。在女大學生中,她屬於那種讓人一眼就能看中的人。
“醫生,我沒有病,我隻是有些事情想要谘詢你。”方曉自報家門之後就開門見山,我自然是點頭說好。
方曉是即將畢業的學生,品學兼優,找工作應該不難,但不知道為什麼,眼看周圍的同學一個個都找到了工作,她還是沒有接到通知。麵試了無數企業,卻沒有一家給她回複,她不禁懷疑起自己,是不是哪裏出了問題。
我考慮了一下,說:“假如我是麵試官,我問你幾個問題,看你問題出在哪裏。”
“你為什麼想進我們公司?”我開始發問。
“因為公司的培訓機會很多,我想這樣有助於我的成長和學習,我可以好好利用這個機會提升自己。”她的回答讓我不太滿意。
我接著問:“那你認為自己適合做什麼呢,如果將來我雇用你的話。”
“什麼都可以。”她急急忙忙地回答。
“既然這樣,你期望的薪水是多少?”我提了最後一個問題,我大概已經知道她的問題出在哪裏了。
“五千左右我都可以接受。”她倒是很爽快。
“方曉同學,你的問題就出在你不會麵試,所以,你再優秀,麵試官也看不到你的閃光點,隻看到了你的缺點。”我告訴她症結所在。
一直以來,麵試這一關是很多大學生的難題,他們社會經驗少,對於麵試官天南海北的問題總是不知所措,以致落敗。
麵試官之所以會選擇和應聘者拉家常,談一些看似不著邊際的話題,其實就是要分散應聘者的注意力,千萬不要以為麵試官的那些問題都是隨口而出,這些看似不著邊際的問題能反映出你的本質。方曉就是因為注意力被這些問題分散了,對於真正具有殺傷力的問題,便無法回答到點子上。
注意的穩定性是一個職場人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簡單來說,所謂的注意穩定性便是指人的注意長時間地穩定在某種事物或者活動上。本來方曉準備充裕地去麵試,但在麵試官漫無邊際的聊天中,放鬆了注意力,結果導致麵試的失敗。所以,在培養自己的注意穩定性的同時,也要提高自己,避免注意力被分散,加強抗幹擾能力。
“不要認為麵試官的那些問題隻是隨便問問,其實,他們能從這些問題中看出你的為人處世,還有人品等方麵如何。”我分析剛才方曉所犯的錯誤。
“照你這麼說,麵試就是一個大陷阱啊。”方曉很鬱悶。
“也不能說是陷阱,這隻是判斷你能力的第一步,麵試官的那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正是對你的考驗。你不經思索地漫天回答,自然無法讓麵試官滿意,而且話說回來,職場和學校裏不一樣,如果口無遮攔,對你今後的職業發展也不利。”
我的話對方曉還是有所啟發的,她表示會認真思考我說的話。
麵試是找工作的一個平台,也是對人們心理的一個測試,在這場測試中,方曉顯然不及格,因為她完全不了解麵試官的心理。
心理小貼士:
麵試也是一場心理博弈,是應聘者與麵試官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應聘者和麵試官都在揣摩對方的心理,這個時候,誰占據主動,先攻克了對方的心理防線,將其說服,誰便是這次博弈的勝利者。
所以,應聘者不需要害怕和緊張,隻要摸準麵試官的心理,就可以麵試成功。麵試官一般來說喜歡踏實、忠誠、勤奮、上進的人,隻要你能給麵試官留下這樣的印象,那麼,你的麵試也就成功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