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明白為誰讀書(3)(2 / 3)

不喜歡老師而放棄學習,結果害了誰

很多人都存在嚴重的偏科現象,強強就是其中之一,強強的數學成績很好,經常不是考第一,就是考第二,一提到數學,強強就眉飛色舞。可是強強的語文成績卻總讓他臉上陰雲密布。

“我就喜歡數學老師,他講課特別有意思,聽著也帶勁!而且數學老師特別用心,總是關心我們每一個人,大家都喜歡他。可是語文老師就很嚴肅,要求也特別嚴,我有點怕他,聽他的課我就是專心不了,所以語文成績才那麼差吧!”

古人雲“親其師,信其道,樂其道”。學習成績是由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來決定的。

當一個人所喜歡的老師來上課時,他的感受是興奮的,情緒是高昂的,注意力也是集中的。這種非智力因素會強化他在課堂上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等活動,提高智力活動的速度和效率。同時,智力活動的成效,以及認識和創造的歡樂,又會振奮一個人的精神,提高他的信心,激發他的興趣,增強他的意誌,使這些非智力因素活動的能量更大、水平更高。這樣相互促進,就保證了喜歡老師學科學習的質量。長此以往,這門功課就一定學得好。

反之,如果不喜歡某一個老師,那麼上課也會沒精打采,注意力也不會集中,隨之各種大腦活動也降低了,對知識的感受和接受能力就降低了。

由此可見,對一個老師的態度會間接影響到自己的學習成績。

對此,有的人喜歡抱怨,一邊位成績憂心忡忡,一邊埋怨老師,有的人還因此而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甚至最後破罐子破摔,直接放棄學習,其實這些都是不明智的做法,這是一種消極的學習態度。

可是,有的人就采取了一種積極而有效的態度和方法,因為他明白讀書是自己的事情,每個人都是在為自己的未來讀書,如果因為對老師有意見就放棄了學習,也不過是逞一時之氣,將來是一定會後悔的。他們知道隻有提高成績,這才是基本之道!這才是急需解決的最根本問題!

首先,要端正學習態度,在意識深處不斷強化“為自己讀書”這一概念,明白學習對於自己的重要性,由此減輕對學習的抵觸情緒。

其實,要端正對老師的態度。永遠不存在不希望學生取得好成績的老師,你不喜歡老師,可能因為你成績不夠好,沒有得到老師足夠的關注,或是你偏科情況嚴重,於是老師更喜歡該門功課成績好的學生,或是你不喜歡老師的講課方式......不管是什麼情況,都要針對不同情況及時地做出調整,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那不妨努力改變自身的狀況,讓老師驚喜地看到一個不斷進步的你,由此相信你,自然地你就容易得到得到老師的關注,而之前你對老師的負麵情緒也會逐漸轉化。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那其實證明著你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所以更要主動找出自己和其他其他同學的差距,積極迎頭趕上,如果你因此而對老師產產生反感,其實這是不理智的做法,不僅問題得不到解決,相反還會使自己心情壓抑,影響學習、生活。如此下去,恐怕老師會更不喜歡。如果是第三種,你可以嚐試著去適應,如果覺得還是難以適應,你可以大膽地和老師進行交流和溝通,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未嚐不是一種解決的辦法。

最後,一定要記住要保持積極的心態,隻要一直保持積極的心態,才能對隨時出現的問題進行積極的應對,為解決問題提供了保證,這是製勝的法寶。

每天學習一點點

每天學習一點點,是從小成功到大成功的日積月累,是能力和自信心的聚少成多,是實現完美人生的最佳途徑。

費利斯的父親出生於貧苦農家,隻讀到五年級,家裏就要他退學到工廠做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