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說過,軍事藝術就在於善於使軍隊“宿營時化整為零,作戰時化零為整”。
他的軍事才能,使他由一名少尉軍官,很快升到了將軍,最後掌握了國家政權,任法蘭西共和國第一執政和法國皇帝。
他在一生中,指揮過近60次戰役。他善於靈活運用戰略戰術,深諳“兵貴神速”的道理。在與敵軍的對壘中,他常常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後人稱他為“軍事藝術巨匠”。
假如拿破侖是一個類似於“電視蟲”的人,假如他總是由著自己的惰性而不努力,那麼後人也就不可能見到一個叱吒風雲的拿破侖了。所以,不要猶豫,用力一腳,把惰性踢出門外,把我們心愛的書抱在麵前,關上電視機和遊戲機,開始認認真真學習吧!
全神貫注最可愛
人有一種表情最可愛,那就是全神貫注!當一個人目光專一,專心致誌的時候,你的模樣在老師、家長、同學們眼中就是最可愛的。
先介紹一下“慧眼”的故事吧:
梅蘭芳是中國著名的京劇藝術大師,但他高深的造詣也不是天賦的。他年輕時學唱京劇時,曾拜一位威望極高的老藝人為師,老藝人教他如何用眼神表達內心的活動,可是無論梅蘭芳怎麼努力也學不會,眼球不聽使喚,目光也缺乏生氣。老藝人失望了,說梅蘭芳長了雙“死魚眼睛”,沒有學表演的素質,沒有培養的必要,拒絕收他為徒。
雖然打擊巨大,但梅蘭芳並沒有灰心。相反,他下決心勤學苦練,他相信隻要用心專一,持之以恒,總有一天會練好的,從此他的目標就是練眼神。
為了訓練目光專一,他用鴿子、金魚來幫助練習。他把鴿子放飛,然後兩眼緊緊迫逐飛翔的鴿子;俯視水中遊動的金魚,跟蹤尋跡,緊迫不舍。寒來暑往,經過長時間的刻苦鍛煉,他的雙目轉動自如,似流星,似閃電。他決定登台獻技,他還特意邀請那位老藝人前來觀看演出。
帷幕徐徐拉開,在老藝人麵前出現的再不是“死魚般的眼睛”,而是一雙明眸善睞,顧盼生輝的“慧眼”。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雄心勃勃的青年向一位智慧老人請教“成功秘笈”。“要成功很簡單,你要同你的對手打拚、競爭,這些人都是很優秀的人,但他們都有一個通病。就是自命不凡、聰明絕頂、萬事通,做事絕不專心一意。要打贏他們並不困難。”智慧老人緩緩地說。說完,順手拿起一支鉛筆,把平的一頭插在青年的手臂上,問青年感覺怎樣,青年說:“不痛。”智慧老人突然把鉛筆頭掉轉過來,把尖的一頭刺向青年,青年痛得大聲叫喊。智慧老人說:“這就是‘成功秘笈’。你把所有的精力、資源集中為一點,就無堅不摧了,明白了嗎?”青年說:“明白了。”帶著老人傳授的“成功秘笈”,幾年後,青年終於闖出了一番大事業。
打個比方,如果人的精力有十分,把它分成10份去做10件不同的事,那麼每做一件事你隻能用一分的精力,一分的精力能做成什麼大事呢?隻能是一事無成。如果你把十分的精力聚集在一起,那麼它就是一把銳利的鑽頭,無堅不摧,無往不勝。
兵書上說:“夫五指之更彈,不如卷手一桎;萬人之更進,不如百人之俱至也。”意思是說:五個手指頭輪番敲打,不如握緊拳頭猛力一擊;一萬個人輪番進攻,不如一百個人同時動手。在學習上如何遇到了困難,也可以采用這種辦法:
一個自學英語的青年發現學好外語,首先要掌握詞彙、語法和閱讀大量書籍。於是他首先把詞彙作為學習英語的突破口。在學習詞彙的過程中,他又從出現頻率最高、含義最豐富、用途最廣的基本詞彙人手。如果記住了基本詞彙,再擴展一些一般詞彙和專業術語,又弄懂了語法,就可以迅速進人閱讀專業書籍的階段。因此,他每拿一本簡單外文讀物時,首先就背後麵的詞彙表,後來發展到背辭典。他先後學了幾十本各類小辭典,掌握了大量的詞彙,為學好英語奠定了基礎。
不但是英語學習,學習中的方方麵麵都可以運用這種“專心”的辦法,可先集中精力全力用於一項內容的學習。你的知識可以集中起來,結成一個合理的知識結構。你還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把積累起來的資料歸類,從中發現新的信息、新的知識。你可以集中突擊所需要的東西,以進行某項研究或參加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