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多學一個詞成為現代經濟學家
《紅樓夢》裏形容四大家族的時候,用過一個評語,叫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個評語翻譯成博弈術語就是“納什均衡”,即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下所形成的一種穩定的博弈結果。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薩繆爾森有句名言:你可以將一隻鸚鵡訓練成經濟學家,因為它所需要學習的隻有兩個詞:供給與需求。博弈論專家坎多瑞引申說:要成為現代經濟學家,這隻鸚鵡必須再多學一個詞,這個詞就是“納什均衡”。
納什均衡是博弈分析中的重要概念。1950年,還是一名研究生的納什寫了一篇論文《N人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問題》,該文隻有短短一頁紙,可就這短短一頁紙徹底改變了人們對競爭和市場的看法。他證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並證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這篇文章成了博弈論的經典文獻。納什的這個方法被稱為“納什均衡”。
在納什均衡中,每一個理性的參與者都不會有單獨改變策略的衝動。通俗地說,納什均衡的含義就是:在給定你的策略的情況下,我的策略是最好的策略;同樣,在給定我的策略的情況下,你的策略是最好的策略。即雙方在對方給定的策略下不願意調整自己的策略。由此可見,納什均衡是一種穩定的博弈結果。
曾有這樣一個故事:
傑克和吉姆結伴旅遊。經過長時間的徒步旅行,到了中午的時候,傑克和吉姆準備吃午餐。傑克帶了3塊餅,吉姆帶了5塊餅。這時,有一個路人路過。路人餓了,傑克和吉姆邀請他一起吃飯,路人接受了邀請。傑克、吉姆和路人將8塊餅全部吃完。吃完飯後,路人感謝他們的午餐,給了他們8個金幣,然後繼續趕路。
傑克和吉姆為這8個金幣的分配展開了爭執。吉姆說:“我帶了5塊餅,理應是我得5個金幣,你得3個金幣。”傑克不同意:“既然我們在一起吃這8塊餅,理應平分這8個金幣。”傑克堅持認為每人4個金幣。為此,傑克找到公正的夏普裏。
夏普裏說:“孩子,吉姆給你3個金幣,因為你們是朋友,你應該接受它;如果你要公正的話,那麼我告訴你,公正的分法是,你應當得到1個金幣,而你的朋友吉姆應當得到7個金幣。”
傑克表示不理解。
夏普裏說:“是這樣的,孩子。你們3人吃了8塊餅,其中,你帶了3塊餅,吉姆帶了5塊,一共是8塊餅。你吃了其中的1/3,即8/3塊,路人吃了你帶的餅中的3-8/3=1/3塊;你的朋友吉姆也吃了8/3塊,路人吃了他帶的餅中的5-8/3=7/3塊。這樣,路人所吃的8/3塊餅中,有你的1/3塊,有吉姆的7/3塊,所以公正的是你隻能得一個金幣。這樣的分法符合納什均衡的原則,按這樣來分,你隻能得到一個金幣。”經夏普裏這樣一說,傑克再也不嚷著多分了。最後傑克與吉姆達成協議,傑克要了3個金幣。
經過雙方的博弈,雙方的選擇符合納什均衡,因為傑克再多要一個金幣,吉姆就不平衡了,而吉姆再多要一個金幣,傑克也不平衡了。所以傑克3個金幣、吉姆5個金幣是雙方的最佳選擇。
《紅樓夢》裏麵形容四大家族的時候,用過一個評語,叫做“一榮俱榮,一損皆損”。因為這四個家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牽一發而動全身,他們彼此都知道其他人的策略,並且自己會選擇和他們合作的策略,所以《紅樓夢》裏四大家族綿延一體,不會產生不知道對方策略的困境。而恰好是每次選擇都是一個納什均衡,比如薛蟠打死人後賈府的庇護,賈家與薛家的選擇就成了一個納什均衡。
對於“納什均衡”,我們還可以悟出這樣一條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須符合以下的黃金定律:按照你願意別人對你的方式來對別人,而他們也必須按同樣方式行事才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於我。“納什均衡”是一種非合作博弈均衡,在現實中非合作的情況要比合作的情況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