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飲食與營養(2 / 2)

給喂輔食

乳製品的重要性

乳製品是7~12個月嬰兒的主食。因這時嬰兒牙齒還在不斷萌出(應有牙齡數=月齒-4~6)。嬰兒的咀嚼功能較差,消化功能亦不完善,乳類是嬰兒最易消化吸收的營養食品。母乳仍是嬰兒的主要營養來源。

輔食添加的內容

7~9個月:粥、爛麵、饅頭片、碎菜、豆腐、肝泥、肉末、魚、蛋和水果。10~12個月:爛飯、豆製品、碎菜、碎肉、魚、蛋和帶餡食品。

平衡飲食

由於各地供應的食物品種、社會文化、習慣和經濟狀況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嬰兒的夥食大有不同。一般每餐都由幾種食物組成,提供熱能和營養素。但重要的是這些食物搭配是否合理,是否適應該年齡的嬰兒。因此,為斷乳後的嬰兒挑選食物時,設計合理的飲食配方很重要。

一般飲食應包含4種成分

主 食

可以根據當地的供應進行選擇,最好采用穀物類。

蛋白質輔食

如魚、肉、禽、蛋類、乳類和豆製品。

礦物質及維生素的輔食

如添加蔬菜水果。尤其是綠葉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由於蔬菜和水果的營養成分不同,因此不能用水果代替蔬菜。

供給熱能的食物

如植物油、動物脂肪和糖。若以合適的比例采用這四組食物就能形成完善的平衡飲食。另外,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應繼續喂哺。

適宜用乳糖

乳糖是乳品中惟一的糖,對寶寶有許多好處。天然的乳糖可以提供熱量,也能促進腸內有益細菌的繁殖,有利維生素B的合成;乳糖可以轉換為乳酸,有助於溶解礦物質,促進鈣、鐵、磷、鎂及其它礦物質的吸收。此外,許多病菌都無法在酸性的環境中生存;乳糖也不會使嬰兒肥胖。

嬰兒奶粉中大量添加其它的糖,如玉米糖漿、麥芽糖或一般的蔗糖,足以造成重大的傷害。這些糖對於有益細菌的繁殖不利,無法促進維生素B的合成或礦物質的吸收,甚至刺激小腸中堿性消化液的分泌,阻礙其它礦物質的吸收。

與乳糖相比,這些糖都太甜了,容易使寶寶增加贅肉,並且吃糖成癖,易造成日後嚴重的蛀牙。嬰兒躺在床上自己吸奶,或以奶瓶喝果汁,牛奶及果汁中的糖累積在牙床及牙齒上,形成酸性並適合蛀牙細菌生存的溫床,最後隻好拔除蛀壞的牙齒。因此,不要讓寶寶躺在床上自己吸奶,也不要給他加糖的安撫奶嘴。

許多小兒科醫生過於熱衷讓嬰兒長得快,卻忽略吃太多糖的嬰兒其皮膚會鬆軟、蒼白、缺乏彈性,且經常患腸絞痛、腹瀉、感染。如過度喂食可能導致童年時期肥胖,成年之後也一樣肥胖。哺育母乳的嬰兒絕對不會過胖。有一位年輕的母親按照醫生的指示,每天用加水的玉米糖漿喂食早產的女兒,卻不知這種方式將嚴重減少嬰兒的蛋白質攝取量,損壞她的頭腦。

不宜多吃蜂蜜

蜂蜜是營養豐富的滋補品,但蜂蜜在生產、運輸和儲存等一係列過程中,極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汙染。而肉毒杆菌適應環境的能力甚強,既耐嚴寒,又耐高溫,能夠在連續煮沸的開水中存活6~10小時。因此,即使經過一般加工處理的蜂蜜,也仍有一定數量的肉毒杆菌胞芽存活。平時這些胞芽無法生長和釋放毒素。然而,這些胞芽一旦進入嬰幼兒體內,尤其是進入1歲以下的嬰兒體內,因嬰幼兒的免疫係統尚未成熟,它們便迅速發育成肉毒杆菌,並釋放出大量的肉毒素。這些毒素毒性甚強,據說1毫克即可致萬名嬰兒於死命。另據調查,目前嬰幼兒急死症中,有5%的嬰兒是因肉毒素中毒而引起死亡的。所以,嬰幼兒最好不要多吃蜂蜜,尤其是1歲以下的嬰兒,不宜食用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