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地理現象(3)(2 / 3)

哥斯達黎加森林中發現大石球的消息一經傳出,就引起了世界各國考古學家的重視。首先來到這裏的是美國哈佛大學考古學家穆維勒?羅斯盧卡教授所率領的考古隊。他們竭力想找到一點兒能說明這些神秘的大石球來曆的線索,可是林海茫茫,除了參天大樹和這些大、小石球之外,連大一點兒的石塊都沒有找到。可是當他們走到附近的馬爾蘇爾城的時候,不禁大吃一驚:城裏街道上的空地上幾乎到處都有大石球,成了花園、門庭前的一種裝飾。這些大石球是何人製作的?怎樣製作的?製作它有何用?羅斯盧卡整天在這些大石球旁轉來轉去,百思不解,隻好暫時率隊回國。

美國考古隊的到來,引起當地人的猜測,一時傳聞四起,說大石球裏有稀世珍寶。居民們便紛紛砸碎石球,有的人還用火去烤它,以為一旦燒裂就可以得到一筆巨大的財產。這種愚昧的舉動使不少石球毀於一旦。

隨後,許多國家的考古學家紛紛來到哥斯達黎加,經過艱苦的考察和研究,他們得出了一致的結論:森林中的巨型石球是人工鑿成的,石球的材料是花崗岩。然而當地並沒有這種石料。製造一個直徑2.4米的石球,需用一塊重達20多噸的正方體石料。製造者是怎樣找到那麼大的石料,鑿好後,又是怎樣運來的?製造者是誰?是何時製造的?哥斯達黎加的史冊中並無記載。

16世紀西班牙曾入侵此地,但西班牙人並不知道這裏有大石球。

有的考古學家推測,這些大石球是遠古時代當地人信奉的太陽神、月売神等的雕像;有的考古學家認為,大石球可能是古人墓葬的標誌,因為曾在古墓穴中發現過小石球。眾說紛祭,莫衷一是。這件事便成了考古學中的一個疑謎。

這些年來,人們發現,不僅在哥斯達黎加,在世界上自然條件不相同的不少地區,都曾發現過一些大石球。1969年,西德艾費爾采石場發現了一個大石球,直徑5米多,是爆破采石時滾出來的。在巴西有個小小的石球博物館,那裏收集的石球,產自柯魯柏,幾何形狀極為規則,光滑是無可挑剔。有的地質學家研究後,認為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他們推測,這些石球或生成於砂層的結晶化過程中,或生成於火山灰之中。當地層深處的礦質溶液上升而進入砂層時,溶液中的某處有時會開始結晶化過程,此過程由結晶中心向四周均勻擴展。於是在鬆散的砂層中就形成了一個堅硬的石球,球體中的砂粒被礦液所固結。後來鬆散的砂層漸漸被風化,於是其中的石球便脫殼而出。他們認為,類似的過程也可以發生在火山灰中。

柯魯柏的石球中有兩球相連的現象。據認為,這是由於兩個結晶中心相距過近,所形成的石球碰到一起,長在一起,於是就形成了連體的石球。

看來,自然界石球的成因是各種各樣的。我國河南信陽縣和羅山縣交界處有一個珍珠岩礦,礦區內一個叫劉家衝的地方,也有一處地質奇觀——火山石球帶。它在地表出露長約110米’寬20米左右。這些火山石球的直徑一般在10—20厘米’最大的一個直徑約3.2米。新鮮斷麵呈灰白色’其成分為石英質,有的具有同心環結構。地質學家認為,這些石球可能是熔岩噴發時,其中有些球狀體在熱力作用下上下翻滾形成的。

世界上最大的一處“石球之鄉”在埃及的哈爾加綠洲,一望無際的石球散落在地麵,可惜由於砂子和暴風的侵蝕,已失去了原來的形狀。據說這些石球形成於200萬年以前。其他地方如墨西哥和羅馬尼亞等國,也發現過石球。

哥斯達黎加的石球與世界各地發現的石球,成因不盡相同,各有千秋。科學家們雖說已經提出了不少假說,但是石球成因的確切而完整的解釋至今尚未做出。

太陽門之誠

在玻利維亞共和國蒂瓦納科一片散亂的遠古建築和廢棄的石塊中,聳立著一塊重逾百噸的超巨型石雕一太陽,它是南美大陸最具盛名的古代文明奇跡之一。太陽門由重達百噸以上的整塊巨型中長石雕鐫而成,造型莊重,比例勻稱。高3.084米,寬5.962米,雕刻有12000年前滅絕的古生物“居維象亞科”和同期滅絕的劍齒獸,還雕刻有既繁複又精確的天文曆法。門中央鑿一門洞,門楣中央刻有一個人形淺浮雕,人形神像的頭部放射出許多道光線,雙手各持著護杖,在其兩旁排列著三排48個較小的、生動逼真的形象,其中上下兩排是麵對神像的帶有翅膀的勇士,中間一排是人格化的飛禽。浮雕展現了一個深奧而複雜的神話世界。據說,每年9月21日黎明的第一縷曙光總是準確無誤地射人中央,這就是太陽1這一名字的來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