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喬治·赫伯特卻做到了。
麵對記者的采訪,他說:“我認為,把一把斧頭推銷給小布什總統是完全可能的,因為布什總統在德克薩斯州有一個很大的農場,裏麵綠樹成蔭。於是我胸有成竹地給他寫了一封信:‘總統閣下,有一次,我有幸參觀您的農場,發現裏麵長著許多矢菊樹,有些已經死掉,木質已變得鬆軟。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頭,但是從您現在的體質來看,這種小斧頭顯然太輕,因為您急需一把不甚鋒利的老斧頭。現在我這兒正好有這樣的一把斧頭,它是我祖父留給我的,很適合砍伐枯樹。如果你有興趣的話,請按這封信所留的信箱,給予回答……’然後布什總統真的給我彙了15美元。”
這是自1975年以來,一名學員把一台微型錄音機賣給尼克鬆後,又一學員登上如此高的門檻。26年中,布魯金斯學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百萬富翁,這隻金靴子之所以沒有授予他們,是因為該學會一直想尋找這麼一個人:不因事情難辦而放棄。
“這個人不會因為某一目標不能實現而放棄,不因某件事難辦而失去自信!”為此,布魯金斯學會開了一個表彰大會,會上,主持人意味深長地看著參加會議的所有來賓,然後指了指身邊其貌不揚、有些靦腆的喬治說:“你們好好地瞧瞧他吧,有沒有發現喬治有什麼特別之處?難道他比你們聰明100倍嗎?不,至少根據我的觀察,他完全不是。我可以實話告訴你們,有關測驗顯示他比你們都要平庸。”
接著又說:“那麼,是喬治工作努力的程度比你們多100倍嗎?事實上,他所花費的工夫比你們大多數人要少得多。”
這時候,全場鴉雀無聲,人們完全被這一席話震住了。
“是喬治和布什家族有什麼淵源嗎?是因為喬治教育背景顯著嗎?”
全場一片寂然,等待著一石破天驚的答案。
“其實他與你們一樣平凡,那麼喬治的銷售魔力是什麼呢?我的結論是,喬治與你們的不同之處在於喬治的思想比你們的思想大100倍。”
主持人似乎有點得理不饒人,他繼續對大家說:“在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中,體力、智力、精力、人脈、接受教育的程度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一個人思想能力大小!有史以來所有成功的案例都反複證明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在銀行有多少存款、在社會上有多少名望,以及對物質和精神滿足程度的深淺,主要依賴於一個人思想能力的大小。一句話,高瞻遠矚的思想是神奇無比、無堅不摧的。”
想大才能做大!如果你也想成就偉大的事業,成為偉大的人物,然後全力以赴去拚搏,那麼,你也可以成為像喬·吉拉德、齊藤竹之助、喬治·赫伯特那樣的金牌銷售員。
人生浮躁要不得
人一旦被浮躁所左右,就會變得六神無主,盲目地追隨潮流而喪失明確的選擇。做起事來,就像盲目的掘井人,四處掘井,很難掘出水來。
有位青年出外創業,三年換了四個職業,都以失敗而告終。他去請教一位禪師,禪師以茶相待。禪師將茶水倒入杯中,杯子裏茶水滿了,禪師還繼續往裏倒。青年趕緊說:“師父,茶滿了,不好再倒了。”
“你也知道滿了不好再倒?”禪師淡然一笑說,“可你自己就像這隻杯子一樣,裏麵裝滿了你自己的想法。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對你說禪?”
一個“滿”字,道出了青年人的病症。這位青年心裏裝滿了許多許多事,什麼都想幹,結果什麼也幹不成,就像盲目的掘井人,四處掘井,一眼也沒掘到底,因為三心二意是永遠找不到水源的。
浮躁是現代青年人的一種流行病,得了這種病,人就會失去自控,老是在潮流中漂浮,剛剛追上一個潮流,又一個新的潮流開始出現,自己還未搞清楚是怎麼回事,就又掉轉頭去追趕另一股潮流。
張小強是一名物理碩士生,曾在某科研單位工作。幾年前,他禁不住“下海”的誘惑,停薪留職到深圳去淘金,先是在一定公司當助理助手,後又與人合作開辦了一個谘詢公司。不久,他得知自己的一位學友寫的電視劇一炮打響,成了名人。他又想去當作家,離開了谘詢公司,憑著他自己一時的寫作衝動,寫了幾個電視劇本。由於自己的功力太淺,尚未入門,全被扔進了廢紙簍。這些年,他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做著這件事,又想著那件事。在追求的忙碌中,人就像一隻陀螺,被現實這根鞭子抽打得團團旋轉。最後,他才發現,自己原想離開單位獲得自由,結果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卻失去了屬於自己真正意義上的自由。
伏爾泰說:“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你鞋子裏的一粒沙子。人要輕裝上陣,就要不理會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要學會倒出那些煩人的‘小沙粒’。”浮躁正像那煩人的“小沙粒”,看似微不足道,但卻能無休止地消耗人的精力,使寶貴的年華在疲於奔命中白白地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