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 第82章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1 / 1)

決議把許多好事掛在我的賬上,我不反對,但這並不否認我有缺點錯誤,隻是因為考慮到黨的利益才沒有寫在上麵,這是大家要認識清楚的,首先是我。孔夫子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即使到七十歲相信一定也還是會逾矩的。

——《對〈關於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草案的說明》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日)(《毛澤東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284頁)“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論語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為政》篇共24章,主要內容涉及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為官從政的基本原則、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對孝悌等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述以及孔子本人學習修養的過程和體會。這段話就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學習和修養過程的一個概括性總結,大意是:“我十五歲時,開始立誌於學習;三十歲時,就能夠堅定自立了;四十歲時,我對一切道理都能通達而不再有疑惑;五十歲時,懂得了天命;六十歲時,凡我聽到的都能明白貫通,不再感覺到不順;七十歲時,我就能隨心所欲,也不會有逾越規矩法度之處了。”在孔子看來,人的學習修養是一個隨著年齡增長,思想境界能與之俱進的過程,隻有不斷學習,才能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最高境界。

參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