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服從職業精神的精髓(2 / 3)

"服從是領導之母",也應該成為每個企業的格言。服從的人必須暫時放棄個人的獨立自主,全心全意去遵從所屬機構的價值觀念。服從絕不是下屬的專利,每一個領導者也都必須服從。不論在任何機構,領導的權力必然有其極限。領導者的地位再高,還是必須向一個更高的權威負責。企業的總裁必須向董事會、股東和消費者負責,領導者的成敗,有很多地方取決於有沒有學會服從的角色。

遺憾的是,有些企業領導人往往未把握好服從的角色,自以為企業歸我所有、所管,一切決策和行為從我出發,缺乏服從組織根本利益、服從大局的意識,甚至為所欲為。這種領導人不可能讓公司員工真正信服,即使大家聽從他的旨意,也隻是表麵上或暫時的無奈選擇,不可能持久。我們看到很多企業發生高層裂變、核心人物去職的現象,除了利益關係外,與企業領導人的領導能力和領導方式有莫大的關係。

譬如,有的家族企業的企業主處處考慮家族成員的利益,而忘了應該對企業的整體利益最大化負責,這必然會影響非家族成員的信任和信心。同樣,領導人因為種種原因,過於遷就個別人員,也會影響團隊或整體的士氣和凝聚力。所以,領導的服從也必須是有原則的。領導行為是一種互動關係。領導者在指揮、命令和影響下屬的同時,下屬也在感受到領導者一言一行,並做出相應的反應。所以,領導者要處處以身作則,而且要從做一個好的服從者開始。

服從的角色,就是遵循指示做事。服從的人必須暫時放棄個人的獨立自主,全心全意去遵從所屬機構的價值觀念。服從絕不是下屬的專利,每一個領導者也都必須服從。不論在任何機構,領導的權力必然有其限度。領導者的地位再高,還是必須向一個更高的權威負責。國家領導人必須向全國國民負責;企業的總裁必須向董事會、股東和消費者負責,領導者的成敗,有很多地方取決於有沒有學會服從的角色。

3.服從是對領導最好的讚美

常言道:恭敬不如從命。謙恭地敬重領導,不如順從領導的意誌和命令。對高明的讚美者而言,服從是金,語言是銀。這是由領導與下屬的特殊關係決定的。

毋庸置言,每個領導都喜歡聽讚美的話,就連包拯也喜歡老百姓稱他為"包青天"。領導是工作上的權威,很重視自身威信,下屬的讚揚無疑是對領導威信的維護和尊重,但員工在讚美領導的時候,不能成為一個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如果一個人說得天花亂墜,幹起來什麼都不行,這種人是難以獲得領導信任的。言行不一實際上就是無視領導的權威,損害了領導的尊嚴。

善於稱讚領導的人深諳讚揚的技巧。稱讚領導未必需要多麼甜蜜的語言,而要以自己的行動來貫徹領導的意誌,使領導的權威和威信得到認可、維護和鞏固,無疑,大部分領導都喜歡這樣的讚美,這樣的下屬也備受領導的青睞。

劉秀登基稱帝後,在南方尚有秦始帝手下的郾王尹尊等將領拒不投降,成為劉秀的心病。劉秀決定滅掉秦始帝手下的這些拒不投降的將領,完成統一大業,使臣民安居樂業。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諸大臣時,大臣們紛紛稱讚劉秀的遠見卓識,劉秀也越發感到統一的必要。但當他召集眾將商討對策時,誰都不願去,誰也不願拿主意,劉秀感到很喪氣,最後以木簡敲著地問道:"郾勢力最強,宛居其次,誰能前去征討?"此時賈複應道:"請讓為臣征伐郾王!"劉秀開懷笑道:"有執金吾賈複進擊郾王,我還有什麼擔心的。"後來評功論賞時,賈複還是一聲不吭,但劉秀卻說:"賈複的功勞,我自己是一清二楚的。"賈複不是個善於逢場作戲、溜須拍馬的人,他的行為無疑是對劉秀決策的最大的支持和讚同。

當然,服從領導並不是要求盲目服從,並不是凡是領導說的都要聽從,凡是領導決定的都要遵從。盲目服從可能是對領導的一時的恭維,但從長遠和結果看,如果服從的是錯誤的決策或命令,可能會害人害己。

李斯就是個死心塌地跟秦始皇走的人,對秦始皇逆來順受、言聽計從。秦始皇是個魚肉百姓的昏君,大興土木,工程很多,為行建功立業之實,他決定東填大海、西建阿房宮、南修五嶺、北築長城,群臣聽說後喧嘩不止,勸諫者頗眾,秦王很不高興。此時,李斯卻稱讚秦始皇的計劃道:"陛下操謀遠慮,此數舉措置得宜,導萬民於千百世之鴻利。目下諸多困境,可致後世無窮之基業,奈何著眼於近途,而遺千古之功。"秦始皇聽完很高興,自覺沒有看錯人,認定李斯是個人才。李斯見秦始皇龍顏大悅,更是明目張膽地大肆吹噓:"今陛下動眾興工,聖王之舉也,奈何言之湧誦,盡阻基業之創就,臣不知何由至此?"秦始皇高興地說:"丞相所言極是,朕意已決,眾卿無需贅言。"自此,秦始皇把李斯視為知己。

李斯在大興土木方麵盲目信從秦始皇,並為之歌功頌德,僅僅為一人著想,卻害苦了天下老百姓,助長了秦朝的苛政,不僅激怒了民眾,而且加速了秦王朝的崩潰。

"恭敬不如從命"是對服從的最好注解。如果我們在服從之外還有許多理由,那麼,既然連"恭敬"都不如"從命"(服從)了,那還有什麼理由可以比服從來得更令人滿意呢?

企業的組織原則同樣應該是:"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先服從,有意見和不同看法可以先保留"。

如果員工總以為自己是企業的主人,隨時要糾正老板的"錯誤決定",要發揮主人翁責任感,這樣一來就會自以為是,迷失自己,認識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誰,從而使得企業的執行力度降低,最終受害的是整個企業。企業裏麵如果思想不統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就像由很多馬拉的馬車,沒有統一的指揮,每匹馬都有自己的方向,車就會原地不動,或者在倒退。還是要由趕車的人,統一群馬的方向,群馬也要服從指揮,馬車才能前進。

聰明的下屬既尊重領導的決策和命令,又能有分辨地執行領導的決定,隻要事情解決得完美,把功勞很大程度上歸於領導,同樣能得到領導的賞識和信賴。

4.服從的四大原則

對於一個團隊而言,要步調一致,就必須要有服從,如果自己學會了服從,那麼你將易於被你的主管和同事所接納;如果你教會自己的部下服從,那麼,你的部隊將會是所向無敵的隊伍。服從是黏合劑,一個團隊、一個組織、一家公司如果沒有服從這個黏合劑,其運營情況是不堪想象的。服從有以下四大原則:

首先,服從應該直截了當。在企業中,需要這種直截了當、暢通無阻的傳遞過程。當上司交給你一項工作,而你講出許多理由、羅列很多困難的時候,這隻是表明你對他的交代持保留態度,這顯然是不可取的,隻有服從才是最謙虛最直截了當的高效快速完成工作任務的方式。因為,沒有"顧忌"、沒有"煩瑣"、無須"協調"、無須"磨合",全力而迅速地執行任務,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針,是管理效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