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路軍關於淞滬抗日作戰紀要卷頭語
民國廿一年三月一日,本路軍淞滬對日抗戰,因後援不繼,奉命全軍退守第二防線,嗣複停戰協定。本部參謀處收集曆次作戰計劃、命令及各部報告,挈其元綱,彙成戰鬥紀要一卷,既竣事,重加披覽,感想橫集,爰贅數言,弁諸卷首。一二八事變發生,迄我軍撤退之日,其間約可分為六大戰役,即閘北、吳淞、八字橋、紀家橋、廟行、瀏河諸役是也。
當閘北之戰幕初開,我軍即予敵以重創,惟日軍憑租界而負隅,唱停戰為和緩,其時我軍士氣至旺,八字橋、紀家橋各役,莫不以一當百,視死如歸,其勇敢犧牲之精神,不特出乎國人意表,一般帝國主義者,亦為之驚相駭愕,歎為難得。
惜乎將士有決死之心,而因環境關係,遂使和戰不定,屢失良機。洎乎二月廿九日,敵援既集,布陣益周,乃揭開議和麵具,大舉來犯。我軍疲創之餘,為數不及四萬,強弱勢殊,苦難支撐,而敵尤複源源而至,瀏河之警報傳來,我軍遂不能不決心引退矣。悲夫!雖然我淞滬抗日之戰為失敗耶?世界各國無大小,無遠近,我國民無老幼,無上下,無不同情於此光榮之戰役矣。然後知為民眾爭生存,為世界伸正義,隻有求之於鐵血,軍事上雖不能獲得勝利,而其浩然之氣,彪炳人寰,樹頑立懦,猶足維國家民族而勿弊也。顧此次對日抗戰,為時雖暫,關係則至複雜,以言我軍致勝之由,則國民痛心外侮,協助抗日之熱烈與夫。
蔣總指揮、蔡軍長愛國觀念,平日影響於將士之深刻,蓋皆蘊積已久,非朝夕所能輸功者也。以者失敗之理,則我國受不平等條約之束縛與夫交通之不便……致友軍赴援不及,非任何方麵能應單獨負責也。茲編所紀,不過軍事上戰鬥經過之要端,他日編纂戰史,固須探其源流,推其因果,闡其關係,博而約之,成為善本,是所望於來者矣。
十九路總指揮部參謀處長趙一肩
廿一、四、廿六
一、對日作戰計劃
第一方針
本軍以保護國土之目的,以一部分據南市、閘北及吳淞而死守之,為掩護主力行動之據點,主力則展開於上海西方京滬鐵道南北地區,保持重點於鐵道之北,乘機將敵壓迫於黃浦江釁而殲滅之。
第二引導要領
一、軍主力須迅速集結於南翔以東之地區,而作戰略之展開,待機攻擊敵人。
二、敵炮火及飛機之十分優勢,我軍為減少損傷,無論前後方須萬分努力構築陣地及掩體工事障礙物及假裝物。
三、為減少敵人海軍炮火之威力,以誘敵深入真茹――8大場鎮――楊家行以西南翔、羅店以東之地區,與敵主力求決戰為有利。
四、敵若以一部牽製我閘北、江灣方麵,而以大部攻擊吳淞要塞,企圖占領,以作其主力登立點,則六十一師應以有力部隊由楊家行側擊之。
五、敵若以有力部隊分攻我閘北、吳淞,而掩護其主力由江灣進出,我應以六十一師主力及預備隊展開於大嚐楊家行之間,極力向江灣、引翔港方麵出擊。
六、敵若行動慎重,先攻占我吳淞,然後以主力由吳淞附近登陸,壓迫我之左翼,則我六十一師及總預備隊全力須迅速與占領吳淞之敵肉搏決戰,而乘其半登陸之際,各個擊破之。如失乘敵半登立之機會,則以引誘敵人至真茹、大嚐楊家行之東與其主力決戰為有利。
七、因避飛機之偵察及爆擊,我軍須利用夜間行動,即攻擊敵人,亦以用夜襲為宜。
八、南市、龍華、真茹、閘北、大嚐江灣、吳淞為第一次主力抵抗線,應構築集團分散之據點式堅固工事,尤須作大縱深之配備及側防機關。瀏河、嘉定、南翔、七寶鎮為第二次主力抵抗線,預令預備隊構築之。
第三防空及搜索
九、飛行隊須積極妨害敵機之活動,以掩護我軍之作戰,而努力破壞引翔港附近之敵飛行場及敵之航空母艦。
十、高射炮配屬於各師任各師防空,此外各師須指定擔任對空射擊之機關槍連及步槍連。
十一、第一線須努力搜索當麵之敵情,而飛行隊亦須向吳淞、黃浦江一帶偵察敵之行動。
第四兵力部署
十二、八十八師王賡旅(計二團)及憲兵團,擔任南市、龍華、虹橋北新涇之線警戒,而死守南市、龍華,以作軍之右翼據點,並構築顓橋鎮、辛莊鎮、七寶鎮之第二次主力抗陣地帶。
十三、七十八師以主力控置於北新涇北端至真茹車站北端之線,對中山路、曹家渡警戒及構築七寶鎮北端諸翟鎮東端之第二次主抵抗陣地帶,以翁旅長率兩團死守,吳淞、寶山為軍左翼之據點。
十四、六十一師以一部擔任北站、閘北、江灣車站之線,擇要構築強固據點,主力集結於大場東南,相機迎擊當麵之敵。
十五、六十一師以一部控置於楊家行,相機策應吳淞,將希圖強渡藻浜之敵而腰擊之,其主力集結於大嚐瀏家行間,派出警戒於江灣至孫家宅之線,以江灣為據點,相機迎擊當麵之敵。
十六、八十八師(計三團)及八十七師宋旅(計二團)為總預備隊,控置南翔、嘉定間,以一部位置於羅店、瀏河、小川沙,擔任江麵之警戒,如敵由瀏河方麵登陸時,應竭力拒止之,並擇要在江橋鎮西端亙南翔鎮、嘉定之線,構築第二次主抵抗陣地帶。
第五通信
十七、以野戰電話為主,各師至少須有二線通南翔總部(一通總機,一由師長室通總指揮室)。
十八、各師須有一線通真茹軍部。
十九、由南翔至南京之長途電話,由總部直接使用之。
二十、電話有故障時,因軍用無線電,通訊總部及各師之無線隊須切實連絡。
二十一、各師須派參謀至總部及軍部任連絡。
第六補給
二十二、各師應自備半月量之糧食。
二十三、彈藥儲藏所設南翔,兵站方麵須準備夫役,以便前方補充。
第七野戰病院
二十四、各師應在前線開設一野戰病院。
二十五、總部在南翔設一收容所,收容各師野戰病院之傷病官兵而輸送至蘇州。
二十六、總部在蘇州設總野病院。
二十七、各師傷病兵應設法輸送至南翔,交總收容所收容,轉蘇州及南京之病院。
二十八、總部組織衛生列車二列,專任真茹至蘇州以北之輸送。
注意事項
日前閘北抗戰純係巷戰性質,彼此不能運用多兵及特種炮兵。現則日軍主力浙向北移,將由巷戰而趨於野戰。戰術上應注意者,推想日軍必利用其多數重兵器,先對我陣地之一點集中火力盡量破壞,使我陣線之一部動搖,同時即從此部施行突擊或往翼側包圍,以期波及全線。故我對於此著應加預防,其方法如次:一、兵力配布前線不宜過厚,須將重兵置於後方,力求縱深配備,以期損害減輕而策應便利。
二、散兵壕切忌連成一線,使飛機易於偵察,應按地形地物分散配布,重疊構築,尤應設置掩蓋隱蔽上空,如得時間餘裕,則增設二線三線,俾能強為抵抗。
三、距本陣地較近之處,酌設假裝物偽工事,以亂敵目,而分散其火力。
四、機關槍陣地為陣地之骨幹,務必求堅固。
五、指揮最重要者為各級官之通訊,故其設備須力求完備靈活,尤其部隊與高級指揮官之連絡,須十分確切。
二、淞滬抗日部隊動員日期表
部別日期附記
第十九路總指揮部
一部於一月二十五日由南京出發至真茹,餘部於二月三十日由京至真茹。
六十師
一部於一月二十四日前到達真茹、南翔間,主力於二十九日集中南翔。
六十一師全部於二十九日開始由京輸送至黃渡、南翔間。
七十八師以原防地首當敵衝。
第五軍部二月十六日由京至南翔。
八十七師
一部於二月十四前到達南翔附近,一部隨軍部於十六日至南翔。
八十八師二月十四日前由蘇開黃渡集結候命。
憲兵第六團
政府原令該部接防閘北,適戰事發生,遂奉令參加作戰,於二十八晚到真茹。
三、戰鬥經過
倭寇猖獗,自占我東北後,時於滬濱向我挑釁,通牒我市府限令取消抗日運動,經我市府忍痛答複後,敵複於一月廿八日向我市府通牒,限令本軍撤退。以國軍守國土安有撤退之理,其蠻橫可知,其破壞和平更無可諱言,且未經答複,突於是晚十一時三十分啟釁,向我防線猛襲,戰鬥由是開始。
誰為禍首,可無待言。
甲、敵情之調查
敵有陸戰隊約六千餘,在鄉軍人三千餘,飛機五十架,裝甲車十餘架,統歸海軍少將鹽澤指揮。
乙、本軍戰鬥前之部署
七十八師一五五旅警備龍華、南市、北新涇、真茹一帶,七十八師一五六旅擔任吳淞、閘北一帶警戒。
二十八日
一、戰況
敵於是晚十一時半,以天通庵車站為根據點,右自虯江路口沿寶山路、寶源路、橫濱路左至青雲路等處,同時用鐵甲車、裝甲車掩護步兵向我一五六旅第六團防線猛衝,並起火焚燒各商店,一麵用手榴彈從屋頂擲下,來勢極凶,卒賴我官兵沉著應戰,以手榴彈為毀車之利器,將敵完全擊退,並毀敵戰車四輛,我方死傷亦大。
二、一般之處置
1.戰端已開,為統籌全般應戰計劃起見,一麵令六十師集中南翔,先以一一九旅第一團趕至真茹策應,並令六十一師一二二旅開至黃渡、南翔間集結候命。2.憲兵第六團,本日奉命開至真茹,乃令開至前方歸區師長指揮,參加閘北方麵作戰。
3.警備司令部撥來高射炮四門,二門位置於閘北,二門位置於真茹無線電台。
4.本部位置於真茹。
二十九日
一、戰況
甲、真茹以南一帶地區無戰事。
乙、敵今晨利用空軍隨處擲彈,毫無人道,始在閘北轟炸重要機關及閘北車站,繼續沿北站真茹、南翔之線擲彈,被毀貨車兩卡〔輛〕,鐵路一段,民眾死傷極大。至午後二時,敵一方順各領停戰之請求,一方集結兵力向我閘北陣地猛襲,勢甚凶惡。無如我官兵奮勇抵抗,卒不得逞退去。
二、一般之處置
甲、為顧慮左翼策應容易起見,調六十師之劉旅(欠第一團)進駐大常乙、令六十師(欠劉旅)推進至江橋鎮。
丙、令六十一師一二二旅推進至南翔。
各部均於三十日先後到達指定地點。
一月三十日至二月二日
一、三十日起,上海各領事出麵調停,要求停戰三日,由各方政府以外交手段解決,故至二日各方均無激戰。惟敵恃蠻蔑理,仍不時以機關槍向我陣地掃射,或以小部向我陣地攻擊,其構築工事等之戰備設施不斷。其陸戰隊先後登岸者有五千之眾,其有意破壞和平,已無可諱。本軍除一麵飭部停止射擊聽候解決外,一麵仍嚴陣以待,免被敵乘也。
二、一般之處置
閘北來侵之敵,經我痛擊後,退回租界及江灣以東地帶。
據各方報告,敵已動員二師團,有由淞滬上陸大舉來攻之企圖。本軍以待機殲敵之目的,下達一般命令之要旨如下:其一1.七十八師附小炮一連(欠一、四團)占領虹橋、北新涇鎮、真茹鎮、真茹車站之線,保持主力於鐵道線附近以南地區。一五六旅第四團占領吳淞鎮為左翼據點而死守之。一五五旅第一團占領南市、龍華各要點而死守之,為右翼之掩護。一五六旅附小炮連、憲兵團(欠一營)占領閘北,為前進陣地撤回與否,靜候命令。
2.六十師占領真茹車站、北站亙大場鎮、胡家莊及其北方之線,保持主力於中央(派出一部至瀏河擔任警戒,注意敵艦之行動)。
3.作戰境界之區域
六十師、七十八師閘北沿鐵道之線為兩師作戰界線。
4.六十一師之一二二旅全部為總預備隊,集中南翔候命,另令七十八師翁旅率第五團增防吳淞。以上各令,限三日午後十一時以前辦理完畢。
其二
1.著六十師派鄧旅率兵兩團並黃茂權團至閘北站一帶接七十八師翁旅防務。
2.著憲兵第六團(欠一營)至中山路口一帶接黃茂權團防務,對西南日本紗廠擔任警戒,歸本部直接指揮。
3.著鄧旅及憲兵團,於黃昏前派員偵察地形及接防手續,於黃昏後開始接防,於午後十一時以前接替完畢。
4.翁旅將防務交代後,即開回金家角六十師附近休息,即歸沈師長指揮。
三日
本日各處戰況仍沉寂,惟據吳淞方麵報告稱:敵艦及飛機向我炮台攻擊,經我炮台發炮還擊,沉敵艦一艘,傷其三艘,並擊落飛機一架等語。
四日
一、戰況
本日敵方以不滿意提案,和議破裂,敵以海陸空向我總攻。
甲、真茹以南地區無戰事。
乙、閘北、江灣、八字橋一帶,敵以陸空軍向我全線總攻,並以鐵甲車掩護步兵,向我江灣、八字橋各要點猛力衝擊,自晨至晚並無間斷,經我官兵沉著抵抗,視死如歸,無不奮勇肉搏,斃敵數百名,毀敵戰車兩架,敵見勢不佳,退回原防,仍對峙中。我六十師鄧旅是役傷亡甚大。
丙、吳淞方麵敵集中猛烈之炮火,多量之轟炸,掩護步兵渡河,企圖占領吳淞炮台,台上官兵逃避一空,經我第四團派兵死力抵抗,敵卒不逞。我四團死傷數十人。是日,敵計發炮三百餘,擲彈百餘枚。
二、一般之處置
令憲兵第六團至高昌廟、南市一帶,接七十八師第一團防務,該團所遺中山路一帶防務,由七十八師派教導隊接替,七十八師第一團開回北新涇、真茹,歸回建製,並令六十師第五團推進至餘家棚、蘆家莊一帶,所遺防務,由七十八師第六團接替。六十一師一二二旅全部推進至嘉定、羅店、瀏河間,拒止由瀏河、沙川之線企圖登岸之敵,其六十一師部及一二一旅,於本日到達南翔、江橋鎮一帶候命。
五日
一、戰況
甲、真茹以南一帶地區仍無戰事。
乙、閘北、八字橋一帶,敵自上午八時至下午四時,不斷向我防線突擊,敵機慘無人道,向各商店村莊轟炸尤烈,居民死亡枕藉,房舍均成焦土。惟其陸戰隊缺乏作戰實地經驗,極怕我軍之肉搏,經我沉著俟其較近,施以手榴彈之轟炸時,又複退去。真茹方麵,擊落敵機一架,機師三員同時焚斃,其中有海軍大尉一員,名炙部釀五郎,中尉兩員,姓名未詳。
丙、吳淞方麵本日無激烈戰事,惟有敵艦數艘,向我浦東發炮數響。
二、一般之處置
八十八師俞濟時部(四團)奉命增援作戰,今日到達蘇州一帶,歸本部指揮。
六日
一、戰況
甲、真茹以南地區無戰事。
乙、閘北、八字橋、江灣方麵,本日有敵四千,大炮數十門,鐵甲車四十架,機關槍數十挺,向我八字橋、江灣一帶猛攻,企圖策動閘北殘餘,經我沈師迎頭痛擊,苦戰數小時,敵始不支遁回。是役斃敵甚多,我亦傷亡百餘。
丙、吳淞方麵戰況沉寂。
二、一般之處置
本日先後奉軍政部電令,調八十八師(缺一團)及八十七師宋旅歸本部指揮,參加作戰。
七日
一、戰況
甲、真茹以南地區仍無戰事。
乙、閘北、八字橋、江灣一帶,敵本日仍以八字橋、江灣為攻擊目標,於閘北施行佯攻,始以極猛烈之炮火轟炸我陣地,繼複以鐵甲車掩護其步兵衝鋒,來勢極猛,無如我官兵久經戰場,尤憤敵之誇大蔑理,鹹存滅此朝食之慨,故無不奮勇應戰,以一當十,專俟敵以肉搏,戰數小時,血肉橫飛,斃敵甚多。我亦傷亡甚大。酣戰之餘,敵卒不支退去。