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民權運動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爆發的。1955年,在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市,黑人女工羅莎·帕克斯因為在公共汽車上拒絕給白人讓座而被捕並被罰款十四美元。引發了由二十六歲的年輕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領導的抵製公共汽車運動。這場運動在一年之後以勝利告終。當時人們說:羅莎·帕克斯在汽車上拒絕站起來的結果,是所有黑人都站起來了。這場罷乘運動將馬丁·路德·金推上了黑人民權運動的領導地位。在這以後,全國各地又陸續發生了各種抵製種族隔離的運動。
到了六十年代,黑人民權運動麵臨著一個重要的選擇:是繼續走馬丁·路德·金提倡的非暴力抵抗道路呢,還是采取暴力行動?當時,民權運動中湧現出了以馬爾科姆·艾克斯代表的激進派,主張用暴力去推翻白人種族主義的統治。這對於非暴力的派別是個很大的挑戰。
隨著大規模抵製種族隔離的行動的普遍開展,黑人選舉權問題被提上了主要的議事日程。黑人領袖們看到,如果要堅持非暴力的方針,那麼必須同時為黑人爭取到平等的政治權利,否則種族衝突之能夠更加激烈。馬丁·路德·金創建的組織南方基督教領導大會在六十年代初便著手推動黑人選民登記的活動。順便說一句,在種族隔離期間,獨立的黑人基督教會在發動與組織民權運動上起了主要的作用。與南方的黑人民權運動攜手共事的,有大批北方的激進的大學生和勞工運動組織。
當時的肯尼迪政府對黑人選民登記采取了積極鼓勵的態度。從共和黨的艾森豪威爾到民主黨的肯尼迪,白宮不斷為種族衝突所困擾。在民權運動風起雲湧的時候,白宮最擔心的就是出現更多的種族衝突,特別是暴力衝突。1961年六月,司法部長羅伯特·肯尼迪--總統的弟弟--專門召集了以南方基督教領導大會為主的民權組織的會議,建議這些組織將登記選民、發動黑人投票作為主要的工作。同時,政府也答應大力推動民權立法。事實上,出身北方愛爾蘭後裔的肯尼迪兄弟對於南方的種族問題並沒有多少認識。羅伯特·肯尼迪甚至在1962年宣稱:“愛爾蘭人也曾經不受歡迎。但是現在一位愛爾蘭後裔的天主教徒當了總統。我毫不懷疑,在未來四十年內,也會出現一位黑人總統。”
從1962年開始,各個民權組織開展了一項名為“選民教育計劃”的運動。根據這項計劃,民權組織的誌願工作者深入到南部各州,包括一些邊遠地區,教育黑人選民投票的重要性,幫助他們登記投票。當時在一百多個邊遠的縣份裏麵,黑人選民占了人口的大多數。所以民權運動領袖們認為,如果能夠成功地發動這裏的選民,就有可能將一批黑人選入政府,從而改變白人種族主義者控製南方各級政府的狀況。
選民教育計劃第一年的工作頗有成效。他們成功地登記了一百三十八萬六千多位黑人選民。但是,這點成功的確來之不易。誌願者們深入到南部貧窮的鄉村,挨家挨戶去敲門動員選民。許多來自北方的熱情的白人大學生在這裏人生地不熟,當地的黑人在三K黨的威脅下也不敢接待他們。在密西西比州,白人種族主義者最為猖狂。他們采取了燒毀黑人教堂、向民權運動參加者家裏扔炸彈、采用各種暴力去威脅登記投票者,甚至不惜對民權分子進行謀殺。在1962年登記選民工作期間,密西西比州有三十七個黑人教堂被燒毀,六名運動參與者被殺害。而經過整整一年,該州隻有一千二百名黑人選民成功地進行了登記,是黑人選民的總數的三百七十五分之一。
針對這種情況,民權運動在1964年組織了著名的“密西西比自由之夏”活動。一千多名以北方年輕的白人為主的誌願者--其中包括了許多激進的猶太人--進軍密西西比,去組織當地的選民登記。這些誌願者先在俄亥俄州受訓兩個星期,之後前往密西西比。在活動開始一個星期後,有三名青年誌願者--其中一名是密西西比當地的黑人,兩名是來自紐約的猶太人--失蹤了。幾個月以後,警方發現了他們的屍體。他們死前都遭受過毒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