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一開始,毛澤東就提出“這個決議不但是領導機關內部的,而且是全黨性質的,同全國人民有關聯的,對全黨與全民負責的”的論斷,明確了決議的重要意義:“在觀念形態上再現了二十四年的曆史,就對今後的鬥爭有利益,對今後黨和人民有利益”。接下來,毛澤東解釋了為什麼原本打算在“七大”時通過決議又為什麼提前到六屆七中全會上來進行的原因後,又專門就六屆四中全會的錯誤進行了重申。他以黨成立以來包括陳獨秀、李立三和王明為代表所犯下的三次影響較大的“左”傾錯誤為例,進一步提出決議的目的是將“治病救人兩方麵統一起來”,要求“凡是政治上過去犯過錯誤現在改正了的同誌,我們都要團結他們,全黨要像決議上所說的團結得如同一個和睦的家庭一樣。”隨後,毛澤東又對已經進行了三年、即將結束的整風運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抗戰時期有兩個關節就是整風和生產,沒有這兩項黨就不能前進。兩萬五千共產黨員發展到幾十萬,絕大多數是農民與小資產階級,如果不整風黨就變了性質,無產階級其名,小資產階級其實,延安就不得下地……隻有經過整風才把無產階級的領導挽救了。”講話的最後,毛澤東特別強調了防止敵人利用的問題。中共製定《關於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其主要目的是總結建黨以來的經驗教訓,特別是對六屆四中全會至遵義會議期間中央的領導路線問題作出正式結論,更好地開展日後的工作。但國民黨方麵卻以此為契機,成立了一個“非常委員會”,大肆鼓吹什麼四中全會是正確的論調,企圖挑撥我黨內同誌關係。毛澤東及時發現了這一現象,他要求廣大黨員在堅持團結——批評——團結的方針下,不要被敵人所挑撥。但同時,不妨多聽聽小廣播,對其加以分析。因為,這其中有許多是閑話,是沒有惡意的;有許多是錯誤的,但也不一定是惡意的;至於有惡意的也要聽,隻有聽了才能發現它的惡意。對這樣一些話,毛澤東認為應采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方法,將其作為改進我們工作的動力之一。
毛澤東的講話,使全黨統一了對《關於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草案的認識,進一步把全黨團結在實事求是的旗幟下,為“七大”的勝利召開,為取得全麵抗戰的勝利奠定了深遠的基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